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舞蹈教學應注重文化育人

發布時間:2022-08-22 15:22: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舞蹈藝術是人類文化的瑰寶,是美育的重要方麵。現階段,舞蹈教師教育的專(zhuan) 業(ye) 課教學方法大多停留在對舞蹈動作層麵的教法研究,缺乏對學生美育文化的滋養(yang) 。

  新時代的年輕人需要在舞蹈藝術學習(xi) 中深入理解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提升人文素養(yang) 與(yu) 內(nei) 在涵養(yang) ,將“文化育人”理念貫穿於(yu) 舞蹈教師教育教學中,結合舞蹈教育專(zhuan) 業(ye) 學生綜合素養(yang) 較高、文化基礎紮實、身體(ti) 素養(yang) 待提升的學情特點,從(cong) “以愛化人”“以舞塑人”“以禮立人”三個(ge) 維度入手,優(you) 化課程內(nei) 容,創新教學方式,完善教學評價(jia) ,將文化的傳(chuan) 授和浸潤寓於(yu) 舞蹈教師教學全過程,探研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

  以愛化人,貫穿情動式教學

  “愛”是師生間溝通的橋梁,是感化人心的必經之途,是靈魂與(yu) 靈魂間有溫度的對話。舞蹈專(zhuan) 業(ye) 課教學應始終貫穿“以愛化人”的教學理念,幫助未來的舞蹈教師逐步形成高尚的師德風範與(yu) 良好的品行情操,成為(wei) 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積極探索情動式教學,注重踐行“以愛化人”的教學理念。

  所謂情動式教學,一方麵教師應通過創設生動真實、溫暖有愛的舞動情境,帶領學生感知並理解舞蹈藝術的文化意蘊與(yu) 情感表意。在授課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實際學習(xi) 需求,構建“以情促動—以動傳(chuan) 情—情動共鳴”三段式遞進的舞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真情舞動中感悟舞蹈藝術的真、善、美。尤為(wei) 重要的是,教師要善於(yu) 結合新時代大學生群體(ti) 關(guan) 心的問題,捕捉其學習(xi) 生活中熟知的人和事,創設合適的、優(you) 質的舞動情境內(nei) 容。

  另一方麵,教師應通過講述舞蹈教學內(nei) 容背後的感人故事和文化內(nei) 涵,感化學生,在此過程中師生形成情感共鳴、思想共振,繼而傳(chuan) 遞愛的教育。如教師可從(cong) 經典舞蹈作品教學入手,通過講述老一輩舞蹈工作者紮根民間、與(yu) 人民共舞的故事感染學生,引導其感知教師身份的責任與(yu) 擔當,體(ti) 會(hui) 前輩教師執著於(yu) 藝術、奉獻於(yu) 課堂的師德風尚,領悟以愛育愛的精神品格。

  作為(wei) 培養(yang) 舞蹈教員的教師,應以言傳(chuan) 身教影響學生,在教學中始終保持一顆仁愛之心,在關(guan) 心成長中表達愛,在教學細節中傳(chuan) 遞愛,在教學內(nei) 容中演繹愛,從(cong) 而實現愛的教育。

  以舞塑人,探索比擬式教學

  舞蹈藝術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與(yu) 意象美,不同的舞蹈風格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yu) 獨特的表達方式。“以舞塑人”,不僅(jin) 是通過舞蹈塑造優(you) 美的身姿,更是對心靈的塑造。教學中,教師應將動作語匯置於(yu) 豐(feng) 厚的舞蹈文化語境中,一方麵培養(yang) 學生的感知力與(yu) 理解力,另一方麵培育學生向上向善的進取精神,實現“以舞塑人”的教學目標。

