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疫情下送娃上學很慌?這些困擾華人家長的問題有解了

王琴 發布時間:2020-09-30 09:23:00來源: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

  中國僑(qiao) 網9月30日電 題:疫情下送娃上學很慌?這些困擾華人家長的問題有解了

  往年的9月,對孩子們(men) 來說,預示著新學年的到來,是高高興(xing) 興(xing) 背著書(shu) 包返校的時節。然而今年,全球持續發酵的新冠肺炎疫情卻讓情況大不相同。

  9月以來,海外多國疫情有所抬頭,中小學也陸續開學複課。在這個(ge) 節骨眼上,去不去上學?學校防疫做得怎樣?不去上學行不行?上學不適應又怎麽(me) 辦……

  一道道難題擺在了華人學生和家長的麵前,雖然孩子們(men) 大多渴望回校上課,但家長們(men) 出於(yu) 安全、學業(ye) 的考慮,卻感覺左右為(wei) 難,憂心忡忡。

  先不要慌!各國學校防疫很認真!

  返校上課,意味著孩子們(men) 會(hui) 聚在一起上課、會(hui) 取下口罩用餐,可能會(hui) 偷偷拉拉小手……“學校的防疫工作是否到位”是家長們(men) 最擔憂的問題。

  各國學校也意識到了這個(ge) 問題,早已嚴(yan) 陣以待。

  在美國紐約,已有近800所學校開始了戶外教學計劃,即把原有的上課地點從(cong) 教室變成了戶外,包括校內(nei) 運動場、附近的公園、街道空地及其他可替代的空間等。

  紐約市政府還出台政策,包括提供免費單車或共享單車會(hui) 員、建設更多保護單車道等,鼓勵高中生騎單車上學,以便疫情下學生們(men) 能更安全地通勤上課。

  部分學校開始為(wei) 學生訂購口罩、分發洗手液等,嚴(yan) 格要求保持合適的社交距離;同時表示,對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的學生將采取嚴(yan) 厲的懲戒措施。

  紐約市長白思豪表示,學校每月將進行強製性檢測,建立更多的檢測點,還要為(wei) 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新冠病毒檢測。此外,教室需保證通風良好,且是保持社交距離的桌椅,否則將無法開放。

  意大利全國增設了5000多間教室。教室裏擺放著單人使用的新課桌,按照規定間隔一米。地板上貼著特殊膠帶,指示正確的“移動路線”。

  政府還承諾每日向全國師生提供大約1100萬(wan) 個(ge) 免費口罩,每周向全國供應17萬(wan) 升手部消毒凝露。

  在校內(nei) ,所有6歲以上學生均需戴口罩。學校入口處設立了帶測溫功能的攝像掃描儀(yi) ,一旦監測到學生發燒或沒戴口罩,機器將發出警報。此外還將視天氣情況推行“戶外授課”計劃。

  俄羅斯規定,學校須在校門口給學生和教職員工測量並記錄體(ti) 溫,校內(nei) 人與(yu) 人之間保持1.5米社交距離,盡可能防止不同班級學生相互接觸。

  在德國部分聯邦州,要求師生必須在走廊、廁所、活動室等人員聚集的密閉空間戴口罩。

  在韓國,為(wei) 控製校園人員密度,複課後的幼兒(er) 園、小學、初中須將出勤率控製在三分之一以內(nei) ,高中須控製在三分之二以內(nei) 。

  保加利亞(ya) 則采取了以班級為(wei) 單位的整體(ti) 防疫策略,負責多個(ge) 班級教學的老師必須戴口罩或麵罩;如果一個(ge) 班級內(nei) 有一名學生出現症狀,則整個(ge) 班級要進行整體(ti) 隔離,並轉為(wei) 線上教學模式。

  怕感染不去上學?律師:可能犯法!

