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鋰鹽資源保有大省青海:技術攻關促產業“擴麵”
作為(wei) 中國鋰資源大省,經多年研究顯示,青海省鋰礦成礦作用可劃分5個(ge) 成礦係列,且找礦潛力巨大,該省已進行技術攻關(guan) 促進產(chan) 業(ye) 擴麵。
鋰資源是重要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資源,被譽為(wei) “21世紀的能源金屬”。近年來,全球對鋰產(chan) 品的需求強勁。全球鋰資源分布比較廣,但是儲(chu) 量有限,主要集中在南美和中國。中國柴達木盆地已查明鋰礦儲(chu) 量1418.63萬(wan) 噸,鋰鹽保有資源量居中國首位。
據青海省地質礦產(chan) 勘查開發局總工程師潘彤16日介紹說,青海省的鋰礦資源可分為(wei) 鹽湖鹵水型和硬岩型兩(liang) 種,前者鋰資源儲(chu) 量巨大,占有中國的主要鋰資源儲(chu) 量,但開發利用水平仍有極大提升空間;後者主要有花崗偉(wei) 晶岩型的鋰礦,後期的找礦空間大。
據悉,從(cong) 柴達木盆地北緣成礦條件分析、結合成礦事實,該帶目前已成為(wei) 中國西北地區的花崗偉(wei) 晶岩型鋰鈹礦找礦重點地段。
2021年底,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圍繞強化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頂層設計,實施鉀鹽穩保障促提升、鋰產(chan) 品擴規提質、循環經濟升級示範、重大關(guan) 鍵技術支撐等12項工程。2022年上半年,青海省碳酸鋰生產(chan) 同比增長28.1%。青海省工信廳的數字顯示,目前該省已建成碳酸鋰產(chan) 能12萬(wan) 噸,在建5萬(wan) 噸;鋰電池已建成產(chan) 能32吉瓦時。
中國鋰電網數據顯示,中國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均價(jia) 近兩(liang) 年內(nei) 上漲了10倍。有分析指,短期內(nei) 市場供應仍然緊俏,鋰鹽價(jia) 格有望保持景氣。記者從(cong) 青海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獲悉,該省集成研究共性技術和先進技術,重點開展電子級高端六氟磷酸鋰、低成本無水氯化鎂製備等產(chan) 業(ye) 化技術攻關(guan) ,促產(chan) 業(ye) 發展不斷“擴麵”。
目前,青海省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已建成“鉀、鈉、鎂、鋰、氯”五大產(chan) 業(ye) 集群,2021年該省鹽湖化工產(chan) 業(ye) 實現工業(ye) 總產(chan) 值331.83億(yi) 元人民幣,增長46.2%。其中,鋰產(chan) 業(ye) 已建成碳酸鋰、氯化鋰、金屬鋰、六氟磷酸鋰等係列產(chan) 品生產(chan) 線。形成碳酸鋰產(chan) 能12萬(wan) 噸、氯化鋰5000噸、金屬鋰1500噸產(chan) 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2年秋冬季青海湖旅遊法治宣傳教育暨景地聯合執法行動啟動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是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主窗口”,也是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的重要支撐。近年來,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堅持把生態保護作為首要政治責任。[詳細] -
青海生態攝影作品獲愛匈克三國巡回國際攝影大賽銀牌
16日,記者從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協會獲悉,日前,第1屆愛匈克三國巡回國際攝影大賽評選結果揭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協會簽約攝影師郝進芳的作品《難分勝負》脫穎而出。[詳細] -
青海生態旅遊發展十年:看見山,望見水,享“紅利”
在瀾滄江源,世代以放牧為生的牧民搖身一變成為“船長”,帶領世界各地的漂流愛好者體驗大自然的力量;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內,這片土地的主人即是生態管護員,也是旅遊向導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