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師愛“搶”學生飯吃 原因竟是……
在山西臨(lin) 汾紅絲(si) 帶學校,老師李軍(jun) 有個(ge) 故意為(wei) 之的“壞習(xi) 慣”,每到午餐時,他都要跟學生們(men) “搶”飯吃,從(cong) 這個(ge) 娃碗裏夾塊牛肉,那個(ge) 娃雞腿上擼塊肉,有時還“耍賴”讓學生喂他一口。被擾的孩子們(men) 也不惱,反倒對李軍(jun) 笑眯眯的。
“愛搶飯”的李軍(jun) 老師是個(ge) “85後”,大學畢業(ye) 後便來到這所學校工作,一幹就是12年。山西臨(lin) 汾紅絲(si) 帶學校創建於(yu) 2006年,是全國唯一一所專(zhuan) 門收治艾滋病感染青少年的全日製學校。這裏的孩子因為(wei) 從(cong) 小遭遇歧視,剛來時大多自卑、孤僻、不愛說話,也不合群。
日常生活和工作並不會(hui) 帶來艾滋病的傳(chuan) 播。為(wei) 了呼籲全社會(hui) 減少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臨(lin) 汾紅絲(si) 帶學校與(yu) 艾滋病健康基金會(hui) 於(yu) 2012年5月26日共同發起了艾滋病反歧視午餐日,通過“共進一次午餐”的實際行動,讓艾滋病患者感受到社會(hui) 的理解與(yu) 關(guan) 愛。李軍(jun) 說,他的主意也來自這一倡議。
“在這裏當老師和在普通學校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men) 既需要像老師一樣教他們(men) 文化課知識,又要像家長一樣去照顧他們(men) 的生活和情感。”李軍(jun) 說,想要走近這些孩子,首先要和孩子們(men) 做朋友。
怎麽(me) 走近、怎麽(me) 做朋友?李軍(jun) 認為(wei) ,最重要的就是陪伴。除了平時上課,李軍(jun) 每天都要到孩子們(men) 的宿舍看看,檢查衛生和安全情況,幫著孩子們(men) 整理屋子,遇到燈壞了、馬桶或者下水道堵了,李軍(jun) 就帶著孩子們(men) 一起修。
他還刻意養(yang) 成了一個(ge) 習(xi) 慣,那就是和孩子們(men) 一起吃飯。每到飯點,就能看到李軍(jun) 與(yu) 學生同坐一桌,邊聊天邊劃拉飯,有時還會(hui) 從(cong) 孩子們(men) 碗裏夾塊肉、夾塊排骨。
李軍(jun) 說,“就這麽(me) 一個(ge) 無意間的小動作,會(hui) 讓他們(men) 感覺到你這個(ge) 老師不歧視他們(men) ,不害怕他們(men) ,孩子們(men) 就會(hui) 從(cong) 心裏覺得這個(ge) 老師跟他們(men) 在一起。”
李軍(jun) 的努力也收到了回報。用紙折的飛機、還帶著泥的蘿卜、被焐熱的水果……常常會(hui) 出現在他的辦公桌上。“這些從(cong) 小就缺少愛的孩子,在這裏感受到了愛,也學會(hui) 了表達愛,我覺得這些小小的禮物特別有意義(yi) 。”李軍(jun) 說。
學生小華(化名)說,“跟李軍(jun) 老師就像一家人,在這裏感受了滿滿的愛。”學生小曾(化名)說:“李老師不歧視我們(men) ,跟我們(men) 走得很近,吃飯時他會(hui) 和我們(men) 在一起吃,而且我們(men) 夾給他吃,他也吃。”
12年與(yu) 艾滋病患兒(er) 相伴,李軍(jun) 無怨無悔。他說,看著孩子們(men) 成長是一種幸福。李軍(jun) 告訴記者,他剛來學校時帶的是四年級學生,他帶著這屆學生從(cong) 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到參加高考,最後這16個(ge) 孩子幾乎都考上了大學。“我覺得這是我一輩子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從(cong) 這裏走出去的學生,李軍(jun) 也會(hui) 持續關(guan) 注。他說,雖然很多孩子並沒有取得很高的學曆,或是找到很賺錢的工作,但是他們(men) 能過上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就已經是一種成功。他也希望,全社會(hui) 能更多地減少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和偏見,讓他們(men) 都能活出屬於(yu) 自己的精彩人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江蘇青海東西部協作 教育之花在南涼古都結果
從江南水鄉到青藏高原河湟穀地,通過東西部協作,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與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雖相隔千裏,卻緊密相連。 [詳細] -
四川汶川:送教上門助特殊兒童圓上學夢
“樂樂,你看誰來了……”看到阿壩師院啟明星社團的老師們來到了家中,樂樂(化名)的奶奶高興地將老師迎到了家中。今年以來,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依托阿壩師範學院教學資源優勢。[詳細] -
青海愛心教師為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混懸液
11月1日,經過一係列前期準備,來自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的談姓愛心教師為一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成功捐獻272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全國第14232例、青海省第6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