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黃山市探索“農村寄宿製集團辦學模式”——大山裏也能上好學
新征程新作為(wei)
為(wei) 了尋找山區學校未來的出路,2020年下半年,安徽省黃山市教育局創新性地提出了“農(nong) 村寄宿製集團辦學模式”,即打破行政壁壘,把地理位置臨(lin) 近的幾所小規模學校組成一個(ge) 教育集團,由牽頭校統一管理成員學校,成員校學生按照自願原則到集團總校寄讀,讓山裏的孩子也能上好學。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優(you) 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黃山市教育局辦公室負責人潘子文說,“農(nong) 村寄宿製集團辦學模式為(wei) 破解‘上好學’難題探索了新辦法,走出了一條推進優(you) 質教育均衡發展的新路。”
多重保障讓寄宿也放心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市的秀美山川每年吸引上百萬(wan) 國內(nei) 外遊客觀光購物,繁華熱鬧的皖南小城聚集了大量來自附近山區的打工者,由此帶來了一波又一波“教育移民潮”,以致每到開學季,為(wei) 了避免各種“請托說情”,很多校長幹脆手機關(guan) 機、隱匿行蹤。
與(yu) 人滿為(wei) 患的縣城相比,當地的山區學校可謂冷冷清清,去年,歙縣小洲中心學校隻有64名初中生,臨(lin) 近的小川中心學校學生更少,44名。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黃山市,這樣的小規模農(nong) 村學校比比皆是。
2021年的春夏之交,小洲中心學校學生家長胡儉(jian) 收到一份調查問卷,詢問她對組建寄宿製集團辦學的看法等,得知當地教育局有意向讓小洲、小川兩(liang) 所學校的初中生到隔壁鄉(xiang) 鎮的森村中心學校寄讀,她的第一反應是:“不現實!讓孩子去那邊,我不放心!”
班主任王靜得知她的顧慮後,向她解釋:在出行方麵,森村教育集團每年花費6萬(wan) 多元包專(zhuan) 車用於(yu) 月假時免費接送小川、小洲兩(liang) 地學生上下學;在住宿方麵,為(wei) 宿舍樓添置76台電風扇、101張鐵床,免費給每名學生配備所有床上用品及洗漱用品;在硬件設施方麵,不僅(jin) 為(wei) 每名學生更換一套新的桌椅,還修建操場主席台、建食堂鋼構雨棚、維修綜合樓、鋪設籃球場地墊;在管理方麵,從(cong) 由行政幹部、黨(dang) 員教師、班主任和骨幹教師組成的愛心家長教育團中,為(wei) 每個(ge) 留守兒(er) 童確定一名具體(ti) 的“代理家長”,全流程指導學生從(cong) 起床到入寢的學習(xi) 生活……
聽了王靜的介紹後,胡儉(jian) 作出了與(yu) 90%以上家長一樣的選擇,把孩子送去寄讀。
對於(yu) 少數選擇留在成員校的學生,當地教育局尊重學生、家長的意願,繼續開班上課,不會(hui) 關(guan) 停學校,並表示即使成員校學生全去總校寄讀,仍然會(hui) 保留所有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建製,以備日後生源恢複,重新開啟。
去年8月底,黃山市6個(ge) 寄宿製教育集團正式掛牌,皆以牽頭校命名,分別是溪頭教育集團、杞梓裏教育集團、森村教育集團、桂林教育集團、祁門二中教育集團、新華片教育集團。6個(ge) 教育集團共涵蓋16所學校、13個(ge) 鄉(xiang) 鎮,其中,歙縣4個(ge) 教育集團,共涵蓋9所學校、6個(ge) 鄉(xiang) 鎮;黃山區1個(ge) 教育集團,涵蓋3所學校、3個(ge) 鄉(xiang) 鎮,祁門1個(ge) 教育集團涵蓋4所學校、4個(ge) 鄉(xiang) 鎮。
“孩子一到那裏就喜歡上了,說老師親(qin) 切、同學又多、環境也不錯,願意在這裏讀書(shu) 。”開學那天,胡儉(jian) 特地跟著孩子一起參觀學校,臨(lin) 走時,女兒(er) 的話讓她放下了心裏的大石頭。
“聚”出來的多重優(you) 勢
寄宿製教育集團由牽頭校校長任集團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兼總校校長,其他成員校校長、副校長擔任委員,集團內(nei) 部管理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調配、統一計劃、統一實施。潘子文說:“這種抱團式發展並非簡單的‘1+1’,而是一個(ge) 取長補短、不斷優(you) 化的過程,尤其體(ti) 現在教師隊伍的成長與(yu) 發展上。”
“成員校學生來了,教師也跟著來了,正好彌補總校學科師資的不足。”在森村教育集團總校長汪紫軍(jun) 看來,雖然小川、小洲兩(liang) 地教師的編製仍在原校,但是管理權歸了集團,自己有了更多的教師資源可以統籌規劃。原本森村中心學校沒有專(zhuan) 業(ye) 的體(ti) 育教師,隻能由班主任或其他教師兼任,現在隨著小川中心學校體(ti) 育教師項劍輝的到來,學生得到了更加專(zhuan) 業(ye) 的指導。今年8月,學生項建軍(jun) 在安徽省第十五屆青少年運動會(hui) 上獲得了舉(ju) 重乙組55公斤級銅牌,創造了森村教育集團的奇跡。
相應地,對於(yu) 師資本身就比較充足的專(zhuan) 業(ye) ,是不是要全部吸納呢?組建杞梓裏教育集團時,有位初中曆史教師要來總校,但學校曆史學科已經有3名老師,足夠多了,於(yu) 是將這位教師分配到霞坑中心學校,解決(jue) 了該校曆史教師短缺的問題。杞梓裏教育集團校長汪健認為(wei) :“讓富餘(yu) 的教師流出到急需他們(men) 的學校,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全市教師的結構性缺編。”
