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不負重托,砥礪前行為中國戲曲事業奮鬥

李晉榮 王國平 晉浩天 發布時間:2020-10-26 16:55:00來源: 光明日報

  10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回信,對他們(men) 傳(chuan) 承發展好戲曲藝術提出殷切期望。

  中國戲曲學院的前身——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創辦於(yu) 1950年,是新中國成立後由國家舉(ju) 辦的第一所戲曲教育機構。近日,中國戲曲學院一些師生代表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信,匯報學院70年來的發展情況,表達了為(wei) 繁榮戲曲事業(ye) 貢獻力量的共同心聲。總書(shu) 記的回信在中國戲曲學院、在戲曲界引起強烈反響。

  戲曲名家熱議回信,高齡難掩激動心情

  “我太激動了!衷心感謝總書(shu) 記的支持和關(guan) 心!戲曲人感到無比振奮!”戲曲理論界的“大樹”郭漢城老先生103歲了,依然聲如洪鍾,難掩激動興(xing) 奮之情,他說戲曲的傳(chuan) 承工作正需要一代代戲曲人的努力與(yu) 用心。

  “總書(shu) 記的回信,對中國戲曲事業(ye) 來說是一個(ge) 新的起點,我們(men) 戲曲人將不負重托,砥礪奮進,在教學相長中探尋藝術真諦,在服務人民中砥礪從(cong) 藝初心,以昂揚的鬥誌和精湛的技藝,讓戲曲藝術在新時代煥發新魅力,著力培養(yang) 有靈魂、有血性、有品德、有本事的新生代戲曲人。”80歲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已經在回信中找到了新的起點,為(wei) 中國戲曲事業(ye) 整裝待發。

  昆劇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同樣激動,他說:“我們(men) 一直想向總書(shu) 記匯報一下我們(men) 這些年所做的繁榮戲曲領域、培養(yang) 戲曲藝術接班人的工作,總書(shu) 記回信把祖國人民對戲曲事業(ye) 的向往和期待完全點出來了,給予戲曲人明確的方向指引,在傳(chuan) 承戲曲的道路上,我們(men) 更加有信心了,幹起來更加有勁兒(er) !”

  85歲高齡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劉秀榮也是中國戲曲學院的首屆畢業(ye) 生,她說,要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弘揚振興(xing) 發展國粹藝術,培養(yang) 德藝雙馨的優(you) 秀戲曲人才。

  作為(wei) 中國戲曲學院傑出畢業(ye) 生,78歲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談到,感謝黨(dang) 和母校對自己的培養(yang) 。希望學院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回信精神為(wei) 指引,提升教育質量,為(wei) 培養(yang) 更多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而努力。

  著名的京劇青衣演員張火丁可謂是戲曲大家裏的年輕人,今年49歲的她也是中國戲曲學院二級教授,她同樣用“心情非常激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她坦言,要立足本職崗位,“培養(yang) 好人,演好戲”,不辜負總書(shu) 記的期望。

  做好傳(chuan) 承,不負期望是戲曲人的共同使命

  中國戲曲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龔裕表示:總書(shu) 記的回信充分體(ti) 現了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對戲曲教育事業(ye) 的高度重視和對國戲師生的親(qin) 切關(guan) 懷,是對戲曲學院70年辦學的充分肯定,是對國戲師生的巨大鼓舞,更是對國戲未來發展的厚重期許和深切囑托,為(wei) 學院紮根中國大地辦好民族特色鮮明、國內(nei) 水準一流、國際影響廣泛的高水平特色型戲曲藝術大學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dong) 表示,“今天對於(yu) 中國戲曲學院來說是一個(ge) 大喜的日子,曆史會(hui) 記住今天”,“我們(men) 要為(wei) 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作出國戲人應有的貢獻”。

