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傳遞出英雄主義的力量

發布時間:2024-03-13 09: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陵(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

  傅寧軍(jun) 、劉晶林聯手推出的報告文學作品《瞬間與(yu) 永恒——王傑及傳(chuan) 人》(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深情還原20世紀60年代發生的那個(ge) 瞬間:在給地方民兵講解炸藥包實爆過程中,拉火裝置突然失控自燃,引爆炸藥。就在這個(ge) 關(guan) 鍵時刻,一級爆破手、優(you) 秀工兵、教官王傑用身體(ti) 壓住了炸藥包,救下周圍的民兵,而自己壯烈犧牲。憑著過硬的技術和多年的經驗,他原本完全可以成功避險,但他把生存的機會(hui) 留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半個(ge) 多世紀過去了,王傑的英雄事跡仍然被到處頌揚,仍然感動無數的人。

  這部作品站到新時代的曆史方位,講述了王傑生前所在的部隊中,一代一代中國軍(jun) 人學習(xi) 王傑精神、繼承王傑遺誌而英雄輩出的故事。如大學生軍(jun) 人周麗(li) 平犧牲在抗洪救災的第一線,中央軍(jun) 委授予其“抗洪救災模範”稱號;破障營三連指導員羅浩在一次海上訓練時,因衝(chong) 鋒舟側(ce) 翻,英勇犧牲,戰友們(men) 說他是“王傑式的英雄”……這樣的英雄故事,作品裏講了很多,實際上可能還有更多。作品突出了一個(ge) 鮮明的主題,那就是王傑精神不斷被發揚光大,鑄就了這支部隊特有的英雄主義(yi) 氣概。

  作品感人之處,還包括聚焦“王傑班”的獨家材料和深入描寫(xie) 。王傑犧牲後,他所在的班被命名為(wei) “王傑班”。每一任班長、每一個(ge) 戰士都深感自己身上軍(jun) 人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那些經過“王傑班”洗禮的戰士,也個(ge) 個(ge) 都是好樣的。這種品質被一代一代傳(chuan) 承下來,閃耀著新時代的光彩。比如90後林德華,個(ge) 子雖小,卻能完成120多天的“魔鬼式”訓練,在國際軍(jun) 事項目的比賽中,戰勝了許多外軍(jun) 對手,榮獲一等功,給中國軍(jun) 人爭(zheng) 了光,也給國家爭(zheng) 了光。正如作品所言:“他們(men) 已不是某一個(ge) 人在發力,而是整體(ti) 在奮進。一個(ge) 人僅(jin) 僅(jin) 是整體(ti) 的一部分。而若幹個(ge) 部分組合起來,組合得默契、協調、流暢,嚴(yan) 絲(si) 合縫,才能組合出精彩,組合出卓越,組合出不同凡響的整體(ti) 。”

  王傑當年救下的幾個(ge) 民兵後來的人生際遇也是作品書(shu) 寫(xie) 的重點。其中李彥清的故事讓人印象尤為(wei) 深刻。王傑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他在地雷實爆訓練中,為(wei) 救護身後的一名女民兵,排除啞雷,身負重傷(shang) ,雙目失明。他失明後,生活不方便,做飯時差點造成失火事故。更為(wei) 不幸的是,由於(yu) 他雙目失明,耽誤了發燒的小女兒(er) 上醫院,致使病魔奪去了她的生命。李彥清一度想要輕生,是王傑這個(ge) 精神支柱給了他生活的勇氣,幫助他度過了人生至暗時刻,也使他認識了自己雖然身體(ti) 殘疾,但仍然要努力成為(wei) “一個(ge) 高尚的人,一個(ge) 純粹的人,一個(ge) 有利於(yu) 人民的人”。從(cong) 此,他成了“王傑精神”的宣傳(chuan) 員,長年堅持到部隊、工廠、學校、機關(guan) 、鄉(xiang) 村、街道等講述王傑的故事,宣講愛國主義(yi) 、英雄主義(yi) 。每一個(ge) 從(cong) “王傑班”走出來的軍(jun) 人,轉業(ye) 或複員回到地方,也都把王傑精神帶回到自己新的生活中。王傑精神不僅(jin) 是軍(jun) 人的精神,更是人民群眾(zhong) 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精神財富。

  可以說,這部作品以鮮明的主題導向、紮實的采訪素材、真誠的藝術構思,傳(chuan) 遞出英雄主義(yi) 的力量。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3日 14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