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高科技賦能北京地鐵運營 十號線43個車站都將成為換乘站

發布時間:2022-02-08 08:31: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從(cong) 2008到2022,從(cong) 奧運支線到冬奧支線,從(cong) 8條線、200公裏到27條線、近800公裏……飛速發展的北京軌道交通不僅(jin) 承載著億(yi) 萬(wan) 人的“奧運情”、“北京夢”,同時也見證了北京這座“雙奧之城”的蝶變。昨天(7日),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總經理助理、運營數據部部長孫琦,北京市軌道公司勘察設計總部主任工程師李亞(ya) 鐵,以及北京地鐵公司地鐵13號線列車司機廖明,共同做客2022北京新聞中心“雙奧之城·看典”直播間,圍繞“從(cong) 北京的地下路過”主題,與(yu) 市民暢聊北京地鐵大發展背後的故事。

  北京軌道運營線路數量居世界第一

  地鐵是城市融入現代化交通的顯著標誌,同時也是城市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重要體(ti) 現。在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這個(ge) “超級大腦”裏工作,同時還負責極為(wei) 複雜的數據運營,孫琦結合奧運會(hui) 的舉(ju) 辦,從(cong) 時間維度上介紹了北京軌道交通的發展進程,並講述了利用科技創新賦能地鐵服務的成果。孫琦介紹,2008年8月8日奧運會(hui) 開幕當天,北京時間4點38分,奧運支線首班車順利發出,開啟45小時不間斷運營,運送觀眾(zhong) 安全往返比賽場館。

  也是在2008年,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這是當時規模最大、接入線路最多、集成化水平最高的軌道交通管理中樞。通過係統中的行車指揮自動化係統、電力遙控遙測係統、防災報警係統、視頻監控係統、信號係統等先進的科技手段,可以實時對列車的運行控製、設備狀態、售檢票情況等進行統一監控、聯動指揮、協同調度,保障北京軌道交通安全、高效、均衡、有序運營。“軌指中心的運營標誌著北京軌道交通由單線到多線再到網絡化運營管理的轉變。”孫琦說。

  孫琦介紹,從(cong) 2008年夏季奧運會(hui) 到2022年冬季奧運會(hui) ,這14年裏,北京的軌道交通發展可以分兩(liang) 個(ge) 階段,從(cong) 2009年到2015年是北京軌道交通的高速發展期,其間新建10條線路,新開通354公裏,達到了18條運行線路,運營裏程達到554公裏,日均客運量突破900萬(wan) 人次。第二階段是從(cong) 2015年到現在,這是北京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的7年,新開通9條線路,230公裏,目前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達到27條,位居世界第一;運營裏程達到783公裏,位居世界第二。

  十號線43個(ge) 車站都將成為(wei) 換乘站

  孫琦介紹,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在完成初期高質量建設目標後,一直在進一步增強應急處置能力、提高乘客服務水平上不斷努力。這幾年,北京軌道交通的發車間隔時間一直在不斷變短,其背後是指揮中心和各個(ge) 運營企業(ye) 不斷優(you) 化行車運營組織、提升網路化運輸能力的努力,有效緩解了客流持續增長帶來的壓力。

  發車間隔是衡量一個(ge) 城市軌道交通體(ti) 係管理是否科學、設備是否先進、運營是否穩定的重要指標。孫琦透露,目前北京地鐵共有10條線的發車間隔達到或者小於(yu) 2分鍾,有4條線的發車間隔達到1分45秒,分別是一號線、五號線、九號線和十號線,處於(yu) 世界領先水平。以十號線為(wei) 例,作為(wei) 北京最繁忙的一條線路,其發車間隔從(cong) 2018年的2分鍾優(you) 化到現在的1分45秒,每縮短一秒都凝聚著技術人員的極大心血,充滿科技含量。

  孫琦透露,十號線目前有45個(ge) 車站,根據規劃,未來其中的43個(ge) 車站都將成為(wei) 換乘站,按照目前1分45秒的發車間隔,這意味著每輛車要在105秒內(nei) 完成乘客的換乘和疏散,難度非常大。這一高難度目標的實現主要還是依靠先進的科技手段。“通過技術手段對既有線進行改造以不斷縮短發車間隔,既要保障運輸的安全性,也要保障乘客的舒適性,不能急刹急停。”孫琦透露,1分45秒是目前能夠達到的縮短發車間隔的極限,也代表著地鐵技術運營的最高水平,在全世界都是獨一份。

  高科技手段未來將替代列車安全員

  在去年開通的冬奧支線即11號線上,雪花形狀的頂燈、貼著冬奧吉祥物的車門很有特色。孫琦介紹,這條線路作為(wei) 智慧線路示範線,實現了對一係列自主研發的平安列車產(chan) 品的落地應用,如創新地把機器視覺技術進行數字化落地,通過音頻視頻設備替代了列車安全員的功能。這一功能首先可以掌握每輛車廂的實時擁擠情況,通過乘客係統或者APP對外發布,引導乘客有序乘車。第二,該係統可以準確感知車上的呼救、打架等異常行為(wei) ,第一時間報警或者通知工作人員。第三,該係統可以實時掌控列車滿載情況,幫助疫情期間控製車廂安全人數,實現精準化客運組織。平安列車產(chan) 品在11號線落地應用後,有效減輕了地鐵安全員作業(ye) 強度,降低了運營成本,提升了運行效率,未來將在更多地鐵線推廣。

  地鐵的高科技還體(ti) 現在對不同乘客群體(ti) 的特殊需求可以提供多樣化票種服務,如電子定期票方便了短期來京乘客出行,大興(xing) 機場線上提供的空軌聯運票、電子月票則為(wei) 商旅乘客、通勤乘客提供極大便利。目前,北京地鐵已經創造了一天開行10700列旅客列車,高峰時段有將近800組列車同時在線,一天行走182萬(wan) 公裏,相當於(yu) 繞地球赤道46圈。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