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誌助航計劃”麵向重點群體開展高質量就業培訓
促進重點群體(ti) 高校畢業(ye) 生順利就業(ye) ,是穩就業(ye) 保民生的重要內(nei) 容。今年春季學期,教育部部署實施2022年度“中央專(zhuan) 項彩票公益金宏誌助航計劃”(以下簡稱“宏誌助航計劃”),麵向重點群體(ti) 開展就業(ye) 能力培訓,幫助參訓學生增強求職信心、提升就業(ye) 競爭(zheng) 力。
作為(wei) “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促進行動”的重要舉(ju) 措,教育部統籌推進,舉(ju) 辦線上師資培訓班,推出國家大學生就業(ye) 服務平台“宏誌助航”網上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指導135所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能力培訓基地組建多元化師資隊伍,創新培訓形式,拓展培訓內(nei) 容,切實服務學生就業(ye) 需求。
強化組織管理,完善培訓體(ti) 係
“‘宏誌助航計劃’線下培訓由全國135所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能力培訓基地組織實施。截至目前,已線下培訓畢業(ye) 生8.93萬(wan) 人、線上培訓67.6萬(wan) 人。”該計劃相關(guan) 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項目的進展情況。
教育部推動各地各培訓基地所在高校切實加大保障力度,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視,“宏誌助航計劃”培訓組織和管理工作進展順利。
雲(yun) 南財經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雲(yun) 南省內(nei) 10個(ge) “宏誌助航計劃”就業(ye) 能力培訓基地,積極主動與(yu) 輻射高校進行溝通,結合實際確定培訓方案;重慶市教委按照每個(ge) “宏誌助航計劃”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能力培訓基地對接10所左右鄰近高校的原則,由市教委統籌安排每所高校的參訓人數,確保全市每一所高校的家庭低收入畢業(ye) 生都有接受培訓的機會(hui) 。為(wei) 強化保障,加大幫扶力度,重慶市教委與(yu) 市人社部門緊密合作,將“宏誌助航計劃”培訓規模從(cong) 3600人增加到7300人。
就業(ye) 能力培訓基地所在高校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認真做好有溫度的就業(ye) 指導服務。天津理工大學成立領導小組,組建培訓專(zhuan) 班,協同聯動其他參訓高校,統一安排部署;江西財經大學成立由副校長為(wei) 組長,招生就業(ye) 處、大學生職業(ye) 發展促進中心等部門相關(guan) 負責人為(wei) 成員的領導工作小組,下設7個(ge) 機構,為(wei) 項目實施提供了組織保障。
開展高質量培訓,提升就業(ye) 競爭(zheng) 力
“‘宏誌助航計劃’的培訓內(nei) 容包含了自我認知、職業(ye) 探索、目標選擇、簡曆製作、麵試指導等10個(ge) 主題,覆蓋大學生從(cong) 求職準備到簽約就業(ye) 全過程。”該計劃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線上培訓由教育部學生服務與(yu) 素質發展中心通過全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能力培訓網絡平台開展,提供就業(ye) 政策、城市推介、行業(ye) 解讀、職業(ye) 分析等不同專(zhuan) 題的網絡培訓課程,學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行選擇。
同時,各培訓基地所在高校立足地區特色、學生特點,打造出形式多樣的課程和活動。北京科技大學開發“就業(ye) 形勢解讀與(yu) 個(ge) 人優(you) 勢識別”“公務員備考指導及公告解讀”等課程內(nei) 容,提供“定製化套餐”;長沙理工大學在課程培訓中開展“創未來生涯體(ti) 驗周”活動,由職業(ye) 谘詢教師引導參訓學生在遊戲中進行自我探索,做好職業(ye) 規劃。
為(wei) 適應疫情防控要求、保障學生的學業(ye) 和參加各類考試的訴求,各高校因時而動,高質量地完成了培訓任務。
