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村茶事推動綠色發展新生活
雅魯藏布江南岸,春茶枝繁葉茂,茶田小路伴隨著山勢起伏,茶田像青翠的波浪一樣蜿蜒盤旋。次仁央珍身著門巴族衣服,輕快又麻利地采摘新鮮春茶。
這是位於(yu) 西藏林芝市墨脫縣背崩鄉(xiang) 格林村山頂的景觀茶園。墨脫縣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濕潤多霧,海拔適中,適合茶葉生長。
從(cong) 觀景台最高處俯瞰,波浪狀的茶田分布整齊有序,與(yu) 茶園外壯麗(li) 的雅魯藏布江河穀交相呼應,向遠處還可以看到南迦巴瓦峰。
“2018年以來,我們(men) 完善了茶園管理,引入先進種茶技術,並為(wei) 村民開展采茶培訓,茶產(chan) 業(ye) 迅速發展,現在茶園已經擴建至560畝(mu) 。”格林村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黃家斌說,2022年,村裏共收獲茶葉近3萬(wan) 斤,收入52萬(wan) 餘(yu) 元,每戶平均收入接近1.8萬(wan) 元。
長期以來,甜茶、酥油茶是西藏群眾(zhong) 的日常飲品,茶文化深入人心。
去年,通往茶園的道路硬化完成,格林村將茶產(chan) 業(ye) 與(yu) 旅遊產(chan) 業(ye) 相結合,建成千米長的木棧道和三層高的觀景台,打造景觀茶園。“越來越多的村民在茶園旁的家中辦起了民宿。”黃家斌說。
完成了上午的采茶工作,次仁央珍急急忙忙往家裏趕去。她說,3月以來,家裏民宿的客房每天都住滿,她要趕緊為(wei) 遊客打掃衛生,準備午飯。“我們(men) 會(hui) 用剛采的茶尖炒雞蛋給遊客品嚐。”次仁央珍說。
來自河南開封的遊客李留祥到格林村旅遊時,被翠綠的茶園、飄渺的雲(yun) 霧和多樣的水果深深吸引。他說,深山裏的小屋不僅(jin) 整潔明亮,而且設施齊全,村裏還有太陽能風能一體(ti) 化的路燈,晚上天色變暗時會(hui) 自動亮起,既安全又溫馨。
“墨脫縣的許多茶葉種植村正以格林村為(wei) 示範,發揮特色與(yu) 優(you) 勢,將茶產(chan) 業(ye) 與(yu) 旅遊產(chan) 業(ye) 相結合,讓更多的群眾(zhong) 從(cong) 中受益。”墨脫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袁瑜貴說。
墨脫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數據顯示,墨脫縣已建成高標準高山有機茶園103個(ge) ,總麵積超1.9萬(wan) 畝(mu) 。
墨脫縣甘登鄉(xiang) 甘登村一家甜茶館老板紮西說:“我們(men) 計劃用自己種的茶葉泡製酥油茶和甜茶,讓遊客感受來自西藏深山的濃濃茶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綠富雙贏” 小山村走向振興路
沐著冬日暖陽,11月20日,記者走進海東市平安區平安街道白家村,站在村內高處四眺,京藏高速等陸路大通道近在咫尺、曹家堡空中走廊“觸手可及”,顯著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無聲訴說這個小山村的“不一般”。 [詳細] -
劉桂珍:守望山村40餘年
入夏以來,滹沱河上遊最大的支流峪河水量豐沛,帶火了周邊的鄉村旅遊,許多遊客選擇沿河道漂流而下,到達目的地——山西省代縣峪口鎮段家灣村。 [詳細] -
青藏高原小山村:從傳統開山治水到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
湟源縣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長劉誌福告訴記者,國家在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方麵的持續投入有力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打了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