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內蒙古聚焦產業轉型 提升能源產業含“綠”量 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引擎

發布時間:2023-08-28 08:45: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27日消息(記者寶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內(nei) 蒙古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立足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基礎,通過加快創新平台建設、推進重大技術攻關(guan) ,不斷提升能源產(chan) 業(ye) 含“綠”量,助力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建設。

  

  在內(nei) 蒙古包頭市一家矽業(ye) 企業(ye) 的生產(chan) 車間,4條自動化生產(chan) 線正高速運轉,用矽材料生產(chan) 太陽能光伏組件。企業(ye) 負責人敖雲(yun) 鬆介紹,隨著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項目建設的推進,企業(ye) 每年可生產(chan) 32億(yi) 度的綠色電力,替代火電。

  敖雲(yun) 鬆:從(cong) 未來的綠電給產(chan) 業(ye) 端供電大概是52%至53%,今年年底源網荷儲(chu) 的雛形可以建成,用綠電去生產(chan) 綠矽,然後用綠矽最終形成可再生能源的材料,再去發電。

  豐(feng) 富的光照和風力資源是包頭發展晶矽光伏產(chan) 業(ye) 的優(you) 勢和特色。位於(yu) 包頭市固陽縣大青山上的王武光伏電站占地1.2萬(wan) 畝(mu) ,具備15萬(wan) 千瓦的裝機容量。電站工作人員王旭東(dong) 介紹,整個(ge) 電站有44萬(wan) 塊光伏板吸收光熱。

  王旭東(dong) :我們(men) 這個(ge) 光伏電站2022年的發電量是2.7億(yi) 度電,節約標煤8.7萬(wan) 噸,按二氧化碳的減排量來說是21萬(wan) 噸。

  像王武這樣的光伏電站,包頭市有幾十家。目前,當地光伏可開發量3060萬(wan) 千瓦,年利用小時數1650小時以上;風電可開發量2540萬(wan) 千瓦,年利用小時數3300小時以上。豐(feng) 富的綠電資源該如何更好地利用?關(guan) 鍵在於(yu) 輸送。

  包頭市發改委副主任葛揚:包頭的新能源布局就像是強有力的心髒係統,新能源基地就是強大的心髒,為(wei) 企業(ye) 用綠電源源不斷地造血。工業(ye) 園區實現了綠電直供,企業(ye) 將可以用上40%至60%的高比例綠電,對於(yu) 企業(ye) 降本增效、節能減排來說,成效顯著。

  在內(nei) 蒙古烏(wu) 海市一家新材料科技企業(ye) 的實驗室,技術人員正在對PBAT改性材料進行反複實驗。實驗室負責人鄭文強介紹,新材料的使用,能讓塑料產(chan) 品實現100%生物降解,廣泛應用後將從(cong) 源頭上根治“白色汙染”。

  鄭文強:2023年我們(men) 生產(chan) 了70餘(yu) 噸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地膜,提供給烏(wu) 海及周邊盟市農(nong) 戶使用,可實現180天自然降解。

  內(nei) 蒙古自治區不斷加強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提升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創新能力。今年以來,內(nei) 蒙古實施創新型企業(ye) “雙倍增雙提升”行動和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三個(ge) 全覆蓋”行動,推動創新環境持續優(you) 化、科技供給有效增強。

  內(nei) 蒙古科技廳高新技術處副處長佟永興(xing) :強化稀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與(yu) 新型電力係統等領域重大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優(you) 化布局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等高層次創新平台。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