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產品有創意 遊客有玩頭

發布時間:2023-12-06 10:0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第五屆“中國服務”·旅遊產(chan) 品創新大會(hui) 推介8個(ge) 創意案例

  產(chan) 品有創意 遊客有玩頭

  第五屆“中國服務”·旅遊產(chan) 品創新大會(hui) 近日在浙江橫店召開。大會(hui) 推介了烏(wu) 村鄉(xiang) 村微度假目的地、尼山聖境、安仁古鎮、沉浸式感官體(ti) 驗劇《聲入姑蘇》係列、阿者科計劃、柯橋古鎮十二風雅集、洛邑古城和荻港漁莊8個(ge) 旅遊產(chan) 品創意案例,並通過主旨演講、專(zhuan) 家訪談和高端對話等深度解讀旅遊產(chan) 品創新的亮點。該活動由中國旅遊協會(hui) 主辦,橫店集團承辦。

  樹立“中國服務”標杆

  中國旅遊協會(hui) 連續舉(ju) 辦了五屆“中國服務”·旅遊產(chan) 品創新大會(hui) ,推介了眾(zhong) 多業(ye) 界創新的最新成果,發現並樹立代表“中國服務”水平的產(chan) 品標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大會(hui) 已逐步發展為(wei) 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權威性的重要品牌,成為(wei) 旅遊業(ye) 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中國旅遊協會(hui) 會(hui) 長段強介紹,推介的8個(ge) 案例從(cong) 150個(ge) 案例中脫穎而出,“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ti) 驗、年輕化消費、移動端傳(chuan) 播”是這些案例的共同特點,反映出旅遊業(ye) 正呈現如下發展趨勢:旅遊業(ye) 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消費、振興(xing) 經濟的重要力量;旅遊與(yu) 文化及多種業(ye) 態深度融合,體(ti) 現出文化的內(nei) 涵和文明的深度;傳(chuan) 統旅遊的分類被打破,項目設計與(yu) 開發的綜合性創新性日益突出;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展開精準服務,吸引更多回頭客,親(qin) 子和研學旅遊不可或缺;主客共享成為(wei) 鄉(xiang) 村旅遊、古鎮旅遊等目的地的旅遊開發理念。

  融合助力文旅“出圈”

  今年,河南洛陽洛邑古城的漢服體(ti) 驗火爆“出圈”,吸引各地遊客慕名前往共赴“漢服之約”。緊追國潮熱點,深度挖掘隋唐文化內(nei) 涵,洛邑古城持續推動“漢服+”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遊客在古城全域可著漢服“角色扮演”。當地還加快“漢服+演藝”融合發展,推出“夢唐閣”“洛神賦”等沉浸式演出,集漢服租賃、跟拍、道具出租等於(yu) 一體(ti) 的漢服經濟集群漸成規模。

  孔子的誕生地尼山,被稱為(wei) “儒家搖籃”。尼山聖境位於(yu) 山東(dong) 曲阜尼山腳下,以儒家文化為(wei) 核心,以“明禮生活方式”為(wei) 文化主題,創新演繹孔子及儒家兩(liang) 千多年的文脈傳(chuan) 承,是集文化體(ti) 驗、修學啟智、生態旅遊、休閑度假於(yu) 一體(ti) 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基地和人文旅遊目的地。尼山聖境的大型禮樂(le) 舞台劇《金聲玉振》將詩、樂(le) 、舞等中國古典藝術形式與(yu) 前沿技術相結合,講述普通人在儒家思想和禮樂(le) 文化熏陶下成長成才的一生。此外,尼山聖境還推出文化夜遊尼山聖秀、《天下歸仁》、禮敬先師、“手讀”論語、尼山食禮等20多個(ge) 文化體(ti) 驗項目。尼山聖境帶動了景區周邊魯源新村、夫子洞村等的鄉(xiang) 村旅遊發展,增加了村民的就業(ye) 創業(ye) 機會(hui) 。

