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奮鬥實現青春夢想
民族集體(ti) 舞大賽現場。青海柴達木職業(ye) 技術學院供圖
高端技術裝備,唯有在高技能人才手中,方能發揮最大價(jia) 值。被譽為(wei) “聚寶盆”的柴達木盆地,一直以來就是青藏高原經濟社會(hui) 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也是青海省工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戰場”。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穩步推進職業(ye) 教育發展改革,通過搭建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平台,激發職業(ye) 教育新活力,為(wei) 推動區域經濟轉型持續提供高素質人才。
寒冬時節,記者走進位於(yu) 海西州德令哈市的青海柴達木職業(ye) 技術學院,寧靜的校園,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氣息。走訪中得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後,全校師生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情持續升溫。校內(nei) 校外、線上線下接續開展“學子赤心迎‘二十大’”“二十大精神線上知識競賽”等圍繞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係列活動,師生們(men) 在學習(xi) 中領會(hu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要義(yi) 和精髓,進一步堅定了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不懈奮鬥的理想信念。
線上+線下
校內(nei) 校外齊學習(xi)
“‘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勉勵我們(men) 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一場別開生麵的“學思踐悟二十大”分享會(hui) 正在柴達木職業(ye) 技術學院校史館內(nei) 進行。
學院統宣幹事馮(feng) 翠婷是此次分享會(hui) 的組織者。她介紹,由於(yu) 疫情原因,學校還沒有進行線下教學,作為(wei) 留校教師,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備課等日常工作外,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及時向留校的學生傳(chuan) 達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
“分享會(hui) 讓同學們(men) 有一種‘沉浸式’體(ti) 驗,大家在交流中能夠更好地學深學透報告精神。”為(wei) 解決(jue) 理論學習(xi) 淺嚐輒止、不生動不解渴的問題,馮(feng) 翠婷經常會(hui) 把課堂“搬到”校史館、民族團結文化長廊等地進行。在她看來,形式多樣的學習(xi) 方式和輕鬆愉快的學習(xi) 氛圍,更容易讓學生把新理論、新思想內(nei) 化為(wei) 自身的思想養(yang) 分。
就在馮(feng) 翠婷組織留校同學進行分享會(hui) 的同時,21級分析檢驗技術班學生楊曉穎正端坐家中電腦前,和同係20餘(yu) 名學生會(hui) 幹部一起聆聽學院團總支書(shu) 記祁益璞在線上作“學習(xi) 二十大精神 爭(zheng) 做新時代好青年”為(wei) 主題的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係列宣講。
“人才培養(yang) 工作必須心懷‘國之大者’,抓好此項工作必須大力推進科教融合和產(chan) 教融合。這些都是我們(men) 未來的努力方向。”祁益璞說完,順勢引出了當天宣講主題——科教興(xing) 國。
宣講持續了一個(ge) 多小時,同學們(men) 仍意猶未盡。“精準到位、‘幹貨’十足,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大會(hui) 精神的理解。” 22級環境監測技術班學生羅東(dong) 周表示,作為(wei) 新時代的青年學子,要在學而思、學而悟、學而行上持續用力、久久為(wei) 功,爭(zheng) 當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chuan) 播者和模範踐行者。
一場場深入宣講凝聚前行共識,一次次真情互動激發奮進力量。學院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夏露說,自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後,學院校內(nei) 校外、線上線下齊發力,通過黨(dang) 委理論學習(xi) 中心組帶頭學、師生黨(dang) 支部聯學、黨(dang) 員發展對象線上集中培訓、書(shu) 記講黨(dang) 課等多種形式,多維度、全覆蓋“浸潤式”深入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內(nei) 涵,讓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在全校師生心中落地生根。
改革+創新
探索人才培養(yang) 模式
雖說是周六,但顏財棟一早就來到車間,開始對機床、電動機等設備進行維護保養(yang) 。“為(wei) 完成年底訂單衝(chong) 刺,車間設備一直連軸轉,工友們(men) 怕設備一直運轉會(hui) 出現‘罷工’情況,便決(jue) 定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對其進行保養(yang) 、檢修。”顏財棟說。
顏財棟2022年7月畢業(ye) 於(yu) 柴達木職業(ye) 技術學院機電工程係電氣自動化技術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當月他通過學校組織的線上招聘會(hui) ,成為(wei) 青海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的一名職工。如今,在工作中遇到難題,他還是會(hui) 第一時間聯係他的在校“恩師”楊占興(xing) ,為(wei) 他進行疑難解惑。
楊占興(xing) 就職於(yu) 青海昆侖(lun) 堿業(ye) 集團,有著17年企業(ye) 工作經曆,2020年,通過校企合作他成為(wei) 柴達木職業(ye) 技術學院實訓教師。企業(ye) 實踐經驗、實操技能是他的優(you) 勢所在,在教學過程中他注重引導學生從(cong) “解題”轉向“解決(jue) 問題”,能夠帶動學生在學習(xi) 的過程中直接製作出產(chan) 品。
據了解,目前柴達木職業(ye) 技術學院現有241名專(zhuan) 任教師中,在讀博士3人,研究生40人,本科198人。2021年通過“校園引才”引進碩士研究生2名;自主招聘碩士研究生7名;通過企業(ye) 、社會(hui) 引進能工巧匠、行業(ye) 專(zhuan) 家3名。
