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西藏自治區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胡兀鷲
近日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森林消防支隊卡若區中隊
按照工作計劃安排
開展了負重登山訓練
途中救助了一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胡兀鷲
翅膀處受傷(shang)
該中隊在負重登山訓練途中,三級消防士胡紅波在距離25米處突然發現一隻黑白色的大鳥,通過目測觀察發現這隻大鳥很可能受了傷(shang) ,經過近距離對該鳥的進一步觀察,翅膀處有明顯的傷(shang) 口,中隊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了此事,並聯係了卡若區林草局野生動物救助站。
帶回中隊
根據口足、體(ti) 型、毛色判斷和網上查閱資料了解到,受傷(shang) 的大鳥為(wei) 一隻胡兀鷲,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隻受傷(shang) 的胡兀鷲,體(ti) 型較大,由於(yu) 西藏的冬季覓食匱乏,疑似在覓食途中撞到障礙物而導致翅膀受傷(shang) ,可以明顯看到傷(shang) 口處的骨骼,經目測觀察未發現其他疫病症狀,排除人為(wei) 傷(shang) 害的可能。
及時喂食
情況緊急,中隊指戰員立即將受傷(shang) 胡兀鷲帶回中隊,安排衛生員對其翅膀受傷(shang) 部位進行了診斷、清創、消毒、上藥等一係列外傷(shang) 緊急治療。並對其進行了強製性飲水、喂食,經中隊指戰員的精心照料和治療,胡兀鷲脫離了危險,於(yu) 11月20日上午與(yu) 卡若區林草局野生動物救助站交接,讓工作人員將它帶回進一步觀察治療,待它健康後放歸大自然。
檢查傷(shang) 口
據悉,胡兀鷲全身羽色大致為(wei) 黑褐色,頭頂具淡灰褐色或白色絨狀羽,或多或少綴有一些黑色斑點,頭的兩(liang) 側(ce) 亦多為(wei) 白色,臉前麵被有黑色剛毛,頭部有一條寬闊的黑紋經過眼向下到頦,與(yu) 頦部長而硬的黑毛形成的“胡須”融為(wei) 一體(ti) ,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須而得。它們(men) 棲息在海拔500~4000米山地裸岩地區。喜棲息於(yu) 開闊地區,像草原、凍原、高地和懸崖等處,主要以大型動物屍體(ti) 為(wei) 食的一種大型涉禽,因數量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生態環境部調研組在西藏調研
20日至22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率調研組在林芝市調研川藏鐵路、對口援藏等工作,主持召開川藏鐵路綠色工程建設座談會。[詳細] -
本周西藏自治區有雨雪天氣過程 雪後降溫明顯
預計,周平均降水量:拉薩市、日喀則市和那曲市西部正常,其他地區略多,周平均氣溫阿裏地區、日喀則市西南部和林芝市偏低;其他地區正常。[詳細] -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稅燕萍:全力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
近日,記者就如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實現主要目標和遠景目標專訪了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稅燕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