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呈年輕化且冬季高發 應注重黃金搶救時間
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青海省相關(guan) 醫療專(zhuan) 家表示,近年來,心梗患者呈現年輕化,且隨著冬季的到來,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明顯上升。
“一個(ge) 好端端的人,突然捂住胸口,倒地不起……”正如現實生活乃至影視劇中,人們(men) 常見的狀況,人一旦發生急性心梗,就醫不及時,便可能失去生命。
胸痛是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最直接的一種表現形式。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胸痛中心主任任明介紹,冬季來臨(lin) ,氣溫驟降,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明顯上升,而且伴隨著人們(men) 生活方式的改變,急性心肌梗死已成為(wei) 心血管係統較為(wei) 常見的疾病,是危害人類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從(cong) 患者的年齡趨勢看,近年來,心梗患者不斷年輕化,所以不止老年人需注意胸痛,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吸煙、肥胖、缺乏運動、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高、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因素的人群,都應該注意。”任明說。
任明提醒,胸痛的反射區很大,如嗓子難受,上肢、左肩、後背痛,以及牙痛、下頜痛等,“心梗發作時最常見的症狀是胸口絞痛、壓榨痛,像胸口放了塊大石頭,有壓迫感、悶痛等,且持續不緩解。這些都有可能是心肌缺血所致,是心肌梗死的預兆,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排查。”
據專(zhuan) 家介紹,急性心肌梗死的發作與(yu) 氣候、氣溫有關(guan) ,冬春季節高發。此外,劇烈運動、勞累、創傷(shang) 、熬夜、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飽餐、大便用力等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或冠狀動脈痙攣的體(ti) 力或精神因素,都可能是發作的誘因。
任明建議,由於(yu) 心髒的正常活動需要很多營養(yang) 作為(wei) 支撐,在日常的飲食中一定要注意營養(yang) 補充,注意均衡營養(yang) 物質,要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情緒波動過大也是影響心髒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喜、大悲、大怒、過度焦慮等都會(hui) 加重心髒負擔,增加心梗的風險。”
若真的發生了心梗,第一時間該怎麽(me) 辦?
“倘若真的發生了心梗,學會(hui) 自我識別與(yu) 自我搶救也十分重要。”任明表示。
任明提醒:“疑似出現心梗症狀時,千萬(wan) 別逞強獨自去醫院,這種情況下任何活動都有可能增加心髒負擔。或許前一秒還好好的,後一秒就可能倒下。”
而對於(yu) 搶救的黃金時間,任明介紹,“溶栓的最好時機是在心梗發生2小時內(nei) ,而急診支架手術的時機最好在心梗後6小時內(nei) 。如果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或者根本沒有治療,即使存活,也有很大概率造成心衰、心髒破裂、猝死等。”
根據本月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明確,即到2030年,30歲以上的居民高血壓的知曉率不低於(yu) 65%,高血壓患者的規範管理率不低於(yu) 70%,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到十萬(wan) 分之190.7以下。(張靜 張添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