董亞(ya) 婷是鳧峰中學的英語教師,由於(yu) 該校教師人數少、教學條件相對落後,很少開展教研活動,入職兩(liang) 年來,教學水平未能得到有效提升。來到祁門二中教育集團後,在兩(liang) 位老教師的指點下,教學水平日就月將。“以前是單打獨鬥,現在是集體(ti) 作戰,進步杠杠的。”董亞(ya) 婷說。
教師資源的聚集、調整讓新教師成長迅速,讓老教師也減負不少。很多鄉(xiang) 村教師由於(yu) 年紀較大、身體(ti) 不好,難以勝任繁重的教學工作,卻因學校招不到、留不住年輕教師,不得不咬著牙扛起工作重任。組建寄宿製教育集團後,部分老教師擔任教學輔助工作,既從(cong) 繁重工作中解脫出來,又能繼續發揮餘(yu) 熱。
“聚”出來的好處還有不少,例如利用校區相鄰的優(you) 勢,可以實現軟硬件設備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至於(yu) 閑置教育資源,則能用於(yu) 改善幼兒(er) 園、小學等其他學段的辦學條件,避免重複投資、節約空間資源……
豐(feng) 富多彩的寄宿生活
對留守兒(er) 童而言,到集團總校“寄讀”,主要解決(jue) 了兩(liang) 大難題:一是因家長外出打工,日常作業(ye) 無人輔導;二是因家長大包大攬,學生自身習(xi) 慣養(yang) 成較差。
寄宿製教育集團充分利用學校的主陣地作用,安排教師指導學生在校內(nei) 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全麵壓減了作業(ye) 總量和時長,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家長沒能力輔導、參與(yu) 校外培訓負擔重的問題。學生小潘的媽媽說:“我患有尿毒症,每周要透析一次,沒法管孩子,孩子天天玩手機,學習(xi) 退步得厲害,精神也頹廢。寄宿後,他沒法玩手機,就慢慢戒了手機癮,現在學習(xi) 明顯有了起色。”
寄宿製教育集團十分注重對學生自理、自立能力的培養(yang) ,安排專(zhuan) 人對在校學生進行培訓、指導,教會(hui) 學生基本的疊被、洗衣能力,並定期開展“文明寢室”“文明班級”“疊被能手”“最佳形象小明星”等評比活動,教育學生做一個(ge) 自主獨立的新時代好少年。
解決(jue) 共性問題的同時,部分寄宿製教育集團還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行之有效的特色活動。
森村教育集團與(yu) 黃山學院合作,成為(wei) 該校“基於(yu) 關(guan) 愛留守兒(er) 童實踐教育活動的‘三全育人’路徑”課題的實踐基地,通過心理健康示範課、特殊群體(ti) 心理拓展、黨(dang) 建交流、三下鄉(xiang) 幫扶等途徑,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疏導化解留守兒(er) 童心理問題,培養(yang) 了他們(men) 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
鳧峰中學依托祁門二中集團優(you) 質教育資源加強對學生的愛好引導,先後開辦了籃球、舞蹈、英語口語、朗誦、象棋、物理實驗等社團,為(wei) 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促進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學生吳宇丹說:“我從(cong) 小就對舞蹈感興(xing) 趣,自從(cong) 加入舞蹈社團,我學會(hui) 不少民族舞和現代舞,不僅(jin) 身心愉悅,氣質也得到提升。”
……
孩子們(men) 的成績和精神麵貌有了明顯提升,家長們(men) 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對農(nong) 村寄宿製集團辦學模式表示認同。今年秋季,小川中心學校28名選擇留下的學生不再觀望,紛紛到森村中心學校寄讀。不僅(jin) 如此,2022年新學期,僅(jin) 歙縣寄宿製集團就回流116名學生。這些學生回流的背後,是一個(ge) 個(ge) 家庭的回歸、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希望所在。
“農(nong) 村寄宿製集團辦學模式讓學生監管難、教育難、溝通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事實證明,這是破解‘上好學難’問題成本低、風險小、成效大的一條創新路徑,也是推進優(you) 質教育均衡化、豐(feng) 富課後服務課程的有效舉(ju) 措。”歙縣縣委教育工委書(shu) 記、縣教育局局長吳文斌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蔡敬民代表:教育要現代化,也要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二十大代表、安徽大學黨委書記蔡敬民注意到,與以往黨代會報告不同,二十大報告中把對教育工作的謀劃,與科技、人才工作一起單獨成段,而以往,有關教育的表述放在民生部分。 [詳細] -
“智慧”賦能讓思政課一座難求
新學期伊始,選課平台上,安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葛曉梅的思政課一座難求。 [詳細] -
安徽合肥全球“雲端”攬才推出近2.5萬個優質崗位
2022年合肥市全球雲聘會17日在2022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主會場安徽合肥舉行。本次雲聘會經過嚴格的審核篩選,近2000家企業發布優質崗位需求近2.5萬個,是合肥市迄今為止舉辦的最大規模直播招聘。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