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廣東東莞:跨越4000公裏的接力幫扶

發布時間:2020-11-26 19:04:00來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廣東(dong) 東(dong) 莞市與(yu)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相隔近4000公裏。一個(ge) 是珠三角區域的製造業(ye) 大市,一個(ge) 是雪域高原上的農(nong) 牧名區,自2010年起,他們(men) 因為(wei) 對口幫扶、區域協作而交往、交流、交融。

  10年來,一批批東(dong) 莞援藏人按照“巴宜所需,東(dong) 莞所能”的原則,用心、用情做好脫貧攻堅這篇大文章。

  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東(dong) 莞市財政投入計劃內(nei) 援藏資金達5.49億(yi) 元,援藏項目154個(ge) 。2013年7月至今,東(dong) 莞市政府、市直各部門、各鎮街、相關(guan) 企業(ye) 支援的計劃外援建項目資金共6212萬(wan) 元。

  “結親(qin) ”幫扶暖人心

  10月29日上午,在巴宜區百巴鎮拉格村的小廣場上,東(dong) 莞援藏工作組正在舉(ju) 行禦寒物資捐贈儀(yi) 式。“所朗家、羅布家、普巴家……”東(dong) 莞援藏幹部、林芝市巴宜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楊望生在村幹部的協助下,將羽絨服一一遞到拉格村各戶代表手中。“這羽絨服真是厚實呀,真心感謝楊主任和東(dong) 莞援藏工作組給我們(men) 送來禦寒衣物!”拉格村村主任所朗興(xing) 奮地說。拉格村全村共有133戶591人,是巴宜區人口最多、貧困戶最多、位置最偏遠的行政村。按照上級要求,村“兩(liang) 委”日常都要組織村民在村口、村道上義(yi) 務值班。但是眼看寒冬將至,可村民們(men) 的禦寒衣物卻嚴(yan) 重不足。怎麽(me) 辦?

  “按照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要求,我們(men) 東(dong) 莞援藏工作組實行‘一對一’‘結親(qin) ’式幫扶。我負責對口幫扶拉格村及貧困戶普巴一家。”楊望生告訴記者,最近一次走訪中,他了解到村民缺禦寒衣物,就立即協調東(dong) 莞市市場監管局幫忙聯係以純集團,企業(ye) 免費送來了300件羽絨服。

  “援藏幹部不僅(jin) 關(guan) 心我們(men) 的生活所需,而且積極幫助我們(men) 銷售鬆茸。”所朗說,鬆茸是拉格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鮮鬆茸售價(jia) 一般為(wei) 每斤80元至90元,援藏工作組與(yu) 巴宜區發展改革委駐村工作隊一起幫村民“帶貨”,使銷售價(jia) 格達到每斤120元,最高能賣到每斤200元。據了解,拉格村今年鬆茸收入可達230餘(yu) 萬(wan) 元。

  “結對幫扶,加強交往、交流、交融,廣東(dong) 援藏成效顯著。”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東(dong) 莞援藏工作組組長、巴宜區常務副書(shu) 記盧達明告訴記者,在東(dong) 莞援藏工作組的積極推動下,東(dong) 莞市已有9個(ge) 鎮街與(yu) 巴宜區9個(ge) 鄉(xiang) 鎮(街道)“結親(qin) ”。

  據了解,東(dong) 莞橋頭鎮向巴宜區百巴鎮捐贈52萬(wan) 元項目發展資金,東(dong) 莞援藏工作組從(cong) 東(dong) 莞市民政局、市殘疾人聯合會(hui) 等單位爭(zheng) 取到183萬(wan) 元幫扶資金,幫助完善巴宜區基礎設施建設。

  頑疾醫治不再難

  在雪域高原,東(dong) 莞援藏幹部用心、用情對口幫扶的溫暖故事數不勝數。

  走進巴宜區八一鎮玉麥村益西頓珠的家,他告訴記者,大兒(er) 子朗加9歲起就得了I型糖尿病,至今已經7年。為(wei) 了治病,益西頓珠家每年都要花費6萬(wan) 多元,但更糟的是,由於(yu) 病情加重,朗加的雙眼有可能失明。益西頓珠家的“一對一”幫扶者盧達明了解情況後,多方聯係廣東(dong) 相關(guan) 醫院與(yu) 專(zhuan) 家。“在廣東(dong) 省人民醫院和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幫助下,朗加可以到廣州治療雙眼。”盧達明說,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朗加的病情有了好轉。“現在我的眼睛好多了,真得好好感謝盧叔叔和大家!盧叔叔還為(wei) 我解決(jue) 了5萬(wan) 多元的醫藥費用。”朗加說。

