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以幼兒喜愛的方式教古詩詞

發布時間:2022-08-22 15:22: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在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優(you) 秀的古詩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中華文化的結晶,也是古漢語運用的典範。古詩詞豐(feng) 富的內(nei) 涵、優(you) 美的意境,以及深奧的哲理,滋養(yang) 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讓兒(er) 童受到中華文明的熏陶,在他們(men) 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厚的文化積澱,對兒(er) 童的身心健康成長十分重要。

  提升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認知,培養(yang) 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必須從(cong) 幼兒(er) 做起。當前,在幼兒(er) 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閱讀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基於(yu) 此,也可以把古詩閱讀滲透進幼兒(er) 的閱讀活動中。

  漢字包含形、音、義(yi) 三方麵內(nei) 容,那麽(me) ,在引導幼兒(er) 欣賞古詩詞時,也可以從(cong) 這三個(ge) 方麵入手,結合美術、音樂(le) 教育,使幼兒(er) 在欣賞古詩詞的同時受到全方位熏陶。

  在數量龐大的古詩詞中,並非所有的內(nei) 容都適合幼兒(er) 學習(xi) ,因此篩選適合的學習(xi) 內(nei) 容就變得十分重要。

  首先,選擇意象生動鮮明的作品。幼兒(er) 的思維為(wei) 形象思維,教師為(wei) 幼兒(er) 選擇詩歌作品時,要盡量選取一些文字淺顯、意象生動鮮明的作品。如《詠鵝》,在這首詩中,“曲項”“白毛”“綠水”“紅掌”“清波”等意象,以及“歌”“浮”“撥”等動作,就從(cong) 形態、情態、顏色等方麵生動傳(chuan) 神地刻畫了大白鵝自由遊動的場景。詩中白鵝、綠水、紅掌、清波相映成趣,共同構成一幅春鵝戲水圖。這肯定會(hui) 引發幼兒(er) 的喜愛之情,產(chan) 生理解上的互通、情感上的共鳴,提高幼兒(er) 參與(yu) 閱讀的積極性。

  其次,選取情節生動的作品。生動的情節,方能激發幼兒(er) 的學習(xi) 興(xing) 趣,從(cong) 而促進幼兒(er) 更好地理解作品內(nei) 容。如辛棄疾的《村居》,在這首詞中,作者刻畫了一個(ge) 情節緊湊、生活氣息濃鬱的畫麵。在這個(ge) 畫麵中,有茅簷、小溪、青草,有慈祥的老人,有忙碌的青年,有頑皮的兒(er) 童,作者把它們(men) 組合在一個(ge) 畫麵裏,顯得格外清新優(you) 美。

  再其次,選取情感真摯的作品。古代詩詞中,有許多作品充滿真摯的情感,選取這樣的作品,能培養(yang) 幼兒(er) 的情感意識,提高幼兒(er) 情商。如孟郊《遊子吟》,慈祥的母親(qin) 、細密的針線,體(ti) 現了父母對兒(er) 女的無限關(guan) 懷。這種親(qin) 情,在幼兒(er) 心靈中必然會(hui) 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幼兒(er) 體(ti) 會(hui) 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從(cong) 而產(chan) 生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有了選材,教師應該怎樣把古詩詞以合適的方式教給幼兒(er) 呢?

  首先,可以與(yu) 繪畫結合。要使幼兒(er) 體(ti) 會(hui) 古詩詞中“形”之美,也就是體(ti) 會(hui) 古詩詞所展示的意境之美。很多古詩詞本身描繪的就是優(you) 美的風景圖,教師在引導幼兒(er) 欣賞古詩詞的同時,可以巧妙地把繪畫引入其中。在這裏,教師的作用是引導,而不是代替,要讓幼兒(er) 充分發揮主體(ti) 作用。

  比如杜甫的《絕句》,教師在引導幼兒(er) 誦讀完這首詩後,首先可以讓他們(men) 找出自己感興(xing) 趣的事物,也就是詩中所描繪的“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等意象,大部分幼兒(er) 都能找出來。這個(ge) 過程,本身就是幼兒(er) 對大自然認識的過程。

