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不給偽書法“大師”誤人子弟的機會

發布時間:2022-03-24 14:25: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生負擔明顯減輕,課餘(yu) 時間得到有效釋放。為(wei) 了更好提升育人質量,一些中小學從(cong) 校外請來行業(ye) 專(zhuan) 家入校輔導學生各種專(zhuan) 項技能。這種做法既解決(jue) 了校內(nei) 師資不足問題,又一定程度上讓學生開闊了眼界、培養(yang) 了興(xing) 趣,無疑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探索。但是,在部分媒體(ti) 的報道中,出現了書(shu) 法“大師”入校輔導學生的字眼,仔細瀏覽,這些所謂的“大師”,依據書(shu) 法專(zhuan) 業(ye) 標準進行評判,並非真正高水平的行業(ye) 專(zhuan) 家。這不禁令人擔憂:學校到底應請什麽(me) 樣的“專(zhuan) 家”入校輔導?如何杜絕假“專(zhuan) 家”“大師”侵入校園、誤人子弟?

  為(wei) 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藝術氛圍,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先後製定了係列規章製度,要求旗幟鮮明地抵製“低俗、庸俗、媚俗”等不正之風,自覺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團結引導廣大書(shu) 法工作者堅持“植根傳(chuan) 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堅守藝術理想、彰顯時代精神,追求正大氣象、追求德藝雙馨,積極推動書(shu) 法藝術事業(ye) 繁榮發展。

  作為(wei) 育人主體(ti) ,中小學要對書(shu) 法家有一個(ge) 基本的認識和判斷,才不至於(yu) 被一些所謂的“大師”所蒙蔽。一是組織者要通過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知識,了解行業(ye) 情況,不斷提高自身的鑒別力;二是可通過區域內(nei) 專(zhuan) 業(ye) 人士、專(zhuan) 業(ye) 機構的介紹,邀請真正的書(shu) 法家入校輔導。

  邀請書(shu) 法家入校輔導中小學生的過程中,如果缺乏專(zhuan) 家參與(yu) 遴選,那從(cong) 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中邀請是很穩妥的辦法。眾(zhong) 所周知,成為(wei) 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絕非易事,《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個(ge) 人會(hui) 員入會(hui) 細則》對加入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進行了嚴(yan) 格的條件限定。可以說取得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資格即具備了一定的書(shu) 法創作和書(shu) 法審美能力。中小學在邀請書(shu) 法家時要事先備好課,對書(shu) 法家本身的藝術專(zhuan) 長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用其所長。當然,如果本區域內(nei) 不具備邀請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的條件,也可以邀請省級會(hui) 員。作為(wei) 中國文聯管理的書(shu) 法家有責任有義(yi) 務推動“書(shu) 法進校園”,關(guan) 心下一代的書(shu) 法教育,將書(shu) 法這一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下去。鑒於(yu) 此,中小學可以通過當地文聯組織聯係書(shu) 法家,請他們(men) 入校為(wei) 孩子們(men) 講授書(shu) 法知識、傳(chuan) 授書(shu) 法技能。

  舉(ju) 辦書(shu) 法進校園活動,要堅持適度宣傳(chuan) 原則。中小學請書(shu) 法家入校輔導學生,目的是提升學生書(shu) 寫(xie) 技能和審美能力,宣傳(chuan) 過程中應將重點放到“雙減”背景下校方如何推進“五育”並舉(ju) 、全麵提升教育質量上來。作為(wei) 組織方,中小學在活動之後的宣傳(chuan) 報道中一定要客觀,給中小學生和家長傳(chuan) 遞準確、真實、有益於(yu) 孩子成長的信息。作為(wei) 宣傳(chuan) 部門,也應該加大政策約束和監管力度,避免誇大宣傳(chuan) ,懲戒虛假宣傳(chuan) ,讓宣傳(chuan) 守住初心、嗬護童心、贏得民心。

  厚植書(shu) 法教育土壤,以美育促德育。學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美育在育人方麵起著重要作用,能夠有效促進德育、智育甚至是體(ti) 育、勞動技術教育的實施。審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麵貌的形成,同兒(er) 童青少年審美和道德標準的形成,密不可分地聯係在一起。書(shu) 法教育是實現美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書(shu) 法技能與(yu) 其他能力密切相關(guan) 。作為(wei) 承載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重要信息的書(shu) 法藝術,曆來備受重視。為(wei) 更好營造學習(xi) 書(shu) 法的環境,中小學作為(wei) 書(shu) 法藝術進校園的主體(ti) 和承載方,首先應對書(shu) 法的育人作用有準確把握,對書(shu) 法藝術本身有基本認識。如此,在組織實施過程中才能確保育人目標的實現。

  “育生先育師”,隻有老師們(men) 具備了一定的書(shu) 法審美能力,才能提高辨別力,不再讓來路不明的“大師”鑽了“雙減”的空子,進入校園誤導孩子們(men) 的審美。

  (作者係保定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樂見年輕人在練攤中實現自我成長

    近日,有媒體記者采訪了多位市集上的擺攤達人,為公眾描繪了“新新擺攤人類”的小群像。麵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這種新現象,其背後有什麽內在的原因?[詳細]
  • 新職業也能評職稱 為消除成長煩惱破題

    近年來,新職業、新崗位不斷湧現,也由此催生並集聚了大量新型專業技術人才。為適應新形勢,國家人社部等部門也相應建立了職業分類大典的動態調整機製,分批次公布了幾十個新職業。[詳細]
  • 國民教育要講好統戰故事

    堅持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重要曆史經驗,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法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