  17歲的格桑7年多來備受皮疹、關(guan) 節痛、頭痛等病症折磨,多方尋醫,病因未明,病情反複。她被巴宜區人民醫院收治入院後,東(dong) 莞市人民醫院援藏醫生、巴宜區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何廣寧便積極與(yu) 東(dong) 莞市人民醫院風濕科、呼吸科、腎內(nei) 科、皮膚科等學科聯係,進行聯合遠程會(hui) 診,診斷出她患有風濕結締組織病,經過1個(ge) 多月的治療,格桑的病情有了好轉。10月28日,記者在巴宜區人民醫院住院部見到她時,她難得露出了笑意:“我被這個(ge) 病反複折磨了這麽(me) 多年,現在終於(yu) 看到了痊愈的希望。東(dong) 莞來的醫生都很負責任,真的很感謝他們(men) 。”

  “醫療援助和健康扶貧就是助力民生改善。”巴宜區委書(shu) 記米次說。東(dong) 莞援藏幹部、巴宜區衛健委副主任李衛星介紹,東(dong) 莞對巴宜區的健康援助做了許多實事:多方籌措5000萬(wan) 元援建巴宜區人民醫院新院區;摸清全區的健康扶貧“家底”,為(wei) 貧困戶“量身打造”診治方案;幫助巴宜區人民醫院完善醫院硬件建設,建立了多個(ge) 專(zhuan) 業(ye) 科室;開展基層行活動,提升基層衛生所業(ye) 務能力。

  村裏有了田園綜合體(ti)

  寬敞的水泥村道和高高的路燈延伸到每家每戶;藏式小院收拾得幹幹淨淨,還種滿了各種花草果樹;家家戶戶集體(ti) 排汙並有生態化處理……這就是如今的玉麥村,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在巴宜區規劃建設的8個(ge) 小康示範村之一。

  “如果沒有東(dong) 莞援藏工作組的幫助,村容村貌不會(hui) 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巴宜區八一鎮玉麥村村主任才旦告訴記者,玉麥村地處尼洋河北岸,距離市區僅(jin) 5公裏,緊鄰著名的大柏樹景區和比日神山。以前,村裏基礎設施和環境很差,旅遊資源沒能得到有效開發利用。2019年,東(dong) 莞援藏工作組投入628.62萬(wan) 元,為(wei) 玉麥村新建公廁、硬化道路,實施路燈工程、排汙工程、網圍欄工程。“接下來,東(dong) 莞援藏工作組還為(wei) 大柏樹景區進行提升擴容,我們(men) 也要積極參與(yu) 進來,爭(zheng) 取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八一鎮鎮長丁增次巴充滿信心地說。

  玉麥村目前進駐的農(nong) 業(ye) 項目中,總投資5000萬(wan) 元的田園綜合體(ti) 項目最為(wei) 引人注目。這個(ge) 項目是盧達明引進的,他告訴記者,整個(ge) 項目占地638畝(mu) ,村集體(ti) 每年靠出租土地就能收入38萬(wan) 元。“這個(ge) 項目有300多畝(mu) 是青岡(gang) 樹林,專(zhuan) 門用於(yu) 種植靈芝和季節性采摘野生鬆茸,一畝(mu) 青岡(gang) 樹林大概可以產(chan) 300斤靈芝,另外的300多畝(mu) 用來種蘋果。”

  如今,玉麥村不僅(jin) 變美了,而且通過吸引企業(ye) 入駐,貧困戶的錢包也鼓起來了。盧達明表示,依靠田園綜合體(ti) 項目,玉麥村的村民不僅(jin) 能享受到土地租金分紅,還可以通過就業(ye) 、出租機械等方式持續增收,並學到靈芝的種植技術,村民們(men) 每天打零工可以賺150元至180元。2019年,全村收入達67萬(wan) 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龐彩霞)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