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部分名將因此無緣決賽 體能該成為爭議嗎?

李元浩 發布時間:2020-09-30 09:23:00來源: 工人日報

  與(yu) 競賽選拔掛鉤,部分名將因此無緣決(jue) 賽

  體(ti) 能應該成為(wei) 爭(zheng) 議嗎

  9月22日至10月2日舉(ju) 行的2020全國遊泳冠軍(jun) 賽暨東(dong) 京奧運會(hui) 達標賽,因為(wei) 體(ti) 能測試成績與(yu) 競賽選拔的直接掛鉤而引發的爭(zheng) 議仍在持續發酵——周日,名將王簡嘉禾在女子1500米自由泳預賽中獲得第一並打破該項目的亞(ya) 洲紀錄,卻因為(wei) 之前的體(ti) 能測試不達標而無緣決(jue) 賽。

  王簡嘉禾成為(wei) 本次比賽中,繼王賀新、於(yu) 靜瑤和傅園慧等名將之後,受製於(yu) 體(ti) 能測試而無法晉級決(jue) 賽的又一位國家隊主力選手。

  在國家體(ti) 育總局遊泳中心發布的此次賽事有關(guan) 事項通知中規定,本次賽事包括體(ti) 能競賽和遊泳比賽。

  預賽排名前16的運動員根據體(ti) 能得分排序,體(ti) 能競賽排名前8的運動員進入決(jue) 賽。

  這項規定意味著,隻有同時滿足體(ti) 測排名前8和預賽排名前16兩(liang) 個(ge) 條件的選手,才可以進入決(jue) 賽。

  如果體(ti) 測分數排名無緣前8,即使是預賽第1也隻能接受被淘汰的結果。

  餘(yu) 賀新、傅園慧、於(yu) 靜瑤和王簡嘉禾均屬於(yu) 這一情況。

  據記者了解,將體(ti) 能測試與(yu) 競賽選拔掛鉤,並不是此次全國遊泳冠軍(jun) 賽的首創。

  7月底打響的中超聯賽,8月和9月進行的中國羽毛球超級聯賽和全國田徑錦標賽,都已引入了體(ti) 能測試環節。

  即使是看起來體(ti) 能要求不是很高的2020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在賽事《競賽規程》中也明確要求:運動員參與(yu) 基礎體(ti) 能測試,是參加本賽季全國象甲聯賽的準入條件。

  剛剛結束的2020年全國田徑錦標賽,包括裏約奧運會(hui) 男子三級跳遠季軍(jun) 董斌在內(nei) 的多位名將因為(wei) “體(ti) 能大比武”成績排名靠後,無緣參賽。

  各項目中心和各大賽事之所以引進體(ti) 能測試,與(yu) 國家體(ti) 育總局整體(ti) 的奧運備戰安排密不可分。

  今年2月底,國家體(ti) 育總局出台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強化基礎體(ti) 能訓練惡補體(ti) 能短板的通知》。

  其中明確表示,東(dong) 京奧運會(hui) 備戰周期以來,體(ti) 育總局在強化基礎體(ti) 能訓練方麵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由於(yu) 長期‘欠債(zhai) ’所造成的基礎體(ti) 能薄弱、專(zhuan) 項體(ti) 能不強的問題,製約著我們(men) 決(jue) 戰東(dong) 京、決(jue) 勝賽場的能力提升和實力發揮。必須持續狠抓體(ti) 能訓練工作。”

  隨著東(dong) 京奧運會(hui) 確定延期一年舉(ju) 行,涵蓋幾乎所有項目國家隊的基礎體(ti) 能強化訓練攻堅戰隨即打響。

  部分名將因體(ti) 能測試成績不達標而無緣晉級的現象,引起了有關(guan) 各方的廣泛關(guan) 注,有不少媒體(ti) 甚至發出了體(ti) 能測試“一刀切”是否背離了不同項目運動規律的質疑。

  對此,長期致力於(yu) 運動隊體(ti) 能訓練的國家體(ti) 育總局體(ti) 科所研究員陳小平表示,體(ti) 能是決(jue) 定運動員專(zhuan) 項成績的重要因素,“對競技運動訓練而言,體(ti) 能分為(wei) 基礎體(ti) 能和專(zhuan) 項體(ti) 能。長期以來,我國訓練界存在重專(zhuan) 項體(ti) 能輕基礎體(ti) 能的現象,想要改變這一問題,轉變意識和遵循科學很重要。”

  據介紹,在東(dong) 京奧運周期的備戰過程中,多個(ge) 項目的國家隊在體(ti) 能數據分析中發現,基礎體(ti) 能確實是中國運動員的短板。

  基礎體(ti) 能嚴(yan) 重不足,已成為(wei) 製約運動員取得成績突破的主要因素。

  在總局出台加強基礎體(ti) 能訓練的相關(guan) 規定後,各支運動隊在實際強化過程中,雖然有部分運動員依然感到吃力,但體(ti) 能大練兵所帶來的積極變化也是感同身受。

  在9月底國家舉(ju) 重隊舉(ju) 行的全國舉(ju) 重錦標賽體(ti) 能測試中,參試隊員悉數過關(guan) ,展現出係統體(ti) 能訓練的明顯成效。

  “通過上半年核心力量和體(ti) 能的係統訓練,這次體(ti) 能測試我感覺很輕鬆。”36歲老將、奧運冠軍(jun) 呂小軍(jun) 表示。

  女子舉(ju) 重奧運冠軍(jun) 鄧薇則認為(wei) ,近幾個(ge) 月的體(ti) 能訓練收獲很大,“去年冬訓前期因為(wei) 傷(shang) 病沒辦法係統訓練,通過針對性康複和體(ti) 能訓練,訓練成績和備戰信心也都恢複上來了。”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中,雖然不少實力派選手因為(wei) 體(ti) 測成績不過關(guan) 而無緣參賽或是決(jue) 賽,但他們(men) 對“體(ti) 能大比武”並不抵觸,“這段時間練體(ti) 能帶來的改變,可能暫時還不能在這場比賽中體(ti) 現出來,但強化體(ti) 能總體(ti) 上還是有幫助的。”

  “本次賽事是根據總局要求,將體(ti) 能與(yu) 參賽資格進行掛鉤的一次重要嚐試。”中國田徑協會(hui) 競賽部副主任楊烽表示:“其實我們(men) 並不是一味隻強調體(ti) 能,田徑專(zhuan) 項技能依舊不能丟(diu) 。”

  在很多專(zhuan) 家和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體(ti) 能訓練是競技體(ti) 育的根基,“體(ti) 能不能也不應該成為(wei) 爭(zheng) 議話題”。

  陳小平認為(wei) ,基礎體(ti) 能測試是手段但不是目的,在理念上加強對基礎體(ti) 能和專(zhuan) 項體(ti) 能的科學認識,在實踐中探索體(ti) 能訓練的科學方法才是根本。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