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不該“燃燒自己照亮語數外”
“你最想寫(xie) 什麽(me) 作業(ye) ?”“我想寫(xie) 體(ti) 育作業(ye) 。”
小時候,很多人一定都開過這樣的玩笑,沒想到體(ti) 育課留作業(ye) 竟然要成為(wei) 現實了。9月22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hui) 上,教育部體(ti) 育衛生與(yu) 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答記者問時透露,不遠的將來,學生們(men) 的作業(ye) 列表中,將加入一項全新內(nei) 容——體(ti) 育作業(ye) 。
近年來,“體(ti) 教融合”的概念被屢屢提及,加強教育與(yu) 升學過程中對體(ti) 育課的重視,也多次被搬上台麵討論。例如,雲(yun) 南省宣布,從(cong) 2020年秋季學期入學的七年級學生起,將體(ti) 育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提升到100分,與(yu) 人們(men) 傳(chuan) 統觀念中的“主科”語數英並列。體(ti) 育課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已成為(wei) 教師、家長、學生乃至全社會(hui) 的共識。
如果說,之前的舉(ju) 措與(yu) 提議大多集中於(yu) 分數層麵,以發揮其導向作用,那麽(me) “體(ti) 育課留作業(ye) ”則是實實在在地打響了體(ti) 教融合改革的響亮一槍。
體(ti) 育課留作業(ye) 不僅(jin) 是局部改革,可以說是對過往隻注重文化課而忽視體(ti) 育鍛煉的糾偏,畢竟老一套教育模式的隱患已經顯現出來。我們(men) 也應該思考,體(ti) 育課留作業(ye) ,我們(men) 真的準備好了嗎?體(ti) 育課應該布置怎樣的作業(ye) ?如何平衡體(ti) 育課作業(ye) 與(yu) 文化課作業(ye) 的時間分配?如何“批改”體(ti) 育課作業(ye) ……這些必須要麵對的問題。
體(ti) 育課作業(ye) 首先要保證內(nei) 容科學合理,這離不開一支專(zhuan) 業(ye) 的體(ti) 育教師隊伍。國家體(ti) 育總局和教育部印發的《關(guan) 於(yu) 深化體(ti) 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也表示,要為(wei) 優(you) 秀退役運動員進入校園當體(ti) 育教師、體(ti) 育教練打通通道,並且在學校裏設立教練員崗位。
體(ti) 育教師要盡快適應自身定位的轉變,改變以前“燃燒自己,照亮語數外”的工作方式,讓體(ti) 育課真正地惠及學生;文化課老師也該轉換思維,畢竟,如果文化課作業(ye) 不減少,再增加體(ti) 育作業(ye) ,孩子們(men) 真的吃不消。
在當今城市,運動場地嚴(yan) 重縮水,成為(wei) 開展體(ti) 育鍛煉的“攔路虎”。在這一現狀明顯改變之前,學校可否為(wei) 學生提供更多便利,比如延長運動場館開放時間等,為(wei) 落實體(ti) 育課作業(ye) 減少阻力。
聽說體(ti) 育課要留作業(ye) 後,很多父母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他們(men) 無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體(ti) 育鍛煉獲得健康體(ti) 魄,同時也很擔心,體(ti) 育課作業(ye) 的負擔最終會(hui) 不會(hui) 落在自己身上,畢竟這屆父母見過了太多“教育壓力轉嫁”。
這其實也在提醒人們(men) ,體(ti) 育課作業(ye) 可以采取更多靈活的形式,而不僅(jin) 是孩子執行、家長錄像。誰說完成作業(ye) 一定要在放學後?僅(jin) 從(cong) 鍛煉身體(ti) 的角度來說,規定學生每天按時跑操,也未嚐不可以作為(wei) 一種布置體(ti) 育課作業(ye) 的形式。
無論是出於(yu) 何種目的,體(ti) 育課的終極意義(yi) 都是培養(yang) 健康的體(ti) 魄,並在此基礎上發掘適合學生的運動愛好。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體(ti) 育課意義(yi) 的感受會(hui) 愈發強烈。體(ti) 育課作業(ye) 應該走出刻板模式,探尋更多靈活高效的方式。
我們(men) 看到,很多學校建立了各式各樣的體(ti) 育社團,讓學生們(men) 在緊張學習(xi) 之餘(yu) 享受愛好,強身健體(ti) ;有的學校還打造了自己的特色項目,比如遊泳、武術、三大球等。一些社會(hui) 資源也積極參與(yu) ,在筆者家鄉(xiang) 縣城,很多社會(hui) 籃球隊會(hui) 到中學選拔球員,帶他們(men) 一起訓練,參加城市聯賽……這些都可以成為(wei) 體(ti) 育課的延伸,也為(wei) 體(ti) 育課作業(ye) 提供了更多打開方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輟學人數不斷降低 別讓任何孩子掉隊
日前,據教育部發布的消息,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國輟學的學生由去年大約60萬人,降至2419人,2019年全國小學淨入學率為99.94%,初中毛入學率則高達102.6%。[詳細] -
和孩子一起“注冊”:按學期生活的父母
如今的父母逐漸按照孩子的學期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還沒到寒暑假,已按孩子夏令營時間準備休假,平時哪個課外班老師請假,一天的上下班時間都可能亂套。[詳細] -
不得以中高考成績片麵評價學校和教師
教育部、中組部、中宣部等八部門昨天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保障學校三個方麵的自主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