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揚帆藍海,清潔能源建設助力青海駛向高質量發展廣闊天地

解麗娜 發布時間:2020-09-30 09:05: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上,一片片光伏板“追光逐日”,匯成的“藍色海洋”一望無際,令人震撼。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315國道以北寬闊的戈壁灘上,全長24公裏的光伏大道貫穿其間,分外醒目。

  2018年,青海獲批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海西州、海南州兩(liang) 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建設穩步推進,省內(nei) 新能源產(chan) 業(ye) 迅速崛起。

  全省培育壯大新型能源產(chan) 業(ye) ,全力打造綠電特區,紮實推進清潔能源惠民富民,清潔能源發展揚帆藍海,助推青海航船奮力駛向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天地。

  從(cong) 水能、太陽能到風能,青海將能源資源優(you) 勢轉變為(wei) 新能源發展的強勁動力

  2019年11月26日,在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活動上,一張刻印著“青海”的“資源能源”金名片遞向了全世界。

  省委書(shu) 記王建軍(jun) 說:“青海是中國的清潔能源示範省,太陽能資源有10億(yi) 千瓦,風能總儲(chu) 量超過4億(yi) 千瓦,水能資源總蘊藏量2400萬(wan) 千瓦,水光互補發電項目全球最大。”

  通過這場全球推介,青海的能源資源優(you) 勢進一步展現在世人麵前,被更多人所了解。

  青海富光、豐(feng) 水、風好,煤優(you) 、油多、氣足,非常規能源潛力大,是清潔能源資源大省、富省。

  青海的土地資源優(you) 勢明顯,有可用於(yu) 新能源開發的未利用荒漠土地約10萬(wan) 平方公裏,可開發光伏電站5.6億(yi) 千瓦。

  青海是國內(nei) 首個(ge) 可實現以水電為(wei) 支撐的多種純綠色能源之間優(you) 勢互補運行的地區,調節性能優(you) 良的水電約占全省水電總裝機容量的80%。

  青海的海南、海西地區具有大規模發展光熱的條件,光熱具備穩定的電力輸出和良好的調節性能,通過梯級水電、光熱的調節作用,可實現水電、光熱、光伏、風電之間的優(you) 勢互補運行,從(cong) 而提供連續、穩定、優(you) 質的綠色電能。

  近年來,借助這些得天獨厚的能源資源優(you) 勢,青海省在探索能源綠色轉型的道路上,加快構建以光伏、水電等清潔能源為(wei) 主、火電為(wei) 輔的能源供應格局。

  2019年,全省電力裝機容量3169萬(wan) 千瓦,同比增長13.2%。全年發電量約882.94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9.6%。截至2020年8月底,青海省新能源裝機達1604萬(wan) 千瓦,年均增長28.5%,成為(wei) 全國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份。

  與(yu) 此同時,一個(ge) 個(ge) 新能源項目紮實落地,一個(ge) 個(ge) 新能源工程順利推進,放眼望去,青海高原綠意盎然、生機勃發。

  裝機1049萬(wan) 千瓦的黃河上遊水電基地、全球首座水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中國首座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全國首座新能源大數據中心、高原特色風機大規模集中式風電基地、國內(nei) 首條IBC電池和組件產(chan) 業(ye) 化量產(chan) 生產(chan) 線……

  如今,青海已成為(wei) 世界上大規模並網光伏電站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成為(wei) 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理想之地。

  從(cong) “綠電7日”到清潔能源外送,高原“綠電”在惠及青海的同時奔向更遠方

  2017年至2019年,在連續三年成功開展了“綠電”7日、9日、15日活動的基礎上, 2020年5月9日,青海連續100天對三江源地區16個(ge) 縣和1個(ge) 鎮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再次刷新了全清潔能源供電的世界紀錄。

  活動期間,三江源地區所有用電均為(wei) 清潔能源,預計可促進清潔能源就地消納5億(yi) 千瓦時,減少燃煤6.1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6萬(wan) 噸,推動綠色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轉變。