  同時,教師可借助電化手段,把詩中的事物轉化為(wei) 具體(ti) 可感的形象。教師還可以親(qin) 自動手,把這些事物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來。這既是對古詩中形象的再加強,又是繪畫示範。此後,幼兒(er) 可以把詩中這些生動的事物,化作自己手中的繪畫作品。幼兒(er) 在動手中獲得了對大自然的認知,獲得了對詩歌的形象把控,也獲得了創作的樂(le) 趣,感受到了古詩的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幼兒(er) 能夠把這首詩化作形象的記憶保留在頭腦中。

  其次,可以與(yu) 音樂(le) 結合。古詩詞裏的字詞不但用意準確,而且講究平仄,語音鏗鏘,非常適合朗讀。教師可以通過朗誦來加強幼兒(er) 對古詩詞文字方麵的印象。第一步,配樂(le) 詩朗誦。教師可以用鋼琴給詩歌配上合適的音樂(le) ,由幼兒(er) 對古詩詞反複吟誦。第二步,給古詩詞譜上樂(le) 曲。其實古詩詞本身就是很好的歌詞,這些詩詞可以直接譜上樂(le) 曲來吟唱。當然,這一步對教師的音樂(le) 素養(yang) 要求較高,是有難度的。如果有困難也可以隻進行第一步。無論如何,當這些意象優(you) 美的詩詞與(yu) 動聽的音樂(le) 結合起來時,那些組成詩詞的文字,就化作了一個(ge) 個(ge) 跳動的音符,仿佛詩詞中優(you) 美的意境再現,使幼兒(er) 獲得極大的愉悅感。還可以引導幼兒(er) 對詩詞中優(you) 美的意境產(chan) 生想象,借此開發幼兒(er) 的想象力。

  再其次,釋義(yi) 。欣賞古詩詞,其最終的目的是使幼兒(er) 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得到熏陶,幫他們(men) 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這個(ge) 任務最終由釋義(yi) 來完成。教師可以把這些古詩詞譯成現代的兒(er) 歌,由幼兒(er) 反複吟唱。盡管教師選擇的古詩詞已經足夠通俗,但對幼兒(er) 來說,那些文字仍然是深奧的。教師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把這些古詩詞譯成兒(er) 歌的同時,一定要使譯文中的意象和原文中的意象準確地對應起來,並引導幼兒(er) 理解每一個(ge) 對應。句子要流暢,要淺顯易懂,適合幼兒(er) 理解。

  以上三個(ge) 環節,前兩(liang) 個(ge) 環節是基礎,第三個(ge) 環節是目的,三個(ge) 環節緊密相扣,按照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識規律,來完成古詩詞的學習(xi) 。

  總之,引導幼兒(er) 學習(xi) 古詩詞,要使幼兒(er) 有比較好的理解把握,必須下一番功夫,要開動腦筋,根據不同的古詩詞,采取不同的辦法。除以上幾種方法外,還有些古詩詞有非常明顯的形體(ti) 意象,教師可以采取表演的形式來向幼兒(er) 展示,還可以與(yu) 幼兒(er) 一起創編故事,充分調動幼兒(er) 的積極性,提高幼兒(er) 的學習(xi) 興(xing) 趣。

  (作者單位係濟南幼兒(er) 師範高等專(zhuan) 科學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舞蹈教學應注重文化育人

    舞蹈藝術是人類文化的瑰寶,是美育的重要方麵。現階段,舞蹈教師教育的專業課教學方法大多停留在對舞蹈動作層麵的教法研究,缺乏對學生美育文化的滋養。 [詳細]
  • 體育如何讓校園“活起來”

    “一根小小海綿棒,可以甩,可以扔,既能當繩子,也能當杆子,碰到也不會疼。”福建省寧德師範學院附屬小學的鍾宇翔是一位點子特別多的體育教師。[詳細]
  • 江西省銅鼓縣提高教師待遇,營造尊師重教氛圍

    杜鵬、商燕夫婦均為南昌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2016年通過人才引進方式到江西省銅鼓縣銅鼓中學任教。“杜鵬、商燕夫婦教學能力強,水平高,有責任心,已經成長為學校的骨幹教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