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去年起訴刑事犯罪嫌疑人160餘萬人
最高檢通報加強刑事檢察監督促進刑事司法公正工作情況
去年起訴刑事犯罪嫌疑人160餘(yu) 萬(wan) 人
本報記者 董凡超
2021年6月至11月,王某甲、王某乙、李某某(女,2004年6月出生)共謀,由王某甲、王某乙冒充李某某的成年親(qin) 屬,李某某通過社交軟件或到酒吧等場所結識男性,以假裝醉酒、無處可去等借口引誘男方與(yu) 其發生性關(guan) 係,故意在對方身上留下抓痕,後向公安機關(guan) 報案稱被強奸,再由王某甲、王某乙以此為(wei) 要挾向男方索要財物。
河南省安陽市文峰區人民檢察院在辦理該案過程中,充分發揮偵(zhen) 查監督與(yu) 協作配合機製作用,及時發現並督促公安機關(guan) 查明控告人係以被性侵為(wei) 由,實施誣告陷害、敲詐勒索犯罪的事實,及時撤銷了對原犯罪嫌疑人的刑事立案,並查明該團夥(huo) 還在其他多個(ge) 省份實施8起類似犯罪行為(wei) ,團夥(huo) 3人最終因構成誣告陷害罪、敲詐勒索罪,被分別判處6年至7年3個(ge) 月不等有期徒刑。3名被其他地方立案偵(zhen) 查的被害人也被撤銷案件或作出不起訴決(jue) 定,避免冤錯案件發生。
這起案件是“加強刑事檢察監督促進刑事司法公正”典型案例中的一起。
2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通報2023年檢察機關(guan) 加強刑事檢察監督促進刑事司法公正工作情況,發布“加強刑事檢察監督促進刑事司法公正”典型案例。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上獲悉,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批準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70餘(yu) 萬(wan) 人、起訴160餘(yu) 萬(wan) 人。深入推進掃黑除惡鬥爭(zheng) 常態化,起訴涉黑惡犯罪嫌疑人1.5萬(wan) 人。依法嚴(yan) 懲嚴(yan) 重危害社會(hui) 秩序和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的各類犯罪,起訴危害安全生產(chan) 犯罪嫌疑人4700餘(yu) 人,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5萬(wan) 餘(yu) 人。
推動偵(zhen) 監協作配合實質化運行
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協同推進金融風險防範化解,起訴金融詐騙、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嫌疑人近3萬(wan) 人;依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起訴生產(chan) 銷售偽(wei) 劣產(chan) 品、合同詐騙、非法經營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嫌疑人12萬(wan) 餘(yu) 人;依法加大走私犯罪打擊力度,會(hui) 同公安部、海關(guan) 總署、中國海警局等8部門聯合開展打擊海上走私專(zhuan) 項行動。
最高檢黨(dang) 組成員、副檢察長陳國慶指出,在依法履行指控犯罪職責,堅決(jue) 維護國家安全、社會(hui) 安定和人民安寧的同時,檢察機關(guan) 堅守法律監督憲法定位,切實履行確保國家法律正確統一實施的憲法職責,全麵加強對刑事立案、偵(zhen) 查、審判、執行等各環節的監督,不斷提升刑事訴訟監督質效。
據陳國慶介紹,過去一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創新工作機製、方式,充分發揮偵(zhen) 查監督與(yu) 協作配合機製效用,持續推動偵(zhen) 查監督履職提質增效。
——立案和偵(zhen) 查活動監督質效全麵提升。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開展監督立案、監督撤案、建議行政機關(guan) 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合計14.5萬(wan) 件,同比上升59%,其中監督立案數同比增長1.6倍,監督立案後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率達98%,製發糾正違法通知書(shu) 和檢察建議的數量同比增長22%,書(shu) 麵糾正偵(zhen) 查活動違法采納率達99%。
