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生長標準 提升幼兒撫育水平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7歲以下兒(er) 童生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2023年3月1日起將正式施行。《標準》包括0—7歲各月齡男童、女童的身高、體(ti) 重、頭圍等指標內(nei) 容。相較於(yu) 《5歲以下兒(er) 童生長狀況判定》,《標準》對適用兒(er) 童的年齡範圍、術語和定義(yi) 進行了更改,增加了兒(er) 童生長水平的評價(jia) 方法和頭圍的評價(jia) ,更正了兒(er) 童營養(yang) 狀況的評價(jia) 方法、評價(jia) 指標的百分位數值和評價(jia) 指標的標準差數值,增加了0—3歲兒(er) 童頭圍的百分位數值和標準差數值。
近年來,我國兒(er) 童的營養(yang) 狀況得到很大改善,生長發育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數據顯示,到2005年,我國5歲以下城區兒(er) 童的生長發育水平已經接近世界衛生組織平均水平。對此,采用更科學適宜的標準對幼兒(er) 生長發育狀況作出正確的監測和評價(jia) ,很有必要。《標準》完善了我國兒(er) 童生長發育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為(wei) 幼小銜接政策提供了參照標準和依據,有助於(yu) 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幼有所育、多胎生育等重大國策,對於(yu) 國家托幼事業(ye) 、學前教育事業(ye) 、公共衛生事業(ye) 發展都起著基礎性作用。
新標準為(wei) 0—7歲兒(er) 童生長養(yang) 育提供了基礎參照,各界需要在新生兒(er) 養(yang) 護、托幼、幼兒(er) 保教等工作上予以參考遵循,作為(wei) 嗬護幼兒(er) 生長發育的新標尺。
參照《標準》評價(jia) ,科學把握幼兒(er) 生長發育規律。幼兒(er) 生長發育是一個(ge) 連續過程,前一年齡期的發育為(wei) 後一年齡期的發育奠定必要的基礎;幼兒(er) 身體(ti) 各部位的生長發育遵循從(cong) 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規律和順序;幼兒(er) 身體(ti) 各係統的生長發育不均衡,但統一協調。可以比照《標準》記錄幼兒(er) 身高、體(ti) 重、頭圍值並繪製曲線,觀察曲線變化是否符合生長發育規律。實踐中具體(ti) 參照《標準》,能為(wei) 每個(ge) 家庭撫育子女提供科學參考。
助力《標準》實施,從(cong) 營養(yang) 評價(jia) 角度為(wei) 幼有所育奠基。依托《標準》提供家庭健康教育公共服務,可以助力實現每一個(ge) 小家庭的優(you) 生優(you) 育,為(wei) 幼兒(er) 提供充足的營養(yang) ,形成科學的生活方式,夯實終身受益的健康基礎。相比傳(chuan) 統社會(hui) 的父母協助式育兒(er) 模式,當下社會(hui) 的微型家庭自身養(yang) 育條件並不完備,需要社會(hui) 協同。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幼兒(er) 有飲食行為(wei) 問題,偏食、挑食現象普遍存在,而學前期不良飲食習(xi) 慣一旦形成,糾正起來非常不易。平衡膳食的益處已不局限於(yu) 促進學前兒(er) 童身體(ti) 的發育,這事關(guan) 一代人身體(ti) 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與(yu) 兒(er) 童食品藥品監管、幼兒(er) 園明廚亮灶管理等相關(guan) 的部門,都要遵循《標準》,全力服務幼兒(er) 群體(ti) 健康成長。
深化《標準》理念,實施幼兒(er) 健康教育,提升幼兒(er) 健康素養(yang)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xi) 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社會(hui) 公益事業(ye) 。幼兒(er) 處於(yu) 個(ge) 體(ti) 生命發展的初期,其身體(ti) 和心靈的發展蘊含著巨大的潛能。為(wei) 幼兒(er) 提供合理的膳食,創設良好的飲食環境,並開展飲食營養(yang) 教育活動,是幼兒(er) 園健康教育的重要內(nei) 容之一。幼兒(er) 健康素養(yang) 更偏重於(yu) 生理健康和基礎健康行為(wei) 習(xi) 慣養(yang) 成,如健康行為(wei) 與(yu) 生活方式、健康知識與(yu) 技能、健康情緒和態度等。每一所幼兒(er) 園、每一個(ge) 家庭都要科學踐行幼兒(er) 健康教育,合力提升幼兒(er) 的健康素養(yang) 。
(作者係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加強法治建設保障學前兒童“幼有善育”
據媒體報道,《上海市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將三周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服務和三周歲到小學前兒童的學前教育服務進行整合立法。[詳細] -
幼兒園課程應引入民間藝術資源“活水”
民間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它與人們的社會生產實踐和生活密切相關,反映著特定區域大眾的整體審美和風俗習慣。將優秀民間藝術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詳細] -
規範辦園行為 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破解學前教育發展中的重點問題和薄弱環節,近日,四川省教育廳聯合多部門印發《四川省“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