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應順應趨勢直麵人工智能挑戰
作者:王天定(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以ChatGPT為(wei) 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開始大規模進入人類生活的方方麵麵。近日,一家媒體(ti) 麵向全國高校學生發起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4.88%的受訪者曾使用過AI工具。
AI工具正在大規模進入校園,是不爭(zheng) 的事實。就在本學期初,筆者曾看到過一所高校的教務管理機構發給教師的通知,通知要求教師應避免布置可由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完成的作業(ye) 與(yu) 考試。因此,從(cong) 本學期開始,評定成績主要以閉卷考試、當堂口試等為(wei) 依據,任課教師必須對教學大綱和考核方式作出相應修改。這個(ge) 通知表明AI工具的普及,已經引起高校教學管理部門的高度警覺甚至焦慮。
的確,ChatGPT帶來了內(nei) 容生產(chan) 領域的革命性變革。當下,在內(nei) 容生產(chan) 領域,人人都可以是創作者,隻需一些簡單的描述,一些看上去頗為(wei) 精美的圖文或視頻就出現在用戶麵前。這對於(yu) 以傳(chuan) 授知識為(wei) 主要職責的高校等機構,確實是嚴(yan) 峻的挑戰。無視這一顛覆性技術工具的普及,高校的教學秩序將會(hui) 遭受衝(chong) 擊。
但是,我們(men) 必須看到,人工智能的發展,走在一個(ge) 不可逆的快車道上。在教學管理中,為(wei) 了防止學生利用AI工具生成作業(ye) ,就取消以往的課外作業(ye) 形式,用閉卷考試取代更多樣的考試形式,這種管理方式略顯簡單粗暴,有因噎廢食之嫌。隻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直麵挑戰,高等教育才能真正成為(wei) 知識傳(chuan) 承和創新的高地,培養(yang) 更多真正富有創造性的人才。
麵對AI的挑戰,教育理念必須有徹底的轉變與(yu) 革新。傳(chuan) 統教育過分重視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而忽略了對學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嗬護與(yu) 培養(yang) 。而對人的創新能力而言,知識、好奇心與(yu) 想象力缺一不可。傳(chuan) 統教學過程中主要強調記憶背誦與(yu) 大量重複性練習(xi) 。在這種教育理念下,知識的積累效率較高,但它往往以學生好奇心與(yu) 想象力的衰減為(wei) 代價(jia) ,它的直接後果就是學生創新能力的不足。人工智能恰恰就是通過機器進行深度學習(xi) 來工作,它的學習(xi) 過程就是大量地識別和記憶已有的知識。無疑,人工智能的普及,將進一步凸顯傳(chuan) 統教育的弊端。
當下,很多高校都在推進教學改革,盡可能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與(yu) 考核方式,引導學生提高創新思維能力。麵對人工智能的衝(chong) 擊,我們(men) 不可能也不應該對AI進行簡單的封堵,而應該因勢利導,把如何正確使用AI工具作為(wei) 一項重要的學習(xi) 內(nei) 容。通過學生,讓他們(men) 利用AI工具提高學習(xi) 效率,提升創新能力。至少就目前來看,包括ChatGPT在內(nei) 的AI工具,使用時並不完全是傻瓜相機般簡單機械,其內(nei) 容生成的質量,與(yu) 使用者提問能力、描述水平息息相關(guan) 。因此,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專(zhuan) 業(ye) ,都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密切追蹤人工智能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開發相關(guan) 課程與(yu) 教學內(nei) 容,利用AI工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yu) 想象力。我們(men) 相信AI工具會(hui) 讓教育如虎添翼。正如調研所顯示的,許多學校的教學實踐中,已經注意到了AI工具對提高學習(xi) 能力的積極意義(yi) ,探索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徑,這是令人欣慰的。
當然,一如人類曆史長河中出現的許多技術革命,人工智能技術本身是一柄雙刃劍,而且人類對這一技術前景的認識還非常膚淺。因此,加強對人工智能應用倫(lun) 理的研究,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對學生學習(xi) 過程的管理、培養(yang) 學生使用AI時的自律意識與(yu) 克製能力,對AI工具在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具有重要意義(yi) 。而在這個(ge) 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與(yu) 學生進行平等對話的基礎上,討論製定出學習(xi) 過程中使用AI工具的基本倫(lun) 理規則。而且,在規則製定過程中應該保障學生參與(yu) 的權利。須知,這個(ge) 時代,我們(men) 已經很難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學生發號施令了,真正具備操作性與(yu) 可行性的規則,必須建立在高度共識的基礎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