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大家談:讓成長的枝幹更加挺拔
據統計,我國脊柱側(ce) 彎病人超過300萬(wan) 人,並以每年30萬(wan) 的速度遞增,其中超過半數為(wei) 青少年兒(er) 童。脊柱側(ce) 彎已成為(wei) 繼肥胖症、近視之後我國青少年兒(er) 童麵臨(lin) 的第三大健康問題。本期大家談,我們(men) 選編三篇來稿,與(yu) 大家一起探討如何更好預防和矯正脊柱側(ce) 彎。
——編 者
關(guan) 注脊柱健康
張向陽
總是含胸駝背,直不起身;骨盆髖部一高一矮,腿一長一短……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切莫掉以輕心。
脊柱被稱為(wei) 人體(ti) 的第二條生命線,如果在青少年兒(er) 童發育階段出現異常,任由其“長歪”,不隻影響外形,還會(hui) 引起髒器發育畸形、功能障礙等健康問題,嚴(yan) 重影響學習(xi) 生活。脊柱側(ce) 彎症已成為(wei) 危害青少年兒(er) 童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
孩子的成長牽動著家長的心、關(guan) 乎社會(hui) 的未來。但現實中,很多人對脊柱側(ce) 彎知之甚少,甚至還存在認識誤區:有的錯誤認為(wei) 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hui) 痊愈;有的等到脊柱側(ce) 彎角度變大、產(chan) 生疼痛時才選擇就診。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容易錯過脊柱側(ce) 彎的最佳治療時機。各方必須提高認識,避免脊柱側(ce) 彎成為(wei) 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早發現早治療
李紅梅
對於(yu) 青少年兒(er) 童來講,比較常見的是特發性脊柱側(ce) 彎和姿勢性脊柱側(ce) 彎。其中,姿勢性脊柱側(ce) 彎主要與(yu) 長時間坐姿不當及運動不足相關(guan) 。不良的站立行走及書(shu) 寫(xie) 姿勢、缺乏體(ti) 育鍛煉、肌肉力量不足、營養(yang) 不良等可能會(hui) 造成脊柱異常彎曲。
俗語說:樹小扶直易。正視疾病,關(guan) 鍵要早發現、早診斷、早矯正。此前,脊柱篩查不夠普及、指標不夠全麵的問題,製約著脊柱側(ce) 彎預防工作的有效開展。2019年,全國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把脊柱彎曲異常納入檢測指標,正是為(wei) 了增強篩查能力,健全疾病預防幹預機製,建立青少年兒(er) 童脊柱側(ce) 彎綜合防控體(ti) 係。
家長、老師也應該掌握相關(guan) 知識,采用兩(liang) 個(ge) 肩膀是否等高、兩(liang) 個(ge) 肩胛骨下角是否等高、兩(liang) 個(ge) 腰窩是不是對稱、骨盆兩(liang) 側(ce) 高度是否一致等“四橫一豎法”對孩子進行檢查,把“防”的工作做在前麵。一旦發現症狀,盡早著手進行幹預、矯正治療,讓更多孩子遠離脊柱側(ce) 彎問題。
大手拉起小手
燕 陸
防治脊柱側(ce) 彎不是“一個(ge) 人的戰鬥”,而是一項需要多方合力的係統性工程。有專(zhuan) 家建議創建“學生—家庭—學校—教育—衛生—體(ti) 育”多位一體(ti) 的防控體(ti) 係,旨在呼籲各方行動起來,共同嗬護孩子的脊柱健康。
家庭和學校是青少年兒(er) 童學習(xi) 生活的主要場所。營造良好的環境,必須關(guan) 注最不起眼的日常用品。從(cong) 適度為(wei) 書(shu) 包“減負”,到調整枕頭床墊軟硬高低,再到配備與(yu) 身高相匹配的課桌椅,兒(er) 童用品能否合理使用極大影響著脊柱健康。更重要的是,家長、老師應該做好教育與(yu) 引導,無論是時刻叮囑孩子保持“站如鬆、坐如鍾”的體(ti) 態姿勢,還是著眼長效、與(yu) 孩子共同養(yang) 成良好的運動習(xi) 慣,都旨在幫助青少年兒(er) 童形成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
除了家庭和學校,全社會(hui) 都應當行動起來。專(zhuan) 項篩查並建立電子檔案、開設講座培訓進行科普宣傳(chuan) 、推廣“脊柱課間操”“脊柱睡前操”……鼓勵各地探索更多經驗方法,全社會(hui) 獻出更多關(guan) 愛,用大手拉起小手,確保孩子成長的枝幹更挺拔。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2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