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裏元宵節的鼇山燈
◎周 乾
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我國新年裏的傳(chuan) 統佳節。元宵節的傳(chuan) 統民俗活動之一,就是懸掛、觀賞各式各樣的燈籠,以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願。
紫禁城為(wei) 明清皇宮,宮中在元宵節期間會(hui) 安設鼇山燈。鼇山燈是我國古代元宵節體(ti) 量最大、燈火最絢麗(li) 的燈,民間、宮中均會(hui) 安設。此燈由很多盞燈一層層由下往上疊起,組成燈山,整個(ge) 燈山的外形猶如一個(ge) 巨鼇。鼇為(wei) 我國古代神話中的異獸(shou) ,主要造型特點為(wei) 龍頭龜身、圓背平腹。據先秦古籍《列子》記載,北海之神禺強奉天帝之命,使用了15隻巨鼇來馱伏五座神山,3隻鼇為(wei) 一組,6萬(wan) 年換崗一次。紫禁城裏元宵節的鼇山燈體(ti) 型巨大、色彩絢爛、燈火耀眼,賞燈氛圍亦熱鬧非凡,是我國元宵節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鼇山燈的造型,可見於(yu) 古代畫作。如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南都繁會(hui) 圖卷》,描繪了明代中葉時期,南京城內(nei) 早春遊藝場景,其中就有專(zhuan) 為(wei) 元宵節而搭設的鼇山燈。此燈設在密集的樓房之間,體(ti) 量與(yu) 南方的一座二層小樓相近,其中的鼇足、鼇身則各有一層樓高。龜背形的鼇身由下往上分為(wei) 三層:下層布設有騰雲(yun) 駕霧的八仙人物造型,以及多盞五顏六色的燈籠;中層則是多位帶功德光環的神佛塑像;上層則為(wei) 一座樓閣,象征海外仙山上的瓊台玉閣。
從(cong) 燃燈方式角度而言,古代鼇山燈由大量的燈堆疊而成。燈掛在工匠預先搭設好的木架子上,燈與(yu) 燈之間通過“火油爆管”(即安設在導管內(nei) 的引線)連接。波斯(今伊朗)使者火者·蓋耶速丁在明永樂(le) 年間來華,並著有《沙哈魯遣使中國記》。其中記載了永樂(le) 十九年(1421年)鼇山燈火的場景:“這是為(wei) 慶賀燈節(元宵節)而搭設的鼇山燈,鼇山燈火表演可達7天。在午門廣場前有用木頭搭成的小山,整個(ge) 麵上覆蓋有鬆柏枝,就像一座綠山。鼇山上有上千個(ge) 人物造型,其外觀及服飾幾乎與(yu) 真人無異,整個(ge) 鼇山掛著十萬(wan) 盞燈,這些燈用繩子連著,繩子上穿著火油爆管。當一盞燈點燃後,爆管開始沿著繩子滑動,把它接觸到的燈點燃,刹那間從(cong) 山頂到山底燈火通明。”由上可知,鼇山燈不僅(jin) 燈體(ti) 形碩大,而且點亮後的視覺效果極其震撼。
明代午門前鼇山燈及賞燈的盛大場景,還可見於(yu) 詩詞記載。如明代官員金幼孜多次受賞午門觀燈,並作有《元夕午門賜觀燈》。詩中載:“鼇山新結彩,列炬照晴天。簫鼓瑤台上,星河絳闕前。彩妝千隊好,繡簇萬(wan) 花妍。歡賞陪鸞馭,還歌《既醉》篇”。詩中反映了在元宵佳節,鼇山燈的絢麗(li) 壯觀和節日裏人山人海、鼓樂(le) 齊鳴的熱烈氣氛。
清代元宵節期間,乾清宮、寧壽宮、養(yang) 心殿等建築外麵均設鼇山燈。而乾清宮外的鼇山燈內(nei) ,在夜間還會(hui) 被放入上萬(wan) 隻蟈蟈。
元宵節當天,皇帝會(hui) 在乾清宮內(nei) 宴請親(qin) 近大臣。此時的乾清宮有兩(liang) 大特色。其一是建築內(nei) 的宴席桌間,擺滿了牡丹、芍藥等富貴花。其二就是乾清宮暖閣內(nei) 設炭盆,內(nei) 燃香炭,炭盆周圍擺滿了蟈蟈、蛐蛐及各類草蟲。在夜間時,蟈蟈會(hui) 被置入鼇山燈內(nei) ,以便於(yu) 產(chan) 生不同的聲音效果。宴席間,殿內(nei) 鼓樂(le) 齊鳴,載歌載舞;宴席結束後,樂(le) 器停止奏樂(le) ,然而殿外的上萬(wan) 隻蟈蟈在鼇山燈內(nei) 鳴叫不停,與(yu) 殿內(nei) 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蟈蟈之所以被宮廷重視,是因為(wei) 蟈蟈會(hui) 發出“蟈蟈”的叫聲。成千上萬(wan) 隻蟈蟈的叫聲,有“萬(wan) 國來朝”之意。
清代宮中元宵節的鼇山燈,亦受君臣喜愛。乾隆帝的《詠鼇山燈》載:“駕山海上浮,秉燭夜中遊。臘盡烘春麗(li) ,崖懸挽水流”。詩中巧妙引用鼇的神話典故,以表達對鼇山燈壯觀場景的欣賞。大臣張英的《養(yang) 心殿看鼇山燈恭賦》載:“琉璃宵映蕊珠宮,絳蠟分行皎月同。山似蓬萊移海上,人疑鸞鶴戲雲(yun) 中”。詩中通過誇張的語言,來描述鼇山燈的絢麗(li) 與(yu) 觀者的驚歎。綜上所述不難發現,鼇山燈為(wei) 點綴宮中元宵節的壯觀氛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係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