  新場景帶來新體(ti) 驗

  浙江紹興(xing) 的柯橋古鎮有1700多年的曆史,是浙東(dong) 古運河沿線重鎮,也是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明代時期這裏正式開市,逐漸發展成江南著名的水鄉(xiang) 集鎮。開元文旅推出柯橋十二風雅集,以江南十二雅事作為(wei) 體(ti) 驗主線,十二國色作為(wei) 視覺主線,十二花朝作為(wei) 打卡主線,串聯起多項活動。十二風雅集以年輕遊客的審美與(yu) 消費偏好為(wei) 標準,整合染缸文化、日鑄茶文化等當地特色文化元素,一年十二月,月月有市集,場場不相同,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民藝從(cong) 業(ye) 者、文創開發者、音樂(le) 愛好者。周末夜晚,古鎮舉(ju) 行潮玩夜市、古風夜遊、主題茶會(hui) ,市民遊客身著漢服品茗聚會(hui) 、乘船夜遊,體(ti) 驗夜遊的魅力。柯橋十二風雅集將古鎮和市集融合,創造出獨特的場景,為(wei) 遊客帶來別樣體(ti) 驗。

  觀看沉浸式文旅演出,成為(wei) 遊客體(ti) 驗旅遊目的地人文曆史的新方式。沉浸式感官體(ti) 驗劇《聲入姑蘇》係列以古街、古鎮、水鄉(xiang) 為(wei) 舞台,用聲音劇場的方式再現蘇州文化內(nei) 涵。遊客戴上耳機,開啟一段100分鍾的“聲動”旅程:穿過古樸街巷,路過園林、博物館,跨過多座千年古橋,聽到多位蘇州名家的聲音。《聲入姑蘇》將實景與(yu) 戲劇結合,在真實場景中重現曾經的曆史和故事,讓曆史人物、文物古建、百姓生活更加鮮活,讓遊客更有沉浸感。這也為(wei) 遊客提供了一種“打開”蘇州的全新方式。

  主客共享發展成果

  主客共享是這些推介案例的共同特點。以建設“世界博物館小鎮”為(wei) 目標的四川成都安仁古鎮,常態化開展居民生活培訓,引導居民對自有空間實施生活化、場景化和美學化改造,新增餐飲、民宿50餘(yu) 家,實現了“綠地變公園、社區變景區”。2020至2022年,全鎮從(cong) 事文創、文博、文旅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人員占比60.1%。

  安仁古鎮挖掘建築、文化、村落資源,目前有71座現代博物館場館、1000餘(yu) 萬(wan) 件館藏文物(國家一級文物3655件)。安仁推動博物館從(cong) “陳列展示”向“文化體(ti) 驗”轉型,實施“博物館+實景演藝+旅遊消費體(ti) 驗”和“博物館+文創+生活美學+旅遊體(ti) 驗消費”,獲評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全國首批特色小鎮,被列入全國鄉(xiang) 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浙江湖州的荻港漁莊,是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桑基魚塘係統核心保護區所在地,人文曆史源遠流長,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桑基魚塘係統起源於(yu) 春秋戰國時期,千百年來形成了種桑和養(yang) 魚相輔相成、桑地和池塘相連相依的江南水鄉(xiang) 典型生態農(nong) 業(ye) 景觀。2017年,“浙江湖州桑基魚塘係統”被列為(wei) “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荻港漁莊已建起以桑基魚塘為(wei) 依托,集非遺餐飲、特色民宿、生態農(nong) 業(ye) 、地域文化、科技養(yang) 殖、養(yang) 生保健等產(chan) 業(ye) 於(yu) 一體(ti) 的綜合體(ti) ,開發出探魚源、捕魚樂(le) 、品魚味等40項研學活動,推出捕魚比賽、蚌殼畫、陶泥製魚等12種精品課程,漁莊休閑旅遊業(ye) 的發展還解決(jue) 了當地600人就業(ye) 。(趙 珊)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