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通過心理谘詢,建立青少年和家長的情緒加油站

發布時間:2024-02-27 10:2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在工作中,江蘇(南京)12355青少年服務台會(hui) 接到大量求助電話。心理谘詢師上官金雪注意到,既有青少年群體(ti) 來求助,也有很多家長來谘詢。

  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上官金雪說,當下不僅(jin) 青少年麵臨(lin) 較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家長也存在著焦慮的情緒狀態,導致親(qin) 子關(guan) 係緊張,而青少年相對處於(yu) 弱勢,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江蘇12355試圖通過心理谘詢,建立青少年和家長的“情緒加油站”。

  上官金雪認為(wei) ,家長和孩子都要以積極樂(le) 觀的心態看待人生路上的困難,有困難就想辦法去解決(jue) ,解決(jue) 不了就繞開,沒有什麽(me) 困難是永恒的,人總要跟著時間一起向前走。

  “一個(ge) 孩子從(cong) 出生到長大成人,進入社會(hui) 工作,會(hui) 不斷遇到各種困難,這是每個(ge) 人都有的正常經曆,困難可以是成長的階梯,也可以是止步的絆腳石,關(guan) 鍵在你怎麽(me) 看。”上官金雪說。

  疏通青少年表達自我情緒的重要通道

  不少給12355打電話求助的青少年,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失去了表達自我情緒的重要通道”。

  “有些孩子打電話來的時候,是在歇斯底裏地哭,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會(hui) 確保他先在安全的地方穩定下來,比如喝口水、坐下來,或者引導孩子深呼吸。當孩子的狀態穩定下來,雙方才有可交流的空間,我才能去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麽(me) 事情。”

  上官金雪分享了一個(ge) 案例。

  高一男生小宇撥打12355電話時,語氣中透露著疲憊和虛弱,需要谘詢師仔細分辨才能聽清:小宇自述已經努力撐了很久,最近兩(liang) 三天感覺整個(ge) 人已經崩潰了。

  一年前,疼愛小宇的奶奶去世了,他因為(wei) 在校上課,沒來得及跟奶奶說上最後一句話;四五月時,小宇的學習(xi) 狀態逐漸變差,記不住東(dong) 西;9月開學之後,原本名列前茅的他成績已經掉了三四十名。小宇嚐試很多方法但都無法集中注意力,如果持續這種狀態,學業(ye) 就毀了。因此,這幾天的情緒一直都很低落,已經兩(liang) 三天沒有吃東(dong) 西了。

  上官金雪發現導致小宇情緒崩潰的“導火索”:此前父母覺察到小宇的異樣,帶他去看了一次心理醫生,小宇被診斷為(wei) 抑鬱症,但父母表現出“回避”的態度。原本今天應該帶他去見心理谘詢師,但一直沒人提及,開的藥也沒有給他吃。“小宇有一種很絕望的感覺:沒有人能幫助自己,沒路可走了”。

  了解到男孩兒(er) 的情緒狀態後,上官金雪積極尋找社會(hui) 支持資源:奶奶對他很好,每次見麵都是笑嘻嘻的,這讓男生感覺很溫暖、很放鬆,爺爺也一直為(wei) 他自豪;最喜歡的球類運動讓他交了幾個(ge) 好朋友,每次打完球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也非常好;上午跟朋友說起自己的情緒,朋友非常擔心,一直在給他發信息……

  小宇意識到或許這段時間是最難的,但否極泰來:他有自己喜歡的運動,有幫助自己的好朋友,如果主動找父母談看心理醫生的事情,就會(hui) 有醫生來幫助自己,父母或許通過心理谘詢也會(hui) 有一些改變。

  經過溝通,小宇感覺情緒狀態好了很多,說話的聲音也清晰了,表示自己看到了“好起來”的可能。這時候谘詢師和小宇“約定”好目前可以做的事情:掛完電話就去吃點東(dong) 西補充能量,去找朋友打打球,和父母好好聊一下心理谘詢需求。

