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讓黃金水道清清白白向東流

張春燕 發布時間:2020-05-27 13:42: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長江之水濁,長江之水清。

  自2019年《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啟動以來,長江經濟帶各地區逐步加大環保力度,各地的思想認識愈加統一:碧波清流,是優(you) 勢是財富;汙泥濁水,是劣勢是包袱。

  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效果初顯。來自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的數據見證了長江水質變好的趨勢。截至2019年底,長江流域水質優(you) 良(Ⅰ-Ⅲ類)斷麵比例達到91.7%,同比上升4.2個(ge) 百分點;劣V類斷麵比例同比下降1.2個(ge) 百分點至0.6%。

  長江保護修複的任務依然艱巨。根據《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底,長江流域水質優(you) 良的國控斷麵比例達到85%以上,喪(sang) 失使用功能(劣於(yu) Ⅴ類)的國控斷麵比例低於(yu) 2%;長江經濟帶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ti) 控製比例達9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比例高於(yu) 97%。

  2020年是《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如何把長江保護修複攻堅的碩果保持下去,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還將如何發力?

  

  盡管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成效有目共睹,但高負荷、高汙染、高風險依然是橫亙(gen) 在長江大保護麵前不容回避的問題。圍繞長江沿岸布局的化工企業(ye) 和化工園區帶來的汙水排放,來自生活、船舶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等麵源汙染及其他生態環境問題,威脅著長江脆弱的生態環境。

  看不到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近兩(liang) 年,連續兩(liang) 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問題讓沿江省市大為(wei) 觸動。隻有直麵問題,攻克難點,才能實現長江大保護“質”的飛躍。問題在哪兒(er) ?一個(ge) 字“查”。

  江蘇自去年起,全麵開展長江健康大普查大體(ti) 檢,切實找準病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環境安全。“充分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測等技術,組織對沿江8市的入江排汙口開展全麵排查,初步掌握沿江汙染分布狀況。”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琦表示,江蘇已經完成58個(ge) “千噸萬(wan) 人”鄉(xiang) 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265個(ge) “千噸萬(wan) 人”以下鄉(xiang) 鎮農(nong) 村地下水型水源地環境隱患排查,組織對1975家較大以上環境風險企業(ye) 開展“八查八改”核查和沿江8公裏環境風險源排查。

  “從(cong) 今年3月起,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全省生態環境係統,開展為(wei) 期3個(ge) 月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集中排查整治,采取地方自查和省級暗查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波告訴記者,由省廳領導帶隊,已對15個(ge) 市(州)的集中排查整治情況開展了兩(liang) 輪暗查指導,共發現典型問題50個(ge) ,“全部納入四川省自查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整改”。

  

  查出問題,還要有治理問題的態度和決(jue) 心。

  “以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為(wei) 抓手,倒逼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全麵實施長江沿線大治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徐恒秋表示,截至目前,安徽沿江8市共排查出“散亂(luan) 汙”企業(ye) 10027家,已完成整治9869家。2018年和2019年國家兩(liang) 次警示片共披露的“38”個(ge) 點位問題已完成整改18個(ge) ,2019年省專(zhuan) 題片80個(ge) 問題,已完成整改10個(ge) ,2019年排查出4批“N”類的問題1280個(ge) ,已完成整改1194個(ge) 。全省44家危化品搬遷企業(ye) 任務,已完成32家,有效解決(jue) 了“化工鎖江”問題。

  矛盾千變萬(wan) 化,如何因地製宜治理難題,考驗著管理者的創新思路和協作能力。

  2020年,隨著成渝經濟圈成為(wei) 國家戰略,借助這一契機,兩(liang) 地在流域綜合防治上也即將展開深度合作。“川渝兩(liang) 地將共同開展聯合整治,針對81條流域麵積在50平方公裏以上的跨界河流,以跨界河流‘清四亂(luan) ’(亂(luan) 占、亂(luan) 采、亂(luan) 堆、亂(luan) 建)專(zhuan) 項行動及跨界河流汙水偷排直排亂(luan) 排專(zhuan) 項整治行動為(wei) 抓手,堅決(jue) 打好打贏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切實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餘(yu) 國東(dong) 告訴記者。

  全覆蓋、拉網式全麵排查跨界河流,聚焦亂(luan) 占、亂(luan) 采、亂(luan) 堆、亂(luan) 建等“四亂(luan) ”突出問題,是本次“清四亂(luan) ”專(zhuan) 項行動的重點。兩(liang) 地立下軍(jun) 令狀,8月底前,“清四亂(luan) ”專(zhuan) 項行動要見到明顯治理成效。

  “重慶將不斷深化流域一體(ti) 化治理。”餘(yu) 國東(dong) 說,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wei) 契機,深化兩(liang) 地跨境流域治理,探索打破行政區劃障礙,推進一體(ti) 化治理模式,實現兩(liang) 地流域水生態環境共防、共治、共保。

