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多地出台塑料汙染治理政策措施——新“限塑令”新在哪

熊麗 發布時間:2020-07-10 14:12: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我國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製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chan) 、銷售和使用。當前,各地正在著力推進新版“限塑令”的落地實施。

  山西省近日出台相關(guan) 政策,將以一次性塑料製品為(wei) 禁限重點,積極探索禁限管控模式;山東(dong) 省近日發布通知,明確了該省全麵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時間表”;北京市從(cong) 5月1日起,重點在農(nong) 貿市場、便利店、超市等商品零售場所,開展為(wei) 期3個(ge) 月的塑料袋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對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以及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依法予以查處;海南省明確,4月至11月將分步驟、分階段組織重點行業(ye) 和場所率先開展“禁塑”試點工作,為(wei) 12月起正式全麵“禁塑”的實施打好基礎……

  今年以來,針對塑料汙染治理的政策力度持續不斷。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一被稱為(wei) “新限塑令”的政策引起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近3個(ge) 月後,4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禁止、限製生產(chan) 、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征求意見稿)》;9月1日起將正式施行的新固廢法,也增設了塑料製品的相關(guan) 規定。

  早在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被稱為(wei) “限塑令”的《關(guan) 於(yu) 限製生產(chan) 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如何客觀評價(jia) “限塑令”實施10餘(yu) 年來的成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認為(wei) ,可以從(cong) 2008年出台“限塑令”的目的來分析效果,一是限製超薄塑料袋的生產(chan) 銷售和使用,這個(ge) 目標基本達到,目前正規渠道的超薄塑料袋已經比較少見了;二是塑料袋的有償(chang) 使用,在管理觸角到達的地方也基本實現了;三是在塑料的規範管理上,提出了一些比較籠統的要求。

  “那時候設定的有限的目標,基本都實現了。但是,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和消費的不斷增長,塑料的增量把限塑令所取得的效果給掩蓋了。”劉建國說。

  當前,隨著生產(chan) 生活方式轉變和新興(xing) 業(ye) 態發展,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麵臨(lin) 著新的形勢和挑戰。劉建國表示,高質量發展對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國正在推進垃圾分類、建設“無廢城市”,國際上對海洋塑料汙染的重視也達到了空前高的程度,在此背景下,塑料汙染的治理需要全係統、全流程、全方位的製度設計。

  新“限塑令”新在哪?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與(yu) 以往塑料汙染治理的相關(guan) 政策相比,《意見》具有係統性。不同於(yu) 以往政策僅(jin) 對個(ge) 別環節和個(ge) 別領域作出規範,《意見》提出的政策措施基本涵蓋了塑料製品生產(chan) 、流通、使用、回收、處置全過程和各環節,體(ti) 現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係統性和整體(ti) 性,有利於(yu) 建立形成治理塑料汙染的長效機製。

  劉建國表示,《意見》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思路,對於(yu) 塑料製品從(cong) 生產(chan) 、消費到廢棄,以及廢棄後的循環和管理都作了規定。相比過去主要針對超薄塑料袋,要全麵得多。

  “在減量、替代、循環的基礎上,關(guan) 鍵是要讓塑料製品進入規範的收集處理係統。”劉建國說,更重要的是在長效機製的建設方麵,《意見》的政策保障更加有力。

  除了商超、菜場等傳(chuan) 統領域,近年來,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xing) 業(ye) 態帶來的快遞塑料包裝、外賣塑料餐具等消耗量在快速上升。《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chan) 生特征與(yu) 管理現狀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各類快遞包裝材料消耗量從(cong) 2000年的2.06萬(wan) 噸增長到2018年的941.23萬(wan) 噸,其中塑料類包裝材料85.18萬(wan) 噸。由於(yu) 回收困難、再生成本高、再生利潤低,約99%的快遞包裝廢塑料混入生活垃圾。

  在這方麵,《意見》既提出了禁止、限製類的管製要求,也明確了推廣應用替代產(chan) 品,培育優(you) 化新業(ye) 態新模式,增加綠色產(chan) 品供給,推進塑料廢棄物規範回收和處置等係統性措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全國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

  按照突出重點、有序推進的原則,《意見》區分重點城市、地級以上城市和相關(guan) 縣級城市,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3個(ge) 時間段,分步驟、分領域推進塑料汙染治理整體(ti) 工作。

  在劉建國看來,雖然塑料在石油製品消費中的占比不高,但是與(yu) 每個(ge) 人的生活息息相關(guan) ,社會(hui) 的關(guan) 注度高。塑料廢棄物管理好了,對其他廢棄物的管理能起到有效的帶動作用,對於(yu) 促進綠色生產(chan) 和消費具有重要意義(yi) 。

  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涉及領域廣、主體(ti) 多,如何確保《意見》落地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此前表示,一方麵,強化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撐。比如,加大對重點項目支持力度,落實好相關(guan) 財稅政策,加大可循環、可降解材料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和成果轉化,提升替代材料和產(chan) 品性能。另一方麵,健全製度標準、嚴(yan) 格執法監督。同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重點問題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強化考核和問責。

  劉建國提醒說,要防止低端的塑料製品從(cong) 經濟發達的地方向落後的地方轉移,從(cong) 監管能力強、利用能力強的地方向監管能力弱、利用能力弱的地方轉移。

  “具體(ti) 實施的時候對於(yu) 政府精細化管理和統籌協調的能力,對於(yu) 企業(ye) 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綠色發展能力來說,都是一個(ge) 挑戰。”劉建國表示,新“限塑令”的實施不能“一刀切”,而要因地製宜精準施策予以推動。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