“隻有社會(hui) 認可,學生在社會(hui) 中才有用武之地,職業(ye) 教育才真正有了生命力。”機電工程係主任張鵬鵬認為(wei)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統籌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職業(ye) 教育的專(zhuan) 業(ye) 設置必須結合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支柱產(chan) 業(ye) 的人才需求,著眼於(yu) 培養(yang) 學生掌握技能和畢業(ye) 後找到最佳出路。
把課堂直接搬到企業(ye) 、通過專(zhuan) 業(ye) 對接行業(ye) 、課程對接崗位、為(wei) 企業(ye) 量身定製課程……近年來,柴達木職業(ye) 技術學院依托青海柴達木循環產(chan) 業(ye) 試點園區內(nei) 的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開設了20多個(ge) 適應地方產(chan) 業(ye) 特色、服務“四地”建設、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的專(zhuan) 業(ye) 。例如,經濟管理係開設的旅遊專(zhuan) 業(ye) ,主要麵向茶卡鹽湖景區、格爾木將軍(jun) 樓等當地旅遊景點培養(yang) 優(you) 秀的導遊講解員;教育係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是麵向當地幼兒(er) 園需求,定向培養(yang) 幼師、保育員;機電工程係的曆屆部分畢業(ye) 生,已走進青海華匯新能源有限公司等當地各類大中小企業(ye) ,盡顯一技之長。
“訂單招生、定向培養(yang) ”“送教入企、產(chan) 教融合、三全育人、服務產(chan) 業(ye) ”等人才培養(yang) 模式,為(wei) 學院蹚出一條麵向市場,服務發展,培養(yang) 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新路,也為(wei) 廣大畢業(ye) 生提供了豐(feng) 富的就業(ye) 創業(ye) 環境,學院就業(ye) 率常年保持在93%以上。
黨(dang) 建+教學
育人教學同進步
“各位同學,明天第一節護理綜合實訓課,請大家按課件教材和教學大綱進行預習(xi) 。第二節思政課,將圍繞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完善科技創新體(ti) 係’進行解讀交流,請同學們(men) 提前閱讀報告原文。”醫學係22級護理班班主任靳星將第二天線上學習(xi) 內(nei) 容發布在了微信班群裏。
不一會(hui) 兒(er) ,班級42名同學全部做出回應。據介紹,為(wei) 確保疫情防控和教學活動兩(liang) 不誤,醫學係嚴(yan) 格落實“停課不停學、實操不延期”要求,在保證線上學習(xi) 要與(yu) 線下教學同質等效、更要高質高效的同時,還把平時院係“黨(dang) 建+教學”這一特色教學模式搬上了網絡。
醫學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任盧曉東(dong) 說,為(wei) 適應線上教學,係部建立了課程答疑微信群,組建了學生助教團隊,並把“紅色教育小課堂”也融入其中,通過建立思政“金課”和“門門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課程思政體(ti) 係,形成黨(dang) 建與(yu) 教學的雙融合雙促進,為(wei) 學生開展好專(zhuan) 業(ye) 課程的同時提供精神支撐。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黨(dang) 要把青年工作作為(wei) 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dang) 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dang) 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醫學係黨(dang) 支部通過黨(dang) 建和專(zhuan) 業(ye) 文化的有機結合,推動醫學專(zhuan) 業(ye) 的創新與(yu) 整合,培養(yang) 出一批專(zhuan) 業(ye) 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在院係營造出不斷創新的教育教學改革氛圍。”醫學係外聘專(zhuan) 家於(yu) 濤說,學院建立了“三星三最”黨(dang) 支部,以專(zhuan) 業(ye) 建設為(wei) 著力點,改進教學方法,探索新形勢下專(zhuan) 業(ye) 建設和專(zhuan) 業(ye) 教學結合的途徑,形成“一示範兩(liang) 強化三拓展”的工作模式,為(wei) 醫學係發展開創新局麵。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李洪德說:“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並明確把高技能人才作為(wei) 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麵向未來,我們(men) 將主動對標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各項任務部署,堅持往深裏學,往實裏學,找準結合點和切入點,把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學校改革發展的戰略藍圖和行動綱領中,落實到各項具體(ti) 工作和實際舉(ju) 措中,把職業(ye) 教育大有可為(wei) 的美好願景,轉化為(wei) 大有作為(wei) 的柴達木實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方佳昱:讓青春在基層奮鬥中閃光
2021年5月,拉薩市城關區雄嘎社區來了一名大學生村官——方佳昱。1996年出生的他,渾身充滿著陽光與活力,大家親切地喊他“小方”。從普及國家通用語言、走訪結對幫扶孤寡老人。[詳細] -
青春之花綻放雪域高原——記西藏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徐馭堯
采訪西藏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人民日報社西藏分社記者徐馭堯是件頗不容易的事。第一次聯係,撥通電話,對方聲音很小,說正在新聞現場采訪;第二次溝通,對方正在趕往山南市洛紮縣的采訪路上。[詳細] -
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課堂 以信仰之光照亮青春之路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廣大師生中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拉薩市教育局充分發揮思政課程主渠道陣地作用,創新形式、豐富載體,將黨的創新理論生動、深刻、係統地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