  治理問題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在江蘇,為(wei) 了持續提升治理能力,“安排4.86億(yi) 元環保資金用於(yu) 長江保護修複,對保護成效好的地區進行正向激勵。建立長江保護修複項目庫,已入庫項目367個(ge) ,總投資約2353億(yi) 元。”王天琦介紹說,通過深化水環境“雙向”補償(chang) 製度,完善與(yu) 汙染物排放總量掛鉤的財政政策,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製度改革,努力釋放製度紅利。

  “近段時間,江蘇南京的江豚增加到50多頭,太湖流域多年不見的‘吉祥三寶’ (即桃花水母、白鷺、地衣)也開始回歸了。”對此,他感到十分欣慰。

  

  立下規矩、劃定紅線。完成“三線一單”編製,完成戰略環評,沿江各地生態環保部門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優(you) 化經濟結構、完善產(chan) 業(ye) 結構布局的作用,倒逼長江沿線各地深刻變革發展理念,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安徽省安慶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個(ge) 轉型的典型。曾經,其公司老廠區臨(lin) 近長江1公裏範圍內(nei) ,年產(chan) 值6億(yi) 元人民幣。通過搬遷和產(chan) 業(ye) 升級,新廠區發展空間變大了、工藝變先進了,汙染物排放更低了,同時年產(chan) 值大幅增加,達20億(yi) 元人民幣,是搬遷升級前的兩(liang) 倍多。“近年來,皖江地區通過抓問題整改,倒逼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2019年皖江地區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增長13.6%,高新技術企業(ye) 達到5282家,占全省的79.6%。”徐恒秋說。

  作為(wei) 經濟強省的江蘇,則從(cong) 強化源頭管控做文章。“我們(men) 完成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及‘三線一單’編製,確定環境管控單元2592個(ge) ,逐一明確差別化管控要求。”王天琦表示,江蘇已劃定231塊生態紅線區域,陸域麵積約占沿江8市的9.77%,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安排生態補償(chang) 資金15億(yi) 元,引導各地守住生態“家底”、為(wei) 發展“留白”。針對各地實際情況加強引導,如支持南京市建設沿江“最嚴(yan) 生態環境管控區”,指導泰州市開展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試點,努力為(wei) 診治“長江病”尋找更多良方。

  四川則積極推進流域立法,“我們(men) 正在加快推進岷江流域和嘉陵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的立法工作,製定了立法計劃和工作任務表,目前正在開展前期立法準備工作,擬於(yu) 近期開展立法調研。”王波說。

  

  江水奔流,不舍晝夜。盡管關(guan) 停經營了18年的“小二黑”漁莊,現年56歲的“小二黑”依然眷戀著江水。當年生意最好的時候,想要到“小二黑”的船上吃魚,食客往往要提前幾天才能訂到座位。

  現在,往日的喧囂和嘈雜已隨著重慶長江餐飲船舶汙染整治遠去,江麵寬闊整潔,居民沐浴著習(xi) 習(xi) 江風,享受著水清岸潔的寧靜致遠。“小二黑”也是這漫步江邊的一員,盡管上岸做起了生意,但是“掙的不比以前少”,他咧開嘴笑著,“看著江麵幹幹淨淨,我也高興(xing) 。”

  餐飲船舶整治是重慶落實長江大保護的一個(ge) 縮影。還江於(yu) 民,沿江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安徽,沿江城市全麵實施長江岸線清理整頓和修複,大規模開展幹流兩(liang) 岸綠化,加強自然濕地修複和綜合整治,取締拆除非法碼頭1165座,釋放長江岸線111公裏,其中港口岸線36公裏。安慶、銅陵、蕪湖、馬鞍山多年來存在的沿江碼頭林立的情況得到有效扭轉。

  銅陵市3.2公裏濱江公園和蕪湖市“十裏江灣”公園成了市民休閑娛樂(le) 的好去處。馬鞍山清理長江岸線10公裏,建成薛家窪生態遊園、濱江文化公園、陳家圩親(qin) 江綠道10公裏生態岸線,改變了馬鞍山多年來“臨(lin) 江不見江”的尷尬局麵。薛家窪區域環境整治被多家媒體(ti) 廣泛報道,成為(wei) 安徽省落實長江大保護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的一張重要“名片”。

  保護長江,法治保障的力量將更加強勁。

  “長江保護立法,能處理好發展與(yu) 保護的關(guan) 係,妥善解決(jue) 流域保護中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謝德體(ti) 在2019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時,就提交了《關(guan) 於(yu) 長江保護立法的建議》。在共同的期盼中,2019年12月,《長江保護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五次會(hui) 議審議。

  時隔一年後的今天,他告訴記者,“通過我的調研和走訪,長江大保護的成效越來越明顯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了。”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