  中國戲曲學院戲文係主任顏全毅也表示:近些年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後,一係列弘揚傳(chuan) 統民族文化舉(ju) 措相繼推出,“文化自信”成為(wei) 社會(hui) 普遍共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guan) 注戲曲藝術,這從(cong) 戲文係招生情況變化上就可以看出。二十年前,戲文係每年招生六十人,隻有數百人報名,而近幾年,同樣的招生數,全國卻有五千多名熱愛戲曲、熱愛寫(xie) 作的中學生踴躍報名,戲文係招生比例幾乎達到百裏挑一,今年戲文係錄取分數線平均分達572分,在全國藝術類專(zhuan) 業(ye) 中名列前茅。我們(men) 相信,借此東(dong) 風,今後能培養(yang) 出更多熱愛戲曲、堅持專(zhuan) 業(ye) 的優(you) 秀人才,不辜負黨(dang) 和國家的寄望。

  中國戲曲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張文振表示,作為(wei) 國戲的老師,我們(men) 一定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學習(xi) 貫徹總書(shu) 記的回信精神,把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傳(chuan) 統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的戲曲領軍(jun) 人才作為(wei) 根本任務,把中國的戲曲事業(ye) 推向新的高峰。

  上海師範大學戲劇影視學科領頭人、戲曲理論家朱恒夫表示:“總書(shu) 記的回信,再一次表明黨(dang) 和政府對中華文化的瑰寶戲曲的高度重視。人才是戲曲振興(xing) 的第一要素。作為(wei) 多年從(cong) 事戲曲教育的教師,我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今後要按照總書(shu) 記的指示精神,讓學生對民族文化由衷地自信,對戲曲藝術由衷地熱愛,帶領學生創作出既表現時代精神又具有民族特色和中國氣派的‘立得住、傳(chuan) 得開、留得下’的優(you) 秀作品,不辜負總書(shu) 記和人民群眾(zhong) 的殷切期望。”

  青年戲曲人應當勇挑重擔,用更好的藝術作品回報人民

  “青年戲曲人應當勇挑重擔,用更好的藝術作品回報人民。”這是上海京劇院青年花臉演員董洪鬆擲地有聲的感言,他說,作為(wei) 青年戲曲演員,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總書(shu) 記的回信是青年戲曲人的動力源泉。我們(men) 應該戒驕戒躁,砥礪前行,踏踏實實地繼承好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文化。不僅(jin) 要好好守住老藝術家留給我們(men) 的瑰寶,更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將繼承的藝術活學活用,創作出觀眾(zhong) 喜愛的符合時代精神的作品。

  中國戲曲學院戲文係研究生張睿琦同樣自豪於(yu) 自己是戲曲的傳(chuan) 承者和接班人,對於(yu) 自己肩負的使命,她說:“我深知延續戲曲這一寶貴精神財產(chan) 的責任所在。德藝雙馨,繼往開來是我們(men) 學校的校訓,也是我們(men) 國戲學子的信條。總書(shu) 記的回信是激勵,更是囑托。我們(men) 會(hui) 在未來的學習(xi) 過程中,把個(ge) 人的夢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裏,練就過硬本領,傳(chuan) 承國粹精神。”她的同學、中國戲曲學院戲文係研究生王子健談到了自己從(cong) 總書(shu) 記的回信中讀出的格外深厚的情感。他宣誓自己要做藝術這座大山中的一粒沙,爭(zheng) 當戲曲藝術發展路上的一個(ge) 足印,竭盡所能,弘揚戲曲藝術。

  遼寧省沈陽評劇院青年評劇演員馮(feng) 子洋最近幾年除了排練、演出等日常工作以外,還參與(yu) 戲曲的宣傳(chuan) 、普及和教育,總書(shu) 記的回信更使他堅定了自己做傳(chuan) 承工作的信念:“我對自己從(cong) 事的工作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這是莫大的鼓舞!”

  正如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研究員、青年學者王靜波所說:“中華戲曲不僅(jin) 作為(wei) 藝術樣式魅力無窮、豐(feng) 富多彩,而且承載著中國人的地方性格、價(jia) 值觀等。總書(shu) 記的回信,說明戲曲傳(chuan) 承始終在黨(dang) 中央的視線之內(nei) 、關(guan) 懷之中,這對戲曲的發展會(hui) 是一劑強心針。”(李晉榮 王國平 晉浩天)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