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螺螄粉成消費扶貧“香饃饃”
熬鹵、炒料、分揀、裝袋、包裝……近日,在廣西柳州市融安縣長安鎮安寧村,一家螺螄粉加工廠正在加緊作業(ye) ,加工廠的工人們(men) 將每一個(ge) 步驟緊密連接,每個(ge) 環節嚴(yan) 格把控,確保生產(chan) 線符合國家安全衛生標準。
該加工廠占地約1畝(mu) ,內(nei) 有工人20餘(yu) 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6戶。今年以來,該加工廠月產(chan) 袋裝螺螄粉3萬(wan) 袋,銷售額達20多萬(wan) 元,員工的月工資在3000元左右。
“這個(ge) 月到今天為(wei) 止,已經售出1000多箱袋裝螺螄粉了,銷售額在2萬(wan) 元以上。”融安縣石螺記螺螄粉加工廠負責人吳家業(ye) 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
不僅(jin) 在線上銷售袋裝螺螄粉,吳家業(ye) 還在縣城開了3家石螺記螺螄粉連鎖店,線上線下產(chan) 銷對接,擴大消費路徑。
螺螄粉是柳州的著名小吃。2015年起,柳州螺螄粉以獨特的口味在眾(zhong) 多網紅食品中脫穎而出,瞬間成為(wei) 俏銷的“網紅”食品,成為(wei) 吃貨眼中的“香饃饃”,熱銷全國各地。
融安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莫小華介紹,融安縣抓住機遇,采用“企業(ye) +基地+農(nong) 戶”的模式,大力發展螺螄粉產(chan) 業(ye) ,促進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實現脫貧增收,鞏固脫貧成果。
工業(ye) 化發展的螺螄粉產(chan) 業(ye) 延長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融安縣在各鄉(xiang) 鎮打造了一批田螺、豆角、木耳、酸筍等螺螄粉原材料生產(chan) 基地,在滿足螺螄粉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需求的同時,讓廣大農(nong) 民實現穩定脫貧增收。
隨著柳州市打造“柳州螺螄粉”產(chan) 業(ye) 鏈政策的推動和發展,融安縣橋板壯源田螺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抓住田螺養(yang) 殖和田螺加工的良好發展契機,與(yu) 融安縣橋板鄉(xiang) 古丹村村民合作社共同投資人民幣80萬(wan) 元,在融安縣橋板鄉(xiang) 古丹村大村屯興(xing) 建融安縣橋板鄉(xiang) 壯源螺螄加工廠。
截至今年9月,融安橋板壯源田螺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發展養(yang) 殖麵積累計達到主養(yang) 372畝(mu) ,套養(yang) 147畝(mu) ,累計放養(yang) 螺螄種螺12.6萬(wan) 斤。壯源螺螄加工廠現也已具備日加工螺螄2噸的生產(chan) 能力,目前該加工廠的固定資產(chan) 已經累積達到78.6萬(wan) 元,可提供27個(ge) 以上當地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ye) 崗位。有類似這樣規模的螺螄養(yang) 殖基地在融安縣發展了共7處。
柳州市委書(shu) 記鄭俊康此前表示,柳州市堅持“造血式扶貧”,圍繞螺螄粉這個(ge) 米粉類第一“網紅”,通過二產(chan) 帶動一產(chan) 和三產(chan) ,打造柳州螺螄粉全產(chan) 業(ye) 鏈,帶動20萬(wan) 名農(nong) 村人口參與(yu) 螺螄粉原料種養(yang) 殖,4500多戶2.3萬(wan) 貧困人口得到脫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首屆國家高新區品牌文化節啟動
組委會將對有投融資需求的企業進行調研,在投融資對接洽談會中對有投融資需求的企業進行精準對接,為行業潛力企業提供優質的創業孵化服務。[詳細] -
雙豐收!我國玉米製種與大田畝產再創新高
記者29日從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獲悉,日前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舉行的玉米製種測產活動中,玉米雜交品種NK815製種畝產量達877.44公斤,刷新了我國製種高產新紀錄。[詳細] -
家門口的 視聽“大餐”
9月29日,中宣部、中國文聯文藝誌願服務隊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慰問演出,精彩的表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品嚐到了豐盛的視聽“大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