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粹創新打造有滋有味的“齊白石”

發布時間:2023-12-21 10:32:00來源: 北京日報

  融國畫與(yu) 京劇兩(liang) 大國粹、集主創主演強大陣容傾(qing) 力打造,北京京劇院新編京劇《齊白石》於(yu) 上周末在長安大戲院成功首演。延續齊白石的藝術創新精神,該劇呈現出豐(feng) 富新意,充分展現出京劇之美、國畫之美、舞台之美,受到了觀眾(zhong) 與(yu) 社會(hui) 各界的廣泛讚譽。而在這背後,是主創團隊曆時三年精益求精的打磨,也是多方凝聚合力奏響的時代華章。

  舞台風格清新寫(xie) 意

  大幕開啟,一張張垂落的半透明幕布,似國畫宣紙,在光影之間呈現出蜻蜓、荷花與(yu) 水麵的圈圈漣漪。青年齊白石追逐著衣袂飄飄的“蜻蜓”舞者,短短的序章,就體(ti) 現出了新編京劇《齊白石》虛實結合、朦朧婉約的舞美特色。隨後拉開的第一章,舞台背景中古色古香的牌樓街景,台前奔忙的黃包車夫、賣菜貨郎與(yu) 出嫁的姑娘等人物,展開了一幅上世紀20年代的北平市井民俗畫卷。

  為(wei) 綜合運用視聽語匯生動展現該劇極具浪漫主義(yi) 色彩的舞台風格,該劇舞美以清新合宜為(wei) 主旨,巧妙運用前後場舞台空間區隔和燈光設置,使虛、實,動、靜,音、畫,明、暗和諧共生。牌樓、胡同、宣紙等元素的設置,自然渲染出時代背景下的人物身份、情緒走向和舞台氛圍。劇中服裝、化妝、造型、道具等皆以時代感、個(ge) 性化設計配合塑造人物形象,與(yu) 全劇風格及舞台布景相輔相成。

  新編京劇《齊白石》從(cong) 白石老人上世紀20年代“衰年變法”切入,以京劇的表現手法勾勒齊白石藝術創作上這一承前啟後的重要轉折時期。在北京畫院的創作支持下,該劇劇本數易其稿,經過細致打磨,著力開掘人物內(nei) 心,運用外化呈現的方式將寫(xie) 實與(yu) 寫(xie) 意融合。舞台上,齊白石年少學藝經曆、母親(qin) 諄諄教誨的重現,還有他腦海中“神思”“塵想”兩(liang) 個(ge) 精靈的爭(zheng) 鬥,不僅(jin) 豐(feng) 富了舞台呈現,同時有益拓展了京劇人物角色的表達手段。

  音樂(le) 唱腔

  “不喜平庸”突出趣味

  從(cong) 開篇的《水牛兒(er) 》兒(er) 歌開始,新編京劇《齊白石》的音樂(le) 就讓人耳目一新。著名戲曲音樂(le) 家朱紹玉任該劇的唱腔設計、作曲,他將齊白石的寫(xie) 意美學融入了音樂(le) 唱腔。“齊白石是書(shu) 畫大師,代表中國書(shu) 畫藝術發展的高峰。以京劇藝術演繹這位大師,在音樂(le) 唱腔方麵尤其要體(ti) 現發揚齊白石的創新精神,做好‘守正創新’,不能中規中矩。”

  新編京劇《齊白石》的唱腔音樂(le) 以“好聽、好看、好玩”為(wei) 宗旨,在音樂(le) 中加入兒(er) 歌、曲藝、京韻大鼓等元素,增加趣味性,使之更為(wei) 詼諧幽默。兒(er) 歌作為(wei) 首尾均出現的主題,既表現了齊白石的一顆童心,也傳(chuan) 達出他童年的經曆。

  新編京劇《齊白石》板式齊全,在樂(le) 隊設置上力求“以少勝多”,主要以京劇樂(le) 隊“文武場”伴奏,加強韻味,給人以輕鬆幹淨的美感。該劇還根據主演們(men) 不同的行當、流派和個(ge) 人風格有針對性地設計唱腔,如為(wei) 主演張建峰清新雅致、委婉細膩、猶洞簫之音的奚派風格設計了多段代表唱段,令觀眾(zhong) 大飽耳福,掌聲不斷。

  名角演繹

  舞台再現大師風采

  新編京劇《齊白石》的主演陣容行當齊全、流派紛呈。談到對演員們(men) 的創作要求,導演傅勇凡說道:“演戲就是演人,因此演員對人物的塑造尤為(wei) 重要。這就要求演員去深入挖掘劇本中的每一個(ge) 人物,要知道這個(ge) 人物他(她)念這個(ge) 詞、唱這段唱、做這個(ge) 動作的內(nei) 心動因是什麽(me) ,才能塑造出立體(ti) 、鮮活的人物形象。”

  長衫白須、手執拐杖,北京京劇院青年奚派名家張建峰塑造的老年齊白石形象惟妙惟肖,唱腔亦是十分精彩。張建峰談到,為(wei) 了更好地演繹齊白石,自己經曆了艱難的反複打磨,與(yu) 導演經常在排練場上進行討論,單是圍繞著應該以什麽(me) 姿勢拿拐杖,就查閱了京劇名家與(yu) 齊白石拿拐杖的資料照片。他還深入研究了白石老人的生平和藝術創作,希望能夠給觀眾(zhong) 們(men) 呈現一個(ge) 更加真實、生動的齊白石。

  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葉派小生名家李宏圖此次扮演的京劇大師梅蘭(lan) 芳,也令觀眾(zhong) 十分驚喜。“一開始我不敢接這個(ge) 角色,因為(wei) 人們(men) 對梅先生太熟知了,我在形象上能否還原他,對他的風采和韻味能不能拿捏得住,這些都是很大的挑戰。”為(wei) 此,李宏圖對角色進行了仔細的揣摩,盡量表現梅蘭(lan) 芳的神韻。以葉派小生塑造梅蘭(lan) 芳這一人物,也是一次對京劇藝術表現形式的延拓與(yu) 嚐試。(王廣燕)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