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那嘎村乃朗寺:監測野生動物 守護生態家園
2021年11月,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那嘎村乃朗寺僧人、寺管會(hui) 幹部與(yu) 那嘎村村委會(hui) 幹部共9人,組成了野生動物監測小組。一年多以來,他們(men) 監測、記錄乃朗寺後山野生動物分布情況,引導村民積極主動參與(yu) 到生態環境及動物保護的工作中來,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致力打造自然生態保護示範基地。
乃朗寺位於(yu) 堆龍德慶區古榮鎮那嘎村卡隊組後山之上,海拔4280米。為(wei) 了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讓山上的野生動物有一個(ge) 良好的棲息環境,野生動物監測小組因此成立。
乃朗寺管委會(hui) 委員、野生動物監測小組組長占堆介紹:“我們(men) 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徹落實。在堆龍德慶區委和區政府的大力幫助下,邀請了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教授呂植老師為(wei) 我們(men) 指導,開展了針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
在科研團隊的協助下,監測小組的成員們(men) 在乃朗寺後山布設14台紅外觸發式照相機持續進行野生動物監測。每個(ge) 月,小組成員們(men) 都要爬兩(liang) 到三次山,檢查並更換相機電池,並將收集到的野生動物糞便、腳印等以視頻形式發給遠在北京的呂植教授,聆聽教授講解,幫助成員們(men) 更好地了解、保護山上的野生動物。一年多的時間,監測小組成果頗豐(feng) 。
乃朗寺管委會(hui) 主任加措說:“我們(men) 長期開展野生動物及環境保護方麵的工作,監測小組成立一年左右的時間裏,我們(men) 拍攝到了雪豹、狼、猞猁、狐狸、鳥類等各種野生動物。為(wei) 了讓這些野生動物得到更好的保護,我們(men) 也很希望乃朗溝能夠成為(wei) 野生動物保護基地。”
“我們(men) 在2021年有紅外相機的基礎上,又花費2萬(wan) 餘(yu) 元添置了3台彩色相機。依托於(yu) 乃朗寺的區域生態保護工作,我們(men) 有決(jue) 心在不久的將來,讓乃朗寺變成野生動物保護區,也真切希望得到上級有關(guan) 領導的幫助和支持。”占堆說。
由於(yu) 巡護、觀察點沒有道路,監測小組成員隻能沿著陡峭山脊小心攀爬,從(cong) 海拔4280米的山腳爬到海拔5700米的山巔,大家至少需要走七八個(ge) 小時。除了檢查設備、收集野生動物生活痕跡外,隊員們(men) 還會(hui) 給食肉動物帶一些肉和骨頭,給鳥類帶一些糧食。成員們(men) 的精神也感動了那嘎村的群眾(zhong) ,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在群眾(zhong) 心裏生根發芽,人與(yu) 自然、人與(yu) 動物之間的關(guan) 係愈發和諧。
那嘎村村委會(hui) 紀檢委員其加說:“以前從(cong) 老一輩人口中聽說過很多野生動物,卻從(cong) 沒見過。但是現在,很多動物通過相機被拍攝了下來,這真是一件令人驚訝且自豪的事情。現在我們(men) 那嘎村1700多位村民,在保護河流、保護野生動物、森林樹木等方麵都積極熱心起來,我們(men) 希望這裏成為(wei) 生態的乃朗、和諧的乃朗、多彩的乃朗,我們(men) 有實現這個(ge) 願望的決(jue) 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鶴舞高原迎新春
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大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力度,西藏多措並舉實施生態建設,廣大農牧民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不斷提升,黑頸鶴及其棲息地得到了較好的保護,黑頸鶴數量逐年遞增。[詳細] -
野犛牛、藏羚羊、藏野驢成群結隊在阿爾金山悠閑漫步
連日來,隨著氣溫不斷轉暖,新疆巴州境內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和煦的春風為沉默一冬的高原帶來蓬勃生機,野犛牛、藏羚羊、藏野驢等珍稀野生動物在一望無際的高原上悠閑漫步。[詳細]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褐冠鵑隼首次現身雲南龍陵
近日,在雲南保山市龍陵縣,攝影師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褐冠鵑隼,這也是龍陵縣首次拍到該物種。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