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成為湟水河生態指標持續向好的“助力劑”
2月9日,記者走進青海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隻見綠道上有不少市民在漫步、騎行、賞景。家住海湖新區的文先生說,每天都會(hui) 在這裏鍛煉身體(ti) ,漫步賞景,這個(ge) 湟水河畔的濕地公園,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觀,置身在這裏心情無比愉悅。
作為(wei) 青海省著力打造的生態景觀,青海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成為(wei) 湟水河生態指標持續向好的“助力劑”,生機盎然。青海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總麵積508.7公頃,主要包括湟水河流經西寧城區的39.1公裏和北川河流經西寧城區的10.8公裏的主河道及兩(liang) 岸的灘塗濕地。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寧市全麵加強市域濕地保護修複,截至2022年底,該市濕地總麵積達到6460公頃,濕地保護率由2013年的41.6%提高到目前的80%,自2013年12月開展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以來,建成了海湖濕地、寧湖濕地和北川濕地三大片區,濕地麵積從(cong) 241.41公頃增長為(wei) 329公頃,濕地率從(cong) 47.5%提高到64.67%,2018年12月,正式成為(wei) 國家級濕地公園。
湟水河和北川河流經西寧的城區段,作為(wei) 湟水濕地公園主要組成部分既發揮著防洪、調節氣候、淨化水質、給人們(men) 提供生產(chan) 生活用品、旅遊等功能,又是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要區域,濕地保護與(yu) 建設意義(yi) 重大。
通過多年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目前園內(nei) 分布有野生植物146種;野生脊椎動物187種,鳥類152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3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19種,省級保護鳥類12種,現已成為(wei) 重要的候鳥遷徙地和野生動物棲息地。2020年湟水國家濕地公園15項生態服務價(jia) 值達6.18億(yi) 元,到2022年上升到6.45億(yi) 元;建成了全省第一家濕地科普宣教館,建設4所濕地學校和濕地課堂,開展了“濕地觀鳥探路體(ti) 驗”等係列自然主題教育,成為(wei) 麵向大眾(zhong) 開展自然教育的重要平台,吸引了更多的市民走近濕地、認知濕地、關(guan) 愛濕地。
如今,這個(ge) 於(yu) 城市中散發自然魅力,生態環境優(you) 美,融生態保護、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觀光旅遊等於(yu) 一體(ti) 的“中心城市綠芯”,已成為(wei) 各種鳥禽的棲息場所,也成為(wei) 市民休閑、健身、娛樂(le) 的好去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
2022年,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開展藍天碧水保衛戰百日攻堅行動,著力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1月至11月,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6.4%。 [詳細] -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春節期間暗訪督察湟水河汙水處理情況
1月26日,記者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為保持青海全國唯一地表水國考斷麵水質優良率100%省份成績,確保枯水期湟水流域水質穩定,春節期間,省生態環境廳開展了汙水處理情況暗訪督察工作。 [詳細] -
湟水河畔慶豐年 三江大地奏牧歌
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裏慶豐年。當豐收的喜悅貫穿整個金秋,豐收的讚歌便在冬藏時節響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