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場】空中“飛橙”
【我在現場】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張銳
冬日,湖北省秭歸縣水田壩鄉(xiang) 王家橋村的橙園裏,黃澄澄的“小燈籠”綴滿了枝頭。
伴隨著嗡嗡的聲響,一架無人機飛了過來。
“無人機用來幹嘛?”記者問。
“等一下你就知道了。”秭歸鴻來農(nong) 業(ye) 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劉輝德神秘地說。
“左,左,下,下……好,停!”伴隨著指令,無人機不偏不倚地懸停至劉輝德跟前。
劉輝德俯身用力,“嘿”的一聲,把滿滿一筐橙子掛在無人機下方的鉤子上,高聲喊道:“起!”
嗡嗡聲再度響起,伴著氣流,無人機帶著橙筐騰空而起,飛行幾百米後,穩穩落在盤山路上的貨車旁。
“以前運橙子,全靠肩扛——上山碰鼻子,下山杵腿子,背上壓個(ge) 磨盤子。現在,無人機把溝溝坎坎拉成了空中直道,它飛3分鍾,頂果農(nong) 跑1個(ge) 小時!”劉輝德告訴記者。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19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