複旦大學聯合第三方開發課程微信小程序,學生可以通過小程序實現報名登記、參與(yu) 在線職業(ye) 測評、接收課程通知;安徽師範大學按照屬地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采取“培訓送上門”方式,遴選17名優(you) 秀教師分9個(ge) 批次赴安徽工程大學等高校,為(wei) “宏誌助航”培訓班的400名畢業(ye) 生開展課程化、全程化、個(ge) 性化的就業(ye) 指導;揚州大學在揚州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和江海學院兩(liang) 所學校開設分會(hui) 場,跨校或跨校區流動的學生統一安排車輛接送,教師上門授課,方便學生參訓。
實施專(zhuan) 項幫扶,整合資源拓展就業(ye) 崗位
“宏誌助航計劃”相關(guan) 負責人向記者分享了一組數據:5月13日至6月30日,教育部會(hui) 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青年創業(ye) 就業(ye) 基金會(hui) 共同舉(ju) 辦“宏誌助航”網上專(zhuan) 場招聘活動,累計提供崗位13.2萬(wan) 個(ge) ,簡曆投遞9.4萬(wan) 人次。
受疫情影響,畢業(ye) 生就業(ye) 麵臨(lin) 一些困難,部分高校畢業(ye) 生依舊存在信息不足、競爭(zheng) 力較弱等問題。對此,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為(wei) 參訓畢業(ye) 生建立重點幫扶台賬,紮實開展專(zhuan) 項幫扶行動。各培訓基地要積極整合本地本校就業(ye) 資源,定期舉(ju) 辦“宏誌助航”高校畢業(ye) 生專(zhuan) 場招聘活動,為(wei) 參訓畢業(ye) 生提供不間斷的就業(ye) 幫扶。
各地各高校積極行動,為(wei) 參訓學生拓展就業(ye) 崗位,量身定製幫扶方案。河北省組織省內(nei) 近60所高校聯合開展2022屆高校畢業(ye) 生“宏誌助航冀聚英才”網絡招聘會(hui) ,5000餘(yu) 名2022屆畢業(ye) 生報名參會(hui) ;內(nei) 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內(nei) 蒙古財經大學聯合舉(ju) 辦“宏誌助航計劃”專(zhuan) 場線上招聘會(hui) ,優(you) 選企業(ye) 89家,發布崗位2333個(ge) ;天津市指導市內(nei) 高校對2022年培訓工作教學內(nei) 容及培訓目標進行分析,對學生能力進行針對性技能專(zhuan) 訓。
高校積極為(wei) 參訓學生提供就業(ye) 服務,以實現就業(ye) 為(wei) 導向開展專(zhuan) 場招聘和精準服務。
華中科技大學安排院係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帶隊,組織培訓學生實地走訪調研10餘(yu) 家知名單位,邀請包括走訪企業(ye) 在內(nei) 的50餘(yu) 家“全球500強”優(you) 質單位來校參加“宏誌助航計劃”大型線下專(zhuan) 場招聘雙選會(hui) ;江西理工大學組織開展“宏誌助航計劃——留贛就業(ye) 進用人單位”係列活動,針對參訓學生的專(zhuan) 業(ye) 方向精準對接本地優(you) 質就業(ye) 資源;湖南大學將26名團隊教師擅長的領域進行劃分,提供生涯規劃、就業(ye) 政策、公考指導、簡曆製作等7大類“一對一”指導;燕山大學根據參訓學生的現實困難情況、就業(ye) 意向目標、專(zhuan) 業(ye) 背景,分類實施,精準授課,定向提升學生的就業(ye) 能力。“學生課堂活躍度逐步提升,學習(xi) 主動性不斷增強,就業(ye) 競爭(zheng) 力顯著提升。2022屆參訓學生畢業(ye) 去向落實率比參訓前明顯提高。”燕山大學相關(guan) 負責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廣西提供百萬崗位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多部門共同發力,通過拓寬就業渠道、強化就業服務、簡化優化求職就業手續、加強青年就業幫扶等措施,進一步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幫扶力度。[詳細] -
教育部等十部門:全麵推進“大思政課”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了《全麵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實踐導向。[詳細] -
“函授”改為“非脫產” 高等學曆繼續教育要劃定質量底線
教育部8月17日印發《教育部關於推進新時代普通高等學校學曆繼續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明確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學曆繼續教育不再使用“函授”“業餘”的名稱,統一為“非脫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