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學:東海之濱的“思政課堂”
光明日報記者 任鵬 顏維琦
中國式現代化在洋山港有著哪些生動實踐?在洋山港特殊綜合保稅區觀景平台上,上海海洋大學王茜、王敏課程團隊的老師問的問題,引發了在場二十餘(yu) 位學生的思考。
師生們(men) 眼前的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從(cong) 國外技術壟斷到智能管控係統使用“中國芯”,從(cong) 投入大量資金維護海洋環境到港口自動化作業(ye) 將實現零排放,一個(ge) 個(ge) 生動的案例,詮釋出“中國式現代化”的豐(feng) 富內(nei) 涵。
“比起平時在教室裏‘我講你聽’式的授課模式,實踐教學有更強的感官體(ti) 驗。”王茜回憶初次來到洋山深水港觀景平台,撲麵而來的繁忙將體(ti) 驗感“拉滿”,讓大量的資料數據從(cong) 腦海“走出”,鮮活地呈現在麵前。有了身臨(lin) 其境的體(ti) 會(hui) ,王茜在與(yu) 團隊打磨課程時十分注重“在場感”。
位於(yu) 臨(lin) 港新片區的上海海洋大學,多年來一直在“大思政課”的深度、廣度上下功夫。目前,上海海洋大學已聚焦上海臨(lin) 港新片區推進“開放新高地、戰略增長極、城市樣板間、創新創業(ye) 首選地”的具體(ti) 實踐,選取17個(ge) 場景,開展了“走進全國唯一的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中國客機的世界之路”等17門“大思政課”的實踐教學。
5月21日,為(wei) 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落實“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ti) 化建設”,不斷拓展“大思政課”建設工作格局,上海自貿區臨(lin) 港新片區管委會(hui) 、華東(dong) 師範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和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在臨(lin) 港中心,聯合開展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奮進新征程——臨(lin) 港新片區主題大思政課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教學觀摩”活動。當天下午,17個(ge) 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團隊,帶領學生們(men) 在滴水湖環湖景觀帶、上海電氣臨(lin) 港重裝備製造基地、洋山港、建設者小鎮等分會(hui) 場身臨(lin) 實境,圍繞環保、AI、大國重器等不同主題,麵向各學段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展示活動。
在王茜、王敏課程團隊洋山港現場教學的同時,上海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祝葉飛老師,則帶領同學們(men) 在建設者小鎮的智能化社區、黨(dang) 建展覽館、便民服務室等地邊走邊學,在沉浸式的場景位移中,切實體(ti) 悟“人民至上”的價(jia) 值理念。
建設者小鎮於(yu) 2021年揭牌,建設初衷是為(wei) 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城市建設者,能夠在自己建設的城市中感受到既有便利、又有品質的美好生活,從(cong) 而提升他們(men) 參與(yu) 新片區建設的歸屬感和獲得感。“標準化、智慧化、特色化理念貫穿整個(ge) 生活服務居住社區,這裏是真正的城市建設者之家。”2022年底,祝葉飛第一次來到建設者小鎮,便堅定地選擇將這裏作為(wei) 開展“大思政課”的授課場地。
如何將臨(lin) 港新片區的區位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教學優(you) 勢,用好用活建設者小鎮這一場景?從(cong) 一次次的實地考察中,祝葉飛對課程設計有了更加係統的想法。“要變單一講為(wei) 多方參與(yu) ,實現授課主體(ti) 多元化。”於(yu) 是,他邀請了學校海洋生態與(yu) 環境學院輔導員段軻,以及3位經濟管理學院大二學生一同組成課程主講團,參與(yu) 到教學設計的打磨中。
作為(wei) 學生主講團的一員,鮑玉婷對參與(yu) 課程設計特別有熱情,常常一下課就忙著去和老師們(men) 、夥(huo) 伴們(men) 打磨教學內(nei) 容。“能夠把自己在小鎮的所感所想講給更多的同學聽,很值得。”鮑玉婷說。
《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20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