——偵(zhen) 監協作機製更加健全。最高檢分別會(hui) 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海關(guan) 總署、中國海警局推動偵(zhen) 查監督與(yu) 協作配合機製及其辦公室實質化、規範化、體(ti) 係化運行,聯合起草製定健全完善偵(zhen) 監協作機製、加強辦公室實質化運行的規範性文件。
——對羈押強製措施的監督機製更加完善。與(yu) 公安部聯合製定下發《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guan) 羈押必要性審查、評估工作規定》,健全完善捕後羈押必要性的審查監督機製,規範羈押強製措施適用。
——刑事訴訟製約監督職能履行更加充分。切實有效發揮審前過濾把關(guan) 、指控證明犯罪作用,對不構成犯罪或證據不足的依法不批捕20餘(yu) 萬(wan) 人、不起訴5萬(wan) 餘(yu) 人;對應當逮捕、應當起訴而未提請批捕、未移送起訴的,追加逮捕近兩(liang) 萬(wan) 人、追加起訴近10萬(wan) 人。
推動刑事抗訴力度規模穩中有升
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提出刑事抗訴近8000件,抗訴改變率近80%。
這是全國檢察機關(guan) 2023年落實“精準抗訴”“接續抗訴”工作要求,依法履行刑事審判監督職能取得的顯著成效。
據陳國慶介紹,過去一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根據刑事審判違法和瑕疵的不同情況合理選擇監督手段,在重視抗訴的同時,注重運用糾正違法、檢察建議、口頭監督等方式提升監督效果。針對刑事審判活動違法情形,共提出糾正意見兩(liang) 萬(wan) 件次,法院采納率達99%以上。
在建立健全與(yu) 法院溝通協調機製方麵,最高檢與(yu) 最高法建立交流會(hui) 商機製,定期就類案證據采信、政策把握、量刑均衡、審判監督等重大問題進行交流,推動解決(jue) 刑事抗訴中的難題、堵點,有效提升抗訴案件辦理質效。
最高檢第二檢察廳廳長元明表示,最高檢印發首批以刑事抗訴為(wei) 主題的指導性案例,引發熱烈反響,並率先垂範辦理抗訴案件,有力推動全國刑事抗訴工作。過去一年,刑事抗訴工作呈現出刑事抗訴的力度和規模穩中有升,刑事抗訴采納率明顯提高,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增幅超過二審抗訴,將大數據賦能深度融入刑事抗訴工作,地方檢察機關(guan) 出台相關(guan) 規範性文件,不斷完善刑事抗訴工作機製等五個(ge) 方麵的新特點。
構建以證據為(wei) 中心刑事指控體(ti) 係
元明表示,最高檢黨(dang) 組就“高質效辦好每一個(ge) 案件”從(cong) 不同角度、多個(ge) 層麵作出係列部署,其中“推動構建以證據為(wei) 中心的刑事指控體(ti) 係”就是刑事檢察部門承擔的重要任務。
“目前由最高檢第二檢察廳牽頭,會(hui) 同第一、三、四檢察廳成立了課題組,正在研究製定推動構建以證據為(wei) 中心的刑事指控體(ti) 係的指導意見。1月19日,在江蘇蘇州召開了全國檢察機關(guan) ‘構建以證據為(wei) 中心的刑事指控體(ti) 係’專(zhuan) 題研討會(hui) ,刑事檢察部門檢察官、法學專(zhuan) 家、辦案骨幹和特邀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近200人蒞臨(lin) 研討,形成了重要的理論成果。”元明說。
立案和偵(zhen) 查是刑事訴訟活動的開端,也是檢察機關(guan) 推動完善刑事訴訟製約監督體(ti) 係中首先需要加強的監督重點。
最高檢檢察委員會(hui) 副部級專(zhuan) 職委員、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說,近年來,檢察機關(guan) 不斷更新監督理念、健全製度機製、提升監督能力、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提升了立案和偵(zhen) 查活動工作質效。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監督偵(zhen) 查機關(guan) 立案近10萬(wan) 件,是2018年的3.4倍;監督撤案4萬(wan) 餘(yu) 件,是2018年的2.3倍;書(shu) 麵糾正偵(zhen) 查活動違法是2018年的3.9倍,采納率提升15個(ge) 百分點。
“下一步,檢察機關(guan) 將持續深化完善偵(zhen) 監協作機製,擬於(yu) 近期會(hui) 同公安部印發《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guan) 偵(zhen) 查監督與(yu) 協作配合辦公室工作規範》,紮實推進偵(zhen) 監協作辦公室規範化、實質化運行,形成提升執法司法規範化水平的工作合力。”苗生明表示。
本報北京2月26日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