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劇場“出圈”讓城市處處有戲
沈陽打造觸手可及的“精神糧倉(cang) ”
小劇場“出圈”讓城市處處有戲
近年來,遼寧省沈陽市建設了50餘(yu) 座特色小劇場,構建“小劇場+”的文化藝術模式,打造觸手可及的“精神糧倉(cang) ”,讓沈陽更具文藝範兒(er) 與(yu) 時尚感,讓小劇場“出圈”打開沈陽城市文化建設新局麵。
先鋒話劇留住年輕觀眾(zhong)
在沈陽年輕人圈子裏正流行“看戲度假”的文化現象。每逢節假日和周末,文藝青年在社交平台熱烈討論著近期在沈陽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好戲,並成群結隊奔赴文創園、商圈和景區內(nei) 的小劇場。這種匯聚著舞台空間和表演時間的精品藝術,讓他們(men) 找到精神層麵的愉悅感與(yu) 歸屬感。
作為(wei) 沈陽具有標誌性的小劇場戲劇節——“1905國際當代戲劇節”在今年“十一”期間再次拉開大幕。從(cong) 2018年至今,這個(ge) 集結了全國前沿小劇場戲劇的展演活動,在為(wei) 期4個(ge) 月的演出時間裏,每周都在1905文化創意園“木木劇場”為(wei) 觀眾(zhong) 呈現精品劇目。
今年,第六屆1905國際當代戲劇節的主題是“更”。9個(ge) 戲劇品牌、11位青年導演、48場風格各異的戲劇演出……其中不乏多位國內(nei) 外戲劇節中的青年導演新作。“我們(men) 希望今年的戲劇‘更上一層樓’,觀眾(zhong) 更多,好劇更多,讓沈陽戲迷在家門口就能看到來自國內(nei) 外的好戲。”1905文化創意園負責人徐比莉分享她的辦節初心。
“小劇場親(qin) 近的舞台和自由的戲劇節奏,讓我們(men) 能夠不拘束地去欣賞和表達。”沈陽小劇場戲劇愛好者小潘告訴記者。比電影更有味道的近距離表演,切中當代生活主題、先鋒甚至帶有實驗性的戲劇表達方式,正不斷滿足著沈陽年輕群體(ti) 的文化需要。
小劇場的“無界”體(ti) 驗
從(cong) 空間層麵看,小劇場能放大演員情緒表現張力,與(yu) 觀眾(zhong) 連接更緊密,巧妙地施為(wei) 與(yu) 拓展,讓小劇場戲劇達到“以小見大”,破除邊界的演出效果。
代表傳(chuan) 統戲曲文化的相聲藝術,也能在沈陽小劇場內(nei) 生發出創新概念。在“鑫荷相聲匯”創辦十年紀念演出上,相聲演員用沉浸式互動的表演方式,重塑觀演關(guan) 係,打破以往對相聲傳(chuan) 統概念地認知。晚會(hui) 在入場前和演出過程中密集的設立快樂(le) 又兼具儀(yi) 式感的互動環節,讓曲藝內(nei) 核承載當代藝術的快樂(le) 底色。
“感謝大家來參加我們(men) 老爺的壽宴。”隨著劇中演員的吆喝聲,不斷有觀眾(zhong) 被隨機選為(wei) 推動劇情發展的角色出乎意料的包袱不斷,讓笑聲貫穿整場演出。這是近日“開心麻花·1905劇場”開業(ye) 時的演出場景,據悉,該劇場是開心麻花在東(dong) 北打造的首個(ge) 沉浸式演藝新空間。“我相信劇場在沈陽的落地,可以讓更多觀眾(zhong) 實現觀劇自由,讓潮流戲劇文化賦予老工業(ye) 區新的活力,為(wei) 沈陽推廣戲劇和劇場文化的探索打開先河。”沈陽開心麻花娛樂(le) 傳(chuan) 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麗(li) 君表示。
新賽道迸發新活力
小劇場建設不僅(jin) 是基建,更是一個(ge) 城市文化生態的係統構建。沈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在今年製定出台了《沈陽市小劇場建設推進方案(試行)》,按照“提升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充分利用商業(ye) 綜合體(ti) 、老舊廠房、文物曆史建築、旅遊景區等資源開展小劇場建設。目前,沈陽的小劇場形成了城市文化特色小劇場、傳(chuan) 統戲曲小劇場、文旅融合小劇場、精品演出小劇場四類模式,構建了沈陽文旅新品牌。
小劇場戲劇讓沈陽的文化活躍度大大提升,使得更多人能夠從(cong) 戲劇欣賞中陶冶身心、感悟交流,形成城市裏新的文化群落。沈陽市將持續推進小劇場規範化建設、高質量發展,讓這些特色小劇場成為(wei) “最美文化新空間”,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新需求。(葛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