  “我們(men) 接聽求助來電時,不能給空泛的建議,而是要建立好鏈接,收集足夠多的信息,清晰梳理,然後貼合孩子的實際需求給出有效建議。”上官金雪說。

  父母應該“退一步”,接納孩子的狀態和選擇

  12355雖然是青少年服務熱線,但平時家長來電也很多。

  “家長的來電谘詢,一般涉及孩子的行為(wei) 習(xi) 慣、學業(ye) 問題等。但從(cong) 我們(men) 自己的工作經驗來看,有些家長認為(wei) 孩子身上的問題,其實是家長自己的問題,並在與(yu) 孩子的互動過程中被激發並放大出來了。”

  上官金雪分享了兩(liang) 位家長的谘詢案例。

  三年級女孩兒(er) 的母親(qin) 劉女士,3次撥通12355熱線進行谘詢,前兩(liang) 次是因為(wei) 擔心女兒(er) 過於(yu) 內(nei) 向。上官金雪發現,並非孩子不愛社交,而是這位母親(qin) 過於(yu) 在意女兒(er) 的社交,總怕女兒(er) 孤單、被孤立,因此忍不住督促女兒(er) 主動社交。“其實劉女士自己總處在孤獨中,社交能力弱,因此希望女兒(er) 能變成社交達人,似乎女兒(er) 社牛了,自己的孤獨感和人際疏離感就不那麽(me) 難以接受了”。

  “母親(qin) 在社交中有一些不安全感,無意識地把這種情緒投射給孩子,看到孩子稍微有一點點不合群,母親(qin) 心裏麵就會(hui) 很難受,忍不住幹預她,督促女兒(er) 融入群體(ti) 。但這個(ge) 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可以正常應對社交需求,能自主決(jue) 定是‘往前跨一步,和小夥(huo) 伴們(men) 一起玩’,還是‘後退一步,自己獨處’,孩子有這個(ge) 決(jue) 定能力和自由。”

  通過心理谘詢,這位母親(qin) 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不再強迫女兒(er) 主動社交。“不去逼迫之後,反而看到女兒(er) 主動找朋友玩,好像比之前開朗了許多。”劉女士自己也開始有勇氣去麵對內(nei) 在的孤獨感,並預約了平台的個(ge) 人谘詢。

  上官金雪還接到過一位父親(qin) 的谘詢電話。兒(er) 子已經上大學了,但他依然在“關(guan) 心”兒(er) 子的學習(xi) 情況,比如選修什麽(me) 課?是否去上晚自習(xi) ?幾乎每天都要視頻確認兒(er) 子有沒有好好上課,這種“關(guan) 心”引來的卻是兒(er) 子的回避,父親(qin) 來電求助時,兒(er) 子已爆發過數次“叛亂(luan) ”,拒絕家人的任何聯係。

  上官金雪建議,家長養(yang) 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關(guan) 注過於(yu) “緊密”,沒有適時“退一步”,就會(hui) 對孩子個(ge) 人心理、親(qin) 子關(guan) 係產(chan) 生消極影響。家長的及時“抽身”,在關(guan) 係層麵是一種信任。相信孩子有能力處理自己的事情,同時也是一種教育的智慧:讓孩子在該有的年齡經曆該有的挑戰和挫折,最終慢慢走向成熟,學會(hui) 自主、學會(hui) 自我負責、學會(hui) 麵對自己的人生道路。

  江蘇(南京)12355青少年服務台是“熱線+網絡+線下”的綜合性、全天候青少年心理服務平台,建立省級“集中受理、分類處置”,市縣“分級跟辦、線下服務”的協同工作模式。2021年以來,累計接收電話及網絡谘詢42527通,處理個(ge) 案3512件,危機幹預41件。

  共青團江蘇省委維護青少年權益部積極對接高校專(zhuan) 業(ye) 資源,廣泛征集典型案例,編撰《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溝通讀本》《中隊輔導員心理工作手冊(ce) 》,為(wei) 中小學團隊課程提供專(zhuan) 業(ye) 支撐;成立江蘇12355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實訓基地,連續舉(ju) 辦兩(liang) 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骨幹訓練營”,進一步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專(zhuan) 業(ye) 水平。2023年,江蘇12355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維護婦女兒(er) 童權益先進集體(ti) 稱號。(沈傑群)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