  最近,歐洲疫情出現反彈,許多原本就謹慎的華人家長們(men) 更加焦慮,也更擔心孩子在學校的健康和安全。

  一些華人家長甚至前往學校,就“是否可以申請孩子退學”向校方進行谘詢。據資料顯示,開學第一周,意大利普拉托華人適齡學生的缺席率達到了60%以上。

  華人學生缺勤的問題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

  普拉托市政府通過媒體(ti) 公開聲明,意大利6-16歲的適齡學生接受義(yi) 務教育是憲法賦予的權利,家長送子女上學不僅(jin) 是義(yi) 務,更是必須履行的責任。如果家長阻撓適齡學生接受義(yi) 務教育,不僅(jin) 會(hui) 受到法律製裁,甚至有被剝奪子女撫養(yang) 權及監護權的風險。

  針對華人父母對返校防疫安全的擔憂,西班牙華人律師季奕鴻給出了個(ge) 人建議。

  他說,按照現在的情形,疫情短時間內(nei) 是控製不了的,但孩子不能一直不去上學;況且,孩子也有和同齡人交流的需求,長時間見不到同學、朋友,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會(hui) 受到影響。

  在他看來,華人較多考慮生理健康,認為(wei) 安全第一;而政府更多的是從(cong) 孩子的心理健康考慮。這是兩(liang) 種不同的看待問題的方式。如果政府堅持開學,而家長堅持說“學校保護措施做得不好”就不去學校,其實並不能免除法律責任。

  季律師表示,疫情防控與(yu) 複工複學並行,這可能是今後相當長時期的一個(ge) 趨勢。目前能做的,就是做好防護措施,努力適應大環境。

  重返校園不適應?專(zhuan) 家:養(yang) 成好習(xi) 慣和有效溝通很重要

  疫情期長時間的居家學習(xi) ,節奏相對鬆散,突然間重返校園,孩子們(men) 能否適應新學習(xi) ,這是家長們(men) 又一關(guan) 注的問題。

  此前的封鎖期,孩子在家上網課,家長們(men) 往往忙於(yu) 手頭工作,放鬆了對孩子的監管,孩子在“放飛自我”的同時,養(yang) 成了不少壞習(xi) 慣,比如熬夜看電視、貪吃零食、玩遊戲時間大大增加等。

  這不僅(jin) 破壞了孩子們(men) 正常的學習(xi) 和生活規律,也可能讓孩子在重返校園後,無法適應正常的學習(xi) 和生活。

  針對這一情況,英國育兒(er) 專(zhuan) 家和社會(hui) 學教授弗蘭(lan) 克·弗雷迪亞(ya) 尼給出了個(ge) 人建議。

  他認為(wei) ,首先要恢複正常的生活作息,尤其是改掉孩子晚睡的習(xi) 慣。父母們(men) 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些良好的日常習(xi) 慣,比如一起進行睡前閱讀等,重新培養(yang) 孩子的睡眠習(xi) 慣。

  其次要嚴(yan) 格限製孩子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間。

  返校後,網上學習(xi) 的需求大大減少,家長要重新限製孩子上網和使用手機的時間,並告訴他們(men) 如何利用好網絡。

  家長可以試著培養(yang) 對孩子的信任,比如讓孩子自己控製玩手機的時間。但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打破了規定,就要進行幹預,采取類似“一周內(nei) 不準用手機”之類的小懲罰。

  另外,家長與(yu) 孩子之間有效的交流也很重要。

  弗雷迪亞(ya) 尼認為(wei) ,“通過輕鬆的對話,孩子們(men) 可以學到很多東(dong) 西,從(cong) 今天吃的、玩的到學校遇到的問題,都可以談論”,有效的交流可以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也能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校園新生活。

  2020年上半年,我們(men) 見證了太多曆史,也收獲了防疫抗疫的很多經驗教訓。

  我們(men) 期盼,疫情早日過去,在“疫情防控”仍是主基調的下半年,每個(ge) 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