  運用比擬式教學是“以舞塑人”的重要手段。教師將舞蹈動作與(yu) 生活中熟悉的物或人進行比擬,既利於(yu) 學生在形象性、趣味性的比擬式教學中掌握舞蹈動作要點,激發學習(xi) 舞蹈的興(xing) 趣,又助力於(yu) 教師對學生的價(jia) 值引領,更深入地挖掘舞蹈中的育人元素。比如運用“漢字形象比擬法”,中國傳(chuan) 統舞蹈是中國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智慧結晶,其舞蹈形象的動態性文化特征和漢字具有相通之處。比如教師在教授扁擔式舞姿的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女”(象形)字的形象、意象及其動勢美感。“橫”比擬為(wei) 蘭(lan) 花扁擔式舞姿,表現女性典雅之美,展現女性勤勞吃苦的品格,“撇、點、捺”比擬為(wei) 扁擔式舞姿中的交叉單立屈膝點步位,文字線條的美感如蘭(lan) 花三道彎的體(ti) 態特征,展現了女性婀娜柔美的形態特點。教師將漢字與(yu) 舞姿有機聯係起來,從(cong) “形與(yu) 意”的視角解析,可以幫助學生在掌握舞姿動態要點的同時領悟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精神。

  “生活情境比擬法”同樣是比擬式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教學中,教師可擇取生活性強的舞蹈素材,將生活情境與(yu) 舞蹈語匯間進行比擬。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鮮活的動作示範、豐(feng) 富的音樂(le) 渲染等手段,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以安徽花鼓燈車水步教學為(wei) 例,將車水步動作雙腳向下、向後蹬踩的用力方式直接比擬為(wei) 勞動人民蹬踩腳踏水車時的狀態。在幫助學生迅速準確掌握舞蹈動作要領的同時,使學生在車水步的反複練習(xi) 中感悟勞動者的辛勤付出,進而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勤勞質樸、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美好品質。

  以禮立人,運用探究式教學

  基於(yu) 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以及對新時代舞蹈教師禮儀(yi) 修養(yang) 與(yu) 行為(wei) 的塑造要求,舞蹈教師教育的專(zhuan) 業(ye) 課教學應秉承“以禮立人”的教學思路,充實禮儀(yi) 性的舞蹈教學內(nei) 容並運用探究式教學,在舞蹈教學中潤物無聲地進行禮儀(yi) 教育。

  要充實禮儀(yi) 性舞蹈教學內(nei) 容,挖掘各舞種風格的禮儀(yi) 文化,帶領學生從(cong) 各舞種行禮動作的體(ti) 驗入手,達到以禮規行、以禮養(yang) 德的教學目標。以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為(wei) 例,不同民族有不同方式、各具特色的禮儀(yi) 文化,師生在每節課的起始運用各民族舞蹈的行禮動作相互問候。如,蒙古族請安禮、漢族拱手禮、藏族的敬獻哈達等,由此使學生在舞蹈的動態體(ti) 驗中建立尊重他人的意識,形成尊師重教的思想觀念。

  通過中西方舞蹈禮儀(yi) 文化學習(xi) ,引導學生形成基本的禮儀(yi) 素養(yang) 。教學中,教師以中西方舞蹈禮儀(yi) 文化相關(guan) 的舞蹈素材為(wei) 載體(ti) ,在學習(xi) 多元舞蹈語匯的基礎上,豐(feng) 富學生對中西方禮儀(yi) 文化的認知。如,先帶領學生體(ti) 驗學習(xi) 古典芭蕾舞的禮儀(yi) 動作和漢唐古典舞行禮動作,再依次講授觀賞芭蕾舞演出的相關(guan) 禮儀(yi) 文化和中國古典舞相關(guan) 的知識點。

  運用探究式教學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行禮動作的文化內(nei) 涵。教師需營造探究學習(xi) 氛圍,先創設若幹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自主探究學習(xi) 的積極性。而後,以鼓勵式、啟發式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xi) 相關(guan) 禮儀(yi) 文化,培養(yang) 思辨力與(yu) 合作力。最後,教師應鋪設有邏輯且呈階梯式的問題情境,師生共同分析總結所探究學習(xi) 的禮儀(yi) 文化知識點,深入領會(hui) 中國傳(chuan) 統禮樂(le) 文化,抒發禮樂(le) 精神。(作者單位係北京舞蹈學院)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