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把傳統文化種子播撒在人們心田

發布時間:2023-06-21 09:03:00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梁田(華北電力大學副教授)

  “背《滿江紅》免費遊嶽廟”“背《論語》免費遊三孔”……近一段時間,“背經典免門票”活動逐漸在文旅市場掀起一股熱潮。多個(ge) 景區陸續推出相關(guan) 活動,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紛紛打卡體(ti) 驗。其中,更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出現在打卡隊列中。

  正如一些家長所說,免票不是最重要的,通過參與(yu) 打卡活動,讓孩子們(men) 沉浸式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魅力,由此引導孩子們(men) 自覺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保護者和傳(chuan) 承者,才更有價(jia) 值,更有意義(yi) 。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wei) 公、民為(wei) 邦本、為(wei) 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qin) 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chan) 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hui) 觀、道德觀的重要體(ti) 現,其中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feng) 厚滋養(yang) ,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you) 勢。

  以中華古典詩文為(wei) 例,不少傳(chuan) 世名篇與(yu) 怡人風光、名勝古跡相互成就,不僅(jin) 是文學經典,也包含很多曆史、地理、人文知識。時至今日,這些名篇佳作並未因曆史的衝(chong) 刷而失去自身光輝,而是曆久彌新,越發彰顯出永恒而獨特的魅力。弘揚中華古典詩文,有助於(yu) 人們(men) 了解中華民族堅實厚重的曆史,增強文化自信;有助於(yu) 全麵提升人們(men) 的思想境界和審美水平。從(cong) 這個(ge) 層麵講,“背經典免門票”活動其實是一個(ge) 很好的“藥引”,寓教於(yu) 旅、寓教於(yu) 行,進而喚起人們(men) 走入典籍、欣賞傳(chuan) 統之美的濃厚興(xing) 趣。而且,對於(yu) 遊客而言,背誦經典贏得免費門票,有利於(yu) 增強體(ti) 驗感、參與(yu) 感,幸福感、獲得感,實為(wei) 一種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文化自信由內(nei) 而發,熱愛傳(chuan) 統文化的種子也會(hui) 在心中悄然播下。

  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興(xing) 盛的戰略任務。“背經典免門票”活動既是文旅融合的生動實踐,也是弘揚傳(chuan) 統文化的積極探索。基於(yu) 此,筆者認為(wei) ,傳(chuan) 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需要通過更多春風化雨的舉(ju) 措把傳(chuan) 統文化的種子播撒在人們(men) 心田。

  首先要推動傳(chuan) 統文化進校園。在大中小學開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對於(yu) 永續中華民族的根與(yu) 魂,堅守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築牢民族文化自信、價(jia) 值自信的根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培養(yang) 年輕人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具有重要意義(yi) 。

  一方麵,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價(jia) 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guan) 鍵時期,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ti) 育教育、社會(hui) 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於(yu) 啟蒙教育、基礎教育等各領域。尤其要依托多樣化傳(chuan) 統文化興(xing) 趣班,通過開展“少年傳(chuan) 承中華傳(chuan) 統美德”係列教育活動等,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敬業(ye) 樂(le) 群、扶危濟困、見義(yi) 勇為(wei) 、孝老愛親(qin) 等中華傳(chuan) 統美德,讓孩子們(men) 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滋養(yang) 中茁壯成長。另一方麵,要推動高校開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必修課,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及相關(guan) 學科專(zhuan) 業(ye) 和課程中增加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容。豐(feng) 富拓展校園文化,推進戲曲、書(shu) 法、傳(chuan) 統體(ti) 育等進校園,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開設中華文化公開課,尤其要依托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係列活動等,教育引導高校學生領悟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華、感受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魅力、接受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洗禮,在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過程中提升民族自信,振奮民族精神,自覺傳(chuan) 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其次要在全社會(hui) 營造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濃厚氛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隻有全方位融入國民教育各個(ge) 領域、各個(ge) 環節,與(yu) 人民生產(chan) 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有長久生命力,真正實現活起來、傳(chuan) 下去。這要求我們(men) ,通過有力措施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chan) 生活各方麵,轉化為(wei) 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組成部分,形成人人傳(chuan) 承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生動局麵,在全社會(hui) 形成傳(chuan) 播和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良好環境。

  一方麵,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之美可看、可感、可觸摸,比如通過《中國詩詞大會(hui) 》等文化類綜藝帶動全民重溫經典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cong) 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yang) ,涵養(yang) 心靈;通過各級圖書(shu) 館、文化館、博物館、群藝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機構舉(ju) 辦各種展覽、展示帶觀眾(zhong) 來一次時空穿梭,在一眼萬(wan) 年中,感悟傳(chuan) 統文化的深厚與(yu) 自豪;通過號召各地推出傳(chuan) 統文化專(zhuan) 題研學旅遊,引導遊客在文化旅遊中感知中華文化,在沉浸式體(ti) 驗中觸摸遙遠的國家記憶。另一方麵,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元素嵌入社會(hui) 各層麵,深入挖掘城市曆史文化價(jia) 值,提煉精選一批凸顯文化特色的經典性元素和標誌性符號,納入城鎮化建設、城市規劃設計,合理應用於(yu) 城市雕塑、廣場園林等公共空間,以中華美學精神彰顯城市氣質,避免千城一麵;加強“美麗(li) 鄉(xiang) 村”文化建設,發掘和保護一批處處有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鎮和村莊,激活村中“詩書(shu) 傳(chuan) 家”“耕讀持家”等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豐(feng) 富鄉(xiang) 村文化生活,不斷提高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持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此外,充分利用節日、節氣、重大曆史事件和中華曆史名人紀念活動、國家公祭儀(yi) 式、烈士紀念日,充分利用各類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曆史遺跡等,深入開展“愛我中華”主題教育活動,展示愛國主義(yi) 深刻內(nei) 涵,培育愛國主義(yi) 精神;在國家重大節慶活動中通過傳(chuan) 統文化展演體(ti) 現儀(yi) 式感、莊重感、榮譽感,彰顯中華傳(chuan) 統禮儀(yi) 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樹立文明古國、禮儀(yi) 之邦的良好形象,都有利於(yu) 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之風吹進尋常百姓家,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魅力、中國好形象。

  《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21日 13版)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