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發揮消費主引擎作用
隨著春節假期落下帷幕,消費數據陸續公布。2024年春節檔電影票房達80.16億(yi) 元,同比增長18.5%;餐飲、住宿、旅遊、零售、影視娛樂(le) 等線上消費額同比大幅增長。特別是國內(nei) 旅遊出遊4.74億(yi) 人次,同比增長34.3%,出遊總花費同比增長47.3%。除夕至正月初八,網聯清算公司和中國銀聯處理的全行業(ye) 網絡支付交易持續增長,日均交易額達1.2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美團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日均消費規模同比增長36%,較2019年增長超155%。春節消費數據搶眼,表明居民消費心態逐步回暖,龍年經濟增長正迎來“開門紅”。
消費已經成為(wei) 暢通經濟循環、夯實經濟基本盤、帶動經濟持續增長的主引擎,對於(yu)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韌性、增進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戰略意義(yi) 。2023年以來,伴隨疫情平穩轉段和經濟快速恢複,各部門各地區積極落實提振消費政策舉(ju) 措,消費市場呈現蓬勃態勢,城鄉(xiang) 消費同步增長,新場景新模式發展持續向好。我國2023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7.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7.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2.5%。但也要看到,產(chan) 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供給質量不高等問題仍未從(cong) 根本解決(jue) ,消費鏈條上的堵點痛點仍未完全消除,消費意願不夠強、消費環境不夠優(you) 、消費安全性不夠高等因素仍在製約消費持續擴大。
擴大消費,重點要在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等方麵下功夫,充分挖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暢通經濟循環,釋放消費潛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應緊扣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順應居民消費提質升級趨勢,依靠改革創新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全麵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多措並舉(ju) 促進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不斷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發力引導居民持續擴大消費。
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擴大消費的關(guan) 鍵在於(yu)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又離不開有效投資和經濟增長。反過來看,消費能力的培育與(yu) 釋放也能為(wei) 有效投資和經濟增長護航,二者相輔相成。一方麵,加快發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培育消費新場景,增強消費多樣性,提升消費體(ti) 驗感。強化重點領域消費刺激,推動相關(guan) 供給迭代升級。另一方麵,推動穩消費與(yu) 促投資雙向發力。穩定房地產(chan) 市場,創新保障房供給舉(ju) 措。增強人力資本投資與(yu) 擴消費之間的黏性,適當提高在校生、科研人員群體(ti) 等生活補助,在激發特定群體(ti) 消費活力的同時,為(wei) 人力資本培育提供更多支持。
多措並舉(ju) 穩定重點消費領域。在重點消費領域適度發力,是撬動內(nei) 需市場、優(you) 化需求結構、釋放消費潛力的重要支點。以“房住不炒”為(wei) 前提,通過定向釋放流動性、提供政府補貼等方式鼓勵房地產(chan) 企業(ye) 合理開發、有效盤活存量,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增強稅收調節、低息貸款等政策的靈活度與(yu) 有效性,更好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實施以舊換新,優(you) 化消費信貸,配套稅收減免,適度發放消費券,提振大宗商品消費。推動優(you) 質養(yang) 老、醫療、育兒(er) 、職業(ye) 教育等資源下沉,發展銀發經濟、特色文旅,均衡資源分布,彌合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差距。創新“傳(chuan) 統場所+新型服務”業(ye) 態,升級傳(chuan) 統消費場景,以數字消費、綠色消費、智能消費、國貨“潮品”等為(wei) 發力點,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王琛偉(wei) 吳昺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