醫生提醒:別衝著“醫院同款”購買家用霧化器
隨著京城入冬,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部分家長為(wei) 了方便,選擇在家給孩子做霧化治療,電商平台家用霧化器銷量猛漲,有的店家近一個(ge) 月賣出2萬(wan) 多台。
為(wei) 了吸引家長購買(mai) ,“醫院同款”成為(wei) 不少商家銷售家用霧化器的重要賣點。然而記者調查發現,所謂的“醫院同款”隻是噱頭,售價(jia) 懸殊的霧化器技術參數差別很大,並非所有霧化器都能真正起到霧化治療作用。
品類繁多線上銷售火爆
“窗口排隊拿完藥,等著進霧化室,光排隊就花了一個(ge) 多小時。”本周二,市民魏女士帶著孩子去醫院,麵對兒(er) 科病患大排長龍的景象,她萌生了購買(mai) 家用霧化器的想法。
霧化治療是指將特定藥物製作成氣霧劑,在霧化器的輔助下,通過呼吸將藥物送至患病部位。這幾天,記者在多個(ge) 家長群裏看到,不少家長都在購買(mai) 或谘詢霧化器。家長的追捧帶動了霧化器的銷量。記者在某電商平台搜索“霧化器”發現,相關(guan) 商品推薦多達上百款,醫用款、手持式、靜音款、超聲霧化、壓縮式……諸多品類看得人眼花繚亂(luan) 。
“這款兒(er) 童霧化器賣得很好,活動限時補貼,要買(mai) 可得抓緊。”某商家向記者介紹。商品詳情頁上,這款到手價(jia) 為(wei) 138元的霧化器7天內(nei) 已售出3000多台。在霧化器熱銷榜上,前十名月銷量均已破萬(wan) 。
“醫院同款”成為(wei) 醒目宣傳(chuan) 語
記者注意到,電商平台上百款霧化器的價(jia) 格懸殊,最便宜的隻需50多元一台,最貴的則要4500多元一台。為(wei) 了吸引家長購買(mai) ,有些商家打出了“醫院同款”的宣傳(chuan) 語。
“貴有貴的道理,這款機器是醫院同款。”一名商家向記者推薦了一款進口品牌的霧化器,折後價(jia) 為(wei) 1750元。他表示,很多客戶是自己在醫院用著不錯找過來購買(mai) 的。
另一款國產(chan) 品牌的某型號霧化器售價(jia) 980元,同樣被商家宣傳(chuan) 為(wei) “醫院同款”。“這款機器顆粒更細膩,適合診所使用。”客服人員說。但當記者詢問哪些醫院在使用這款產(chan) 品時,客服先是避而不答,在記者反複追問後才說:“一般診所、醫院都會(hui) 有,您可以去附近問下。”
也有商家為(wei) 了表示所言非虛,提供了“使用同款機器”的部分醫院名單。但記者又走訪了多家醫院,發現霧化機通常被放置於(yu) 一體(ti) 櫃之後,一般人隻能看到金屬接口和顯示屏,無法得知具體(ti) 品牌。
“在家享受醫院同款霧化,給孩子更好的霧化體(ti) 驗”“家庭必備霧化器,一到換季咳嗽省得去醫院”“省時省力神器!都給我來用手持霧化器!”近期,小紅書(shu) 以及多個(ge) 短視頻平台,也出現大量霧化器的推廣視頻,原本屬於(yu) 二類醫療器械的醫用霧化器,被炒作為(wei) “家庭必備”。
根據我國《廣告法》規定,推薦給個(ge) 人自用的醫療器械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請仔細閱讀產(chan) 品說明書(shu) 或者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購買(mai) 和使用”,這些推廣視頻明顯打了擦邊球。
清潔要求高 自用要慎重
網上購買(mai) 的霧化器靠譜嗎?“我在家用霧化器,機器運行5分鍾就特別燙,開10分鍾就要冷卻一次,好不容易做完一次霧化,麵罩裏竟然能倒出水來!”市民溫女士表示,她購買(mai) 了一款網絡熱銷的霧化器,但拿到手後發現問題不少。
某醫療器械品牌經銷商劉紅波對記者表示,霧化的原理就是把液體(ti) 藥物打散成微小的霧狀顆粒讓人吸進去,因此,顆粒直徑決(jue) 定了吸入的藥物能否沉積到需要的地方。“霧狀顆粒太小,可能會(hui) 隨著呼吸再呼出去;顆粒太大又會(hui) 讓藥液到不了氣管和肺泡。多數百元價(jia) 位的霧化器都是超聲霧化器,其分散成的藥物顆粒直徑比較大,治療效果相當有限。”
“購買(mai) 前要先檢查機器參數中的噴霧粒子直徑一項,最好選擇平均粒子直徑大於(yu) 2微米、小於(yu) 5微米的霧化器。”劉紅波介紹,業(ye) 內(nei) 有個(ge) 簡單的鑒別方法可供參考——將霧化器的噴頭對著一張白紙,“如果白紙上看不到霧氣或者水滴,說明機器的霧化效果還行。”
“我們(men) 不建議家長購買(mai) 千元以下的霧化器,那些機器噴出的藥液顆粒根本送不到肺裏,霧化做了等於(yu) 白做。”東(dong) 城區婦幼保健院兒(er) 內(nei) 科接診醫生表示,霧化治療通常是一日兩(liang) 次,在家做確實可以減少交叉感染,但對霧化器的參數和清潔有很高的要求。家長若在家使用霧化器,一定要嚴(yan) 格清洗配件,防止孩子吸入被霧化的細菌或真菌,引發新的感染。(記者 袁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