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怎樣走出消費可持續發展道路

發布時間:2024-02-04 10:10:00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範誌勇(中國人民大學崇實書(shu) 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

  2023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是要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在擴大消費方麵,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推動消費從(cong) 疫後恢複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新的消費增長點。

  隻要提高消費占比,就能提高經濟增長率嗎

  長期以來,消費占總產(chan) 出的比例過低被認為(wei) 是製約我國經濟長期發展的結構性難題。事實上,我國居民消費占比不僅(jin) 低於(yu) 多數發達國家,甚至也低於(yu) 多數發展中國家。消費占比偏低不僅(jin) 製約了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根本目的的實現,也不利於(yu) 宏觀經濟的持續發展。

  提高消費在總產(chan) 出中的比例意味著消費的增長率持續高於(yu) 總產(chan) 出的增長率。然而促進消費發展,並不等同於(yu) 簡單地提高消費在國民產(chan) 出中的占比,更不能在經濟工作中將消費、投資和淨出口的發展對立起來。

  有觀點認為(wei) 隻要提高消費占比,就能解決(jue) 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提高我國經濟增長率。這種觀點可能存在兩(liang) 個(ge) 問題。一是與(yu) 國際經驗不符,消費占比與(yu) 收入增長並不是一個(ge) 線性關(guan) 係。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世界發展指數,2019年高收入國家平均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約為(wei) 58.8%,中等收入國家平均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約為(wei) 51.6%,而低收入國家平均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為(wei) 73.9%。我們(men) 追求的目標並非簡單的消費支出占比提升,而是以收入增長為(wei) 前提的消費質量和數量的增加。消費占比提升本身應該作為(wei) 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後質量提升的表現。二是與(yu) 我國的實際不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終消費占比與(yu) 經濟增長率是負相關(guan) 關(guan) 係。也就是當經濟增速上升時,最終消費占比反而下降。當經濟增速下降時,最終消費占比反而上升。

  根據過去近30年的經驗,消費占比提升沒有帶來經濟增速反彈,反而出現了經濟增速下降。這究竟是怎麽(me) 回事?究竟是經濟增速下降帶來了消費占比上升,還是由於(yu) 消費占比上升反過來造成了經濟增速的下降?理解經濟增速與(yu) 消費之間的關(guan) 係,需要明白經濟增長、消費和儲(chu) 蓄三者之間的關(guan) 係。儲(chu) 蓄是收入當中沒有被消費的部分。儲(chu) 蓄一部分用於(yu) 投資,一部分用於(yu) 對外的淨出口。但現實中並不是等家庭和政府決(jue) 定消費規模後,企業(ye) 再決(jue) 定投資和淨出口,而是在企業(ye) 進行投資和淨出口決(jue) 策後,剩餘(yu) 的產(chan) 品用於(yu) 最終的消費。

  由於(yu) 我國經濟正處於(yu) 快速成長階段,在經濟增速上行時期,投資增速上升,淨出口增加,需要的儲(chu) 蓄上升,結果導致消費占比下降;而在經濟增速下降階段,投資增速和淨出口增速相應也下降,需要的儲(chu) 蓄下降,反而出現消費占比上升的現象。消費、投資和淨出口,三者占比此消彼長。在投資回報率下降,經濟增速下滑的時期,消費占比反而會(hui) 由於(yu) 投資占比下降造成“虛胖”。

  如何發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當我們(men) 把提高消費作為(wei) 發動經濟增長的抓手時,不僅(jin) 要看消費的占比,更重要的是看消費支出增加能不能與(yu) 投資活動形成良性的互動。消費增加是否能夠帶動消費品生產(chan) 企業(ye) 或者服務提供企業(ye) 的投資回報上升,是否能帶動相關(guan) 消費品行業(ye) 投資的增加和國民收入的增長。這種收入增長不僅(jin) 僅(jin) 是統計意義(yi) 上的收入占比的增長,而是有持續的投資回報率為(wei) 支撐的收入增長。

  通過消費促進經濟持續增長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長期來看,經濟增長是消費增長的必要條件,沒有持續的經濟增長就難以實現持續的消費增長。短期宏觀經濟政策的刺激可能帶動消費的一次性增加,但是很難實現消費的可持續增長。

  在促進消費方麵,一方麵我們(men) 看到,大量同質化的產(chan) 品麵臨(lin) 缺乏銷路的問題;另一方麵,居民在服務消費方麵所麵臨(lin) 的就醫、養(yang) 老等一係列的迫切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主要依賴服務業(ye) 拉動經濟發展的後工業(ye) 化時代。在養(yang) 老、醫療等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滿足的服務領域中,既涉及高科技產(chan) 品的開發,又涉及勞動密集型服務行業(ye) 。在高科技產(chan) 品開發方麵,圍繞智慧健康、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可以謀劃一批前瞻性、戰略性科技攻關(guan) 項目,把數字經濟和5G技術與(yu) 服務產(chan) 業(ye) 聯係起來。在勞動密集型服務方麵,可以增加社區養(yang) 老、社區醫療等服務的有效供給,降低養(yang) 老服務供給的製度成本。在解決(jue) 老年人需求的同時,降低家庭養(yang) 老的負擔,使養(yang) 老服務成為(wei) 具有內(nei) 生動力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帶動就業(ye) 和經濟複蘇。

  總之,促進消費的目標絕不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鼓勵消費者增加支出,更重要的是要為(wei) 相關(guan) 行業(ye) 帶來政策利好,做大做強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培養(yang) 中國的服務企業(ye) 品牌。與(yu) 製造業(ye) 不同,在大多數服務行業(ye) ,尤其是一些高科技服務領域,往往都涉及明顯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比如企業(ye) 的資質、從(cong) 業(ye) 人員的準入等,這些都需要加強政府的監管。同時一些貼近人們(men) 日常生活的服務業(ye) 所必要的基礎設施的改造和維護也需要政府部門通過租金、稅收等方麵加以扶持。通過培育消費服務產(chan) 業(ye) 來解決(jue) 居民日常生活中麵臨(lin) 的急難愁盼問題,才是消費發展的可持續道路。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