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化虹鱒繁育關鍵技術取得新進展
針對苗種供給能力嚴(yan) 重不足、虹鱒三倍體(ti) 發眼卵均依賴進口、製種育種技術嚴(yan) 重滯後的發展瓶頸問題,青海省漁業(ye) 技術推廣中心組建技術攻關(guan) 團隊,自今年5月份開始攻克難題,目前工廠化循環水虹鱒繁育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取得較大進展,為(wei) 虹鱒製種育種工作奠定了基礎,為(wei) 青海省鮭鱒魚苗種繁育及陸基漁業(ye) 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今年5月份,青海省漁業(ye) 技術推廣中心引進了全雌二倍體(ti) 虹鱒發眼卵5萬(wan) 粒,開展繁育技術攻關(guan) 工作,曆經38天,孵化虹鱒魚苗4.6萬(wan) 尾,孵化率達94%。從(cong) 7月份開始,進行全雌二倍體(ti) 虹鱒魚種及偽(wei) 雄魚誘導培育試驗,經過150天精心培育,平均規格達到33.3克/尾,平均養(yang) 殖密度達到20.6公斤/立方米,平均培育成活率76.5%,與(yu) 曆年比較,同規格魚種的養(yang) 殖密度增加近10公斤/立方米,平均成活率提高近10%,平均養(yang) 殖周期縮短約45天。
目前,青海省冷水魚大水麵網箱養(yang) 殖和陸基養(yang) 殖已經成為(wei) 全省沿黃流域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全省冷水魚養(yang) 殖戶發展到28家,三倍體(ti) 虹鱒在沿黃流域的共和、貴德、尖紮、化隆、循化養(yang) 殖實驗區麵積穩定在26.67公頃,年產(chan) 量達到1.5萬(wan) 噸,三倍體(ti) 虹鱒產(chan) 量已達到全國的37%,是全國最重要的三倍體(ti) 虹鱒養(yang) 殖基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一年輸出產值超130億元
記者22日從部省共同打造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推進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打造一年以來,青海輸出牛羊肉、油料、青稞、露地蔬菜、枸杞等大宗綠色產品80萬噸。[詳細] -
青海虹鱒魚養殖企業獲全國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榮譽
9月9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日,經農業農村部專家評審、綜合評議,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全國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詳細] -
從高原走向世界 龍羊峽官宣成為杭州亞運會官方供應商
8月29日,“從高原走向世界·龍羊峽杭州亞運會官方供應商合作發布會”在杭州舉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