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青海湖湟魚“育嬰室”:“密集”育苗,體重10克放流-中新網
圖為(wei) 布哈河黑馬河增殖實驗站內(nei) 的湟魚魚苗。 張添福 攝
圖為(wei) 工作人員檢查魚苗。 張添福 攝
圖為(wei) 正在育苗。 張添福 攝
圖為(wei) 密集培育的魚苗。 張添福 攝
圖為(wei) 魚苗。 張添福 攝
圖為(wei) 工作人員檢查魚苗。 張添福 攝
圖為(wei) 密集分布的魚苗。 張添福 攝
圖為(wei) 顯微鏡下的魚卵。 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 供圖
8月12日,中新網記者探訪了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下屬的布哈河黑馬河增殖實驗站,該站主要負責布哈河、黑馬河青海湖裸鯉人工繁育,堪稱湟魚“育嬰室”。青海湖是中國麵積最大的內(nei) 陸鹹水湖,而青海湖裸鯉是青海湖中唯一的水生經濟動物,俗稱“湟魚”,每10年大約增重0.5公斤。上述實驗站現場捕捉天然水域中自然繁殖的親(qin) 魚,進行人工授精,將受精卵進行人工孵化。孵化的“水花”魚苗經一年的池塘和工廠化車間人工培育,體(ti) 長10厘米、體(ti) 重10克以上時放流入青海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Z世代“第三極吸貓”:可衛星“捕捉”,可變身“撿屎官”
不同於宅家“吸貓”,一群“Z世代”正在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吸貓”。而此貓非彼貓,被“吸”者是高原貓科大家庭裏的荒漠貓、雪豹、猞猁、兔猻等。 [詳細] -
裝機量發電量世界首位 光伏為中國綠色發展添動能
四川省雅江縣柯拉鄉,高原之上,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雅礱江柯拉光伏電站不久前正式開建,建成之後,總麵積約為80個鳥巢;由此一路向東,在千裏之外的湖北省赤壁市。[詳細] -
三江源國家公園牧民變向導:“雙向奔赴”讓家鄉變更好
說起自己的向導生涯,青海玉樹雜多縣昂賽鄉牧民義西塔生覺得這是“雙向奔赴”。“我帶著他們(自然體驗者)找到雪豹,帶著他們看到城市裏所沒有的自然風光,同時他們也教給我很多生態環保知識。”他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