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十年640億元治水興水:水利發展最快、民眾受益最多
圖為(wei) 新聞發布會(hui) 現場。 張添福 攝
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舉(ju) 行“青海這十年”青海省水利廳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
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張世豐(feng) 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青海水利發展最快、民眾(zhong) 受益最多、投資強度最大、改革成效最好的十年,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取得新成效。
張世豐(feng) 說,近十年,青海省累計投入水利建設資金640億(yi) 元(為(wei) 前十年的2.9倍),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省水資源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防災減災能力全麵增強。
圖為(wei) 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張世豐(feng) 參加新聞發布會(hui) 。 張添福 攝
據中新網記者了解,如今,青海省水利工程網絡骨架初步構建。引大濟湟調水總幹渠、北幹渠一期和黃河幹流防洪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相繼建成,引大濟湟西幹渠、北幹渠二期和蓄集峽水利樞紐主體(ti) 工程基本建成,馬什格羊等10餘(yu) 座水庫建成蓄水,初步構建了集城鄉(xiang) 供水、防洪減災、農(nong) 田灌溉、保護生態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體(ti) 係,基本形成了“蓄引結合、多源互補、循環通暢、豐(feng) 枯調劑”的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格局。
同時,青海省水利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卓有成效。搶抓國家適度超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機遇,青海省積極謀劃推進一批重大水利項目前期工作,引黃濟寧工程可研報告通過中谘公司評估,共和盆地及其外圍水資源配置、黃河幹流防洪二期、柴達木盆地水資源配置等重大項目前期加快推進,夯實了支撐水利高質量發展根基。
“這十年,民生水利工作不斷加強,水利扶貧工作成效顯著,各族群眾(zhong) 水利獲得感明顯增強。”張世豐(feng) 說。
圖為(wei) 青海黃河流域。(資料圖) 李玉峰 攝
據悉,十年來,青海省累計解決(jue) 102.5萬(wan) 人飲水安全問題、鞏固提升260.6萬(wan) 人飲水安全水平、實現30.14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清零”目標,全省行政村基本實現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幹淨水、放心水、致富水潤澤了百姓心田,有效改善提升了農(nong) 牧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此外,張世豐(feng) 介紹,青海省水旱災害防禦體(ti) 係不斷完善,黃河幹流防洪(一期)工程建成運行,防護幹支流180餘(yu) 公裏,實施了10條主要支流、91條中小河流治理;新建(加固)堤防(護岸)1052公裏,治理12條重點山洪溝,開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34座、淤地壩除險加固153座,203座水庫(水電站)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綜合效益得到充分發揮,水利防災減災工程體(ti) 係逐步完善。
近些年,青海省水利係統成功應對了多次黃河幹流編號洪水和強降雨過程,及時處置了中壩水庫等險情,有效解決(jue) 了可可西裏鹽湖自然漫溢風險,消除了東(dong) 西台吉乃爾湖(鴨湖)地區防汛風險,及時開展瑪多“5·22”、門源“1·08”地震及大通“8·18”山洪災害等應急處置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講“黃河故事” 青海省級河湟文化(海東)生態保護實驗區獲批複
位於中國西北的青海省,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的發源地。中新網記者21日從青海省海東市官方獲悉,目前,省級河湟文化(海東)生態保護實驗區已獲批複。[詳細] -
青海:十年建小型蓄水保土工程7739項,整改河湖“四亂”超千項
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張世豐21日在西寧介紹,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青海省水利係統立足“三個最大”省情定位。[詳細] -
青海持續6年“綠盾”行動 推動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記者21日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青海省持續6年開展“綠盾”強化監督專項行動,有效遏製了無序開發建設活動對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的影響,推動了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