  此次“綠電三江源”百日係列活動還打造了一個(ge) 核心環節,就是讓“三江源”地區企業(ye) 、農(nong) 牧民共享清潔能源發展成果。

  活動期間,三江源地區居民客戶每日可享受1千瓦時的減免優(you) 惠,一般工商業(ye) 、大工業(ye) 、農(nong) 業(ye) 用電等客戶享受全電量每千瓦時2分錢的電價(jia) 優(you) 惠;

  通過直接交易,為(wei) 三江源地區電采暖客戶降低電價(jia) 每千瓦時2分錢,引導取暖清潔替代;

  在“網上國網”平台上線“綠電感知微應用”,服務居民通過手機即時查看綠電來源、電價(jia) 、成分等關(guan) 係到綠電生活的信息。

  活動中,全省29家光伏扶貧電站還將0.6億(yi) 千瓦時的清潔電能不斷輸送到了重慶,重慶電動汽車也因此用上了青海高原的清潔電能。

  通過試運行青海電力現貨市場,用市場的手段促進新能源消納;利用區塊鏈技術和智慧車聯網平台,支撐青海富餘(yu) 新能源與(yu) 全國各地電動汽車交易,“綠電”活動使北京、上海、重慶等地區電動汽車充電與(yu) 青海新能源發電精確匹配,實現綠電精準溯源。

  今年7月15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雙極低端係統啟動送電。

  這條世界首個(ge) 清潔能源大通道創造了我國在特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的多個(ge) 世界第一,將青海“綠電”源源不斷地從(cong) 青海高原送往中原大地。

  沿著這一綠色電力大通道,“青豫直流”每年將向河南輸送清潔電量400億(yi) 千瓦時,替代原煤1800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2960萬(wan) 噸,有效緩解東(dong) 中部地區電力供需矛盾,對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回顧2017年至2019年期間,青海的綠色能源不斷外送至華東(dong) 、華北、華中及西北地區,惠及山東(dong) 、河南、陝西、上海等8個(ge) 省(區)市。

  從(cong) 創新發展到生態保護,青海綠能“風生水起”繪就高原綠色發展美好未來

  打好清潔能源的牌離不開創新驅動,離不開紮根高原、勠力同心的能源企業(ye) 。

  近年來,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國網青海電力、大唐青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三峽集團、華能集團等一批批能源企業(ye) 肩負使命,創新發展,為(wei) 青海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貢獻力量。

  針對光伏發電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的特點,黃河公司在全球第一個(ge) 提出虛擬水電機組的概念,並以此為(wei) 基礎建成全球最大水光互補光伏電站——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

  國網青海電力公司著眼清潔能源消納等一係列難題,在電網能源資源配置能力上不斷挖掘潛力,創新應用輸電線路載流量裕度動態監測、區域備自投、電壓薄弱點支撐、區塊鏈等技術,提高調度控製智能化水平,保障電網安全運行……

  “很多研究沒有可借鑒的經驗,我們(men) 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國網青海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寧說。

  近年來,青海積極探索廢舊光伏板循環利用模式,啟動實施了“晶矽光伏組件回收利用技術研究”。建成從(cong) 矽材料到組件回收全產(chan) 業(ye) 鏈的世界一流光伏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完成了從(cong) 光伏電站的部件級、係統級、生態級到全智能的不斷完善,讓智能光伏從(cong) 青海走向了全球。

  建成全國首座“百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實證基地”和首個(ge) 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台。

  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填補了我國大規模槽式光熱發電技術空白,格爾木、德令哈兩(liang) 個(ge) 基地成功入選國家能源局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名單。

  清潔示範就是生態示範。立足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發展大局,青海省在光伏技術不斷取得新進展的同時,能源發展與(yu) 生態保護也實現了良性互動。

  走進海南州生態光伏園區,曾經退化的草場植被在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的牧光互補中得到修複,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製。熠熠生輝的光伏板下,成群結隊的“光伏羊”悠閑地吃著青草,不僅(jin) 有效解決(jue) 了園區除草問題,還拓展了周邊貧困戶的致富渠道。

  正如省委書(shu) 記王建軍(jun) 所說,資源能源是青海的未來、中國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我們(men) 將帶著“資源能源”的名片走向世界。

  “十三五”收官之年,麵向“十四五”新的起點,我們(men) 堅信,青海清潔能源建設必將助力高原書(shu) 寫(xie) 出新時代新發展的輝煌篇章!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