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安全屏障”更加堅固
“青海藍”成為(wei) 展館內(nei) 一抹靚麗(li) 的色彩。
參觀者紛紛駐足觀看。
觀眾(zhong) 駐足觀看青海特有的動植物照片。
金秋十月,在北京展覽館舉(ju) 行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迎來一波又一波觀眾(zhong) ,作為(wei) 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海展區通過圖片、視頻、實物展示等方式將青海元素組合成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讓青海十年的發展足跡更加生動、直觀。
從(cong) 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北源楚瑪爾河出發,中國最大內(nei) 陸鹹水湖——青海湖、藏羚產(chan) 仔地——可可西裏卓乃湖、“天下黃河貴德清”黃河上遊青海貴德段等一組照片向觀眾(zhong) 鋪開綠色青海的畫卷。
十年來,青海通過各類自然保護地優(you) 化整合、實施生態係統保護修複、全麵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等一係列措施,全省重要生態係統和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社會(hui) 參與(yu) 和公眾(zhong) 意識得到明顯增強,營造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在各部門和各領域的主流化,逐步形成了全方位係統化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新格局。
雪豹、兔猻、黑頸鶴、馬麝、廣布紅門蘭(lan) 、水母雪兔子、紅花綠絨蒿……青海特有的動植物照片牆吸引觀眾(zhong) 駐足,珍稀動物的生活智慧和罕見植物的生長曆程通過攝影師的鏡頭,向世界展示了青海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的顯著成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北工程啟動20個科學綠化試點縣建設
據介紹,《三北工程縣域科學綠化技術指南》是自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以來,全國第一個基於縣域尺度探索科學開展造林綠化路徑的技術指南,為有效解決科學綠化“瓶頸”問題提出了優化方案。[詳細] -
用科技為祁連山撐起生態“保護傘”
祁連山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甘肅河西走廊的“生命線”,是西北地區乃至全國最為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之一。加強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是國家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詳細] -
瞰黃河上遊濕地秋韻
深秋時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的大片濕地景色壯美。作為黃河上遊重要水源涵養地,近年來,當地采取護濕還水,禁牧還草等生態修複治理措施,全力推動黃河上遊生態保護,境內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