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優秀青年見麵會召開 三名優秀青年代表共話建功新時代

發布時間:2022-05-05 10:48:00來源: 西藏商報

  青年是時代的火熱朝陽,他們(men) 勤於(yu) 觀察、思維活躍,最容易產(chan) 生新思想、接受新思想、傳(chuan) 播新思想,他們(men) 用澎湃的激情,為(wei) 時代添磚加瓦。近日,西藏優(you) 秀青年見麵會(hui) 在自治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新聞發布大廳召開,以格勒巴桑、傅梅天賜、唐天真為(wei) 代表的三位西藏優(you) 秀青年,結合自身經曆向大家分享青春奮鬥曆程和體(ti) 會(hui) ,為(wei) 廣大青年樹立良好榜樣。

  消防救援大隊傅梅天賜

  見麵會(hui) 現場,時任自治區消防救援總隊拉薩市支隊布達拉宮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的傅梅天賜,向大家介紹起了這支平均年齡27歲的消防救援隊。自1984年組建以來,布達拉宮消防救援站曆代指戰員守土盡責、忠誠履職,時刻保持枕戈待旦、快速反應的臨(lin) 戰狀態,用青春熱血忠實踐行了為(wei) 人民服務的莊嚴(yan) 承諾。

  同時,作為(wei) 布達拉宮第一支消防救援隊伍,該站指戰員勇於(yu) 創新、攻堅克難,在布達拉宮火災風險防範工作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創建了多個(ge) 第一——組建西藏第一支僧人義(yi) 務消防隊,成立西藏第一個(ge) 文物建築微型消防站,設置第一個(ge) 文物建築電動車集中充電區域等。隊伍自組建以來從(cong) 未發生過一起火災,一代又一代消防人默默守護世界文化遺產(chan) ,走出了一條具有寺廟特色、消防特點的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之路。

  “青春展雄姿,熱血鑄忠誠。我們(men) 365天駐守布達拉宮,執勤指戰員平均每天步行8000米以上,不放過一根燈芯,不漏掉一節香頭,才換來布宮‘零火災’的非凡業(ye) 績。”傅梅天賜這樣說。

  西部專(zhuan) 項誌願者唐天真

  唐天真是 2020年西部計劃服務西藏專(zhuan) 項誌願者,大學畢業(ye) 前夕,無意中看到西部計劃西藏專(zhuan) 項的宣傳(chuan) 視頻後,她毅然踏上了西部計劃這趟人生旅程。她在“防洪固沙”活動中植樹造林;在交通文明引導活動中,於(yu) 紅綠燈路口處做交通引導;在“美麗(li) 中國,青春行動”愛國衛生運動中,前往南山公園、拉薩河畔進行環境保護。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21年7月,為(wei) 積極響應時代的號召,唐天真再次毅然地向團區委提出調崗申請,主動申請調到高海拔邊境線,在翻越兩(liang) 座大山、曆經8小時的路程後,抵達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洛紮縣。在這裏,她常常會(hui) 到中小學開展各類學習(xi) 教育宣傳(chuan) 與(yu) 講解,也會(hui) 時不時到鄉(xiang) 下社區進行民族團結交流,與(yu) 當地群眾(zhong) 同飲酥油茶,上一堂生動有趣的藏漢雙語課,進行一場太極拳與(yu) 當地鍋莊舞的互相教學。

  麵對苦與(yu) 累,唐天真始終笑臉以對,踐行著那句改變她人生軌跡的囑托:“中國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努力成長為(wei)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要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qing) 聽人民呼聲,用內(nei) 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於(yu) 水、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ye) 全過程、融匯在事業(ye) 追求中。”

  “五四青年獎章”獲獎代表格勒巴桑

  本科畢業(ye) 於(yu)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zhuan) 業(ye) ,碩士畢業(ye) 於(yu) 美國康奈爾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專(zhuan) 業(ye) ,現在正在攻讀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政治經濟學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研究生格勒巴桑有著尋常人難以企及的學曆,有大量優(you) 渥待遇的崗位供他選擇。但在國家的號召下,2017年,他毅然來到西藏,並且為(wei) 了堅定在藏工作的決(jue) 心,他主動放棄了5歲女兒(er) 美國國籍身份,同時,將在四川工作的妻子調至西藏工作,全家遷入西藏定居生活。

  在格勒巴桑擔任拉薩市淨土產(chan) 業(ye) 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的兩(liang) 年半內(nei) ,他和團隊一起撰寫(xie) 了《拉薩市淨土產(chan) 業(ye) 的發展報告》,提出了《“淨土 2.0”三年發展戰略規劃》並組織實施,使集團利潤和收入增長了3倍。同時,每年從(cong) 農(nong) 牧民手中收購2億(yi) 元左右的原材料,有力拓寬了上遊約16萬(wan) 名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的渠道。這一發展成效作為(wei) 少數民族地區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典型範本入選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案例庫。

  “我想說,作為(wei) 一名青年,特別是青年黨(dang) 員應當要在以下方麵走在前,做表率:自覺把個(ge) 人事業(ye) 的發展融入國家建設的大局,始終堅決(jue) 擁護黨(dang) 的領導,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把自身的事業(ye) 追求同國家、同西藏發展的宏偉(wei) 目標結合起來,在與(yu) 祖國共奮進的實踐中實現人生最大價(jia) 值。”格勒巴桑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