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萬裏長江第一縣”青海治多:山水、人文皆文章

發布時間:2023-03-24 15:4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位於(yu) 青海省玉樹州西部的治多縣,素有“萬(wan) 裏長江第一縣”的美譽。嘉洛婚俗、康巴拉伊、長江源遊牧傳(chuan) 統文化……雪山冰川岡(gang) 堅卻巴、大地哈達長江……眼下,青海省正在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而作為(wei) 長江源頭,治多山水、人文皆有文章。

  格薩爾史詩——嘉洛婚俗

  千百年來,在青藏高原,不斷傳(chuan) 唱著全世界為(wei) 之驚歎的史詩——《格薩爾王傳(chuan) 》。

  史詩的主人公,一位是格薩爾王,另一位是森薑珠姆。

  據說,森薑珠姆於(yu) 一千年前出生在長江源頭的嘉洛草原(即今治多縣境內(nei) ),她是當地富豪部落嘎嘉洛部落的傳(chuan) 奇女子。“珠姆”是藏族絕色女子的最高榮譽稱號。在當地文化中,“珠姆”是千年獨秀的美麗(li) 詞匯,她的出生震驚了世間萬(wan) 物,顛倒了四時節氣,森薑珠姆降生時,沉默已久的雷聲響徹雲(yun) 霄。

  森薑珠姆後與(yu) 嶺國國王格薩爾在嘉洛草原舉(ju) 辦了盛大華美的婚禮,成為(wei) 格薩爾王妃,也成為(wei) 《格薩爾》史詩中的女主人公。

  治多縣文化學者文紮曾經介紹,嘉洛草原到處傳(chuan) 揚著森薑珠姆的故事,“傳(chuan) 說中,一些看起來十分平凡的山水,都留下了森薑珠姆梳洗打扮和放牧的身影,也留下了她的仙姿舞步和妙若仙樂(le) 的歌聲。”

  治多縣文體(ti) 局局長紮西巴丁介紹,在格薩爾史詩中的嶺部賽馬中,有三樣賭注——統領青藏東(dong) 南部地區的嶺部王位、絕世美女嘉洛珠姆和價(jia) 值連城的“嘉洛七寶”,可見嘉洛草原在格薩爾史詩中的獨特地位。

  民間山歌——康巴拉伊

  康巴拉伊是民間社會(hui) 生活中勞動人民以詩與(yu) 歌的表現形式,來建立人與(yu) 人之間、人與(yu) 自然之間的情懷聯係。通過異性之間情感交流的智慧作詩來延續文明。

  康巴拉伊分為(wei) 祭歌、頌歌、引歌、咒歌及吉祥祝福歌等十二卷,每卷由萬(wan) 首詩歌組成,被列為(wei)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康巴拉伊的詩歌手法大多為(wei) 三句詩,還有七句和十三句,詩歌的比喻包羅萬(wan) 象,比如從(cong) 星空、自然、動物、季節、生活、器具、人心、宗教、處事、教育等來表達社會(hui) 生活。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相關(guan) 專(zhuan) 家曾表示,“拉伊”作為(wei) 藏民族文化的載體(ti) ,是千百年來藏民族豐(feng) 厚的文化積澱和社會(hui) 集體(ti) 與(yu) 個(ge) 人智慧的藝術結晶,是藏族人民抒情達意、追求愛和美的重要藝術手段,也是祖國各民族優(you) 秀民間文化遺產(chan) 中的一枝奇葩。

  非遺精粹——長江源遊牧傳(chuan) 統文化

  長江源嘎嘉洛文化包括“嘎嘉洛史詩文化”和“嘎嘉洛遊牧文化”。這一文化概念幾乎包容了遊牧文化的全部內(nei) 容,是“青藏遊牧文化”的代表。

  治多縣文化館館長索南尼瑪介紹,該縣成立了《格薩爾》史詩傳(chuan) 承基地、嘎嘉洛文化研究傳(chuan) 承保護基地、格薩爾藝人之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康巴拉伊》傳(chuan) 習(xi) 所,全國相關(guan) 協會(hui) 分別授予治多縣為(wei) "珠姆故裏"“中國康巴拉伊文化之鄉(xiang) ”等稱號,並打造了以格薩爾史詩為(wei) 核心的治多縣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嘎嘉洛文化”。

  而治多縣一處產(chan) 業(ye) 點建立了康巴拉伊、康巴諺語、嘎嘉洛山水文化、嘎嘉洛遊牧傳(chuan) 統故事、格薩爾史詩、民間彈唱、遊牧山歌、遊牧謎語、書(shu) 畫、嘎嘉洛婚俗等非遺文化傳(chuan) 承組織,開設了文化旅遊產(chan) 品設計開發室和遊牧飲食文化產(chan) 品開發銷售點等文化創業(ye) 點。

  該產(chan) 業(ye) 點負責人說,這是集治多縣大學生創業(ye) 孵化基地、"非遺文化"傳(chuan) 承發揚、嘎嘉洛文化研究和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等為(wei) 一體(ti) 的文化創業(ye) 基地。

  雪山冰川——岡(gang) 堅卻巴

  格拉丹東(dong) 雪峰在雪域高原可以說是一座"後起之秀"的雪山,她的名字並非是青藏高原眾(zhong) 多雪山因其神性而著稱。

  治多縣自然學者介紹,當格拉丹東(dong) 確認為(wei) 萬(wan) 裏長江初始流出地之後,盡管在本地文化的觀念裏仍舊隻是一座“高高尖尖”的雪山,但在外部世界的眼裏早已變成了“生命之源”。

  格拉丹東(dong) 山下便是形態各異的冰塔林,藏語美其名曰"剛加卻巴"——奉獻給眾(zhong) 生的冰林。

  長江——獻給大地的哈達

  作為(wei) “萬(wan) 裏長江第一縣”,源於(yu) 治多縣的長江,在中華大地劃出一道生命的綠帶。而與(yu) 她結伴而立的是堪稱"亞(ya) 洲脊梁"的巍巍昆侖(lun) ,宛如一條巨大的銀龍盤踞在大江北部。

  當地文化學者介紹,長江在當地被認為(wei) 是"母牛河",藏語稱為(wei) “治曲”,以源頭地貌而命名。

  治多縣文體(ti) 局局長紮西巴丁說,治多邀請全世界遊客走進長江源頭,“希望大家能夠零距離感受萬(wan) 裏長江的第一滴水珠,感受‘大江東(dong) 去’的波濤。”(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