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友人40載情牽甘肅:山海不遠 友誼常青
“甘肅與(yu) 國際友城40年間,有很多動人的故事,情牽甘肅的國際友人接續為(wei) 甘肅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甘肅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會(hui) 長張寶軍(jun) 4日接受中新社、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介紹稱,國際友好城市工作是促進民心相通、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對外交往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5日,甘肅省國際友城工作40周年圖片展正在甘肅省博物館展出。通過圖片和特色紀念品等實物,全麵展現了甘肅經濟、科技、教育、文化、體(ti) 育、衛生等各領域以國際友城為(wei) 平台,開展對外交流合作的成果,旨在讓社會(hui) 各界充分了解、支持、參與(yu) 國際友城工作。
甘肅省國際友城工作始於(yu) 1982年,40年來,已與(yu) 世界5大洲40個(ge) 國家的63個(ge) 地方政府建立了友城關(guan) 係。經過40年深耕細作,不斷擴大的“朋友圈”,給甘肅帶來了跨越時空的友誼,友城交往中湧現出一批友好人士。
“在甘肅省‘榮譽公民’路易·艾黎支持推動下,甘肅與(yu) 艾黎故鄉(xiang) 新西蘭(lan) 克賴斯特徹奇市於(yu) 1984年締結為(wei) 友城,艾黎將其一生收藏的近4000件文物和藏書(shu) 全部捐贈給山丹縣;去世後骨灰一半灑在山丹四壩灘上,一半安葬在山丹艾黎與(yu) 何克陵園。艾黎不僅(jin) 是中新友好事業(ye) 的奠基人,也是甘肅友城工作的開拓者。”對這些國際友人,張寶軍(jun) 如數家珍,講述著他們(men) 和甘肅的情誼過往。
日本秋田縣林業(ye) 育成協會(hui) 會(hui) 長武田英文連續近20年在甘肅實施中日綠化項目,26次到訪甘肅,在甘肅植樹造林400多公頃。4日,在該圖片展開展儀(yi) 式上,武田英文的兒(er) 子武田英一博士也來到了展覽現場,他一邊參觀圖片,一邊向友人講述著照片中關(guan) 於(yu) 父親(qin) 在甘肅的故事。目前,武田英一在蘭(lan) 州大學任教,繼續傳(chuan) 承秋田與(yu) 甘肅的友好事業(ye) 。
張寶軍(jun) 還說,瑞士西北應用科學與(yu) 藝術大學商學院院長魯迪教授連續20年實施“關(guan) 注中國”項目,組織600多名瑞士大學師生來甘肅交流,還為(wei) 臨(lin) 夏州積石山縣鄉(xiang) 村小學捐贈電腦和學習(xi) 用品。美國俄克拉荷馬州音樂(le) 大使凱爾率領的“馬掌之路”樂(le) 隊,4次來訪甘肅,參加文博會(hui) 、新年音樂(le) 會(hui) ,並在蘭(lan) 州、敦煌、慶陽、白銀等地進行巡演,帶來俄州政府和民眾(zhong) 對甘肅的問候。新西蘭(lan) 友人邱明春先生為(wei) 甘肅捐贈緊缺防疫物資,為(wei) 積石山縣鄉(xiang) 村小學捐贈桌椅圖書(shu) 電腦,並捐建體(ti) 育設施等等。
目前,12名來自俄羅斯、美國、日本、新西蘭(lan) 、瑞士、羅馬尼亞(ya) 等國友城的友好人士榮獲了甘肅省政府“敦煌獎”。長期從(cong) 事與(yu) 甘肅友好工作的新西蘭(lan) 友人榮大偉(wei) 、瑞士友人皮特、魯迪榮獲了中國政府“友誼獎”,新西蘭(lan) 友城科學家羅爾斯頓教授榮獲了中國政府“國際科技合作獎”。
4日,甘肅省政府外國專(zhuan) 家“敦煌獎”獲得者、甘肅政法大學外籍教授奧莉婭也來到圖片展現場參觀。來自俄羅斯奔薩市、現年36歲的她定居蘭(lan) 州已15年。她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蘭(lan) 州市與(yu) 俄羅斯奔薩市締結友好城市已20多年了,兩(liang) 地交流合作已涉及很多領域。作為(wei) 教師的她將以敦煌文化為(wei) 橋梁,為(wei) 世界各地年輕人分享精彩繽紛的文化,促進甘肅與(yu) 國際高校、學生、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交流。
40年來,甘肅省友城工作穩步發展,結好數量和交往質量不斷提升。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友城工作進一步提質增效、務實發展,友城交流合作範圍不斷擴大,涵蓋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諸多領域。
截至目前,甘肅榮獲“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工作成就獎”,日本秋田縣、新西蘭(lan) 克賴斯特徹奇市、白俄羅斯格羅德諾州等甘肅友城榮獲“對華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國際友城已成為(wei) 甘肅重要的外事資源、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有力抓手和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效平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肅省定西市鼓勵和引導學生向父母學習家庭清潔、烹飪等基本勞動技能
臥室裏,孩子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著抹布認真擦拭桌麵,收納學習用品和玩具,疊起了被子;廚房裏,孩子們擇菜、和麵、切土豆絲、打蛋液、搓麵團,學習製作傳統酥餅和家常菜。[詳細] -
甘肅張掖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與傳統文化融合發展
近日,走進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職教中心,操場上彩條飄揚、人頭攢動,頂碗舞、打夯歌、麵塑、樹皮木塑畫等“非遺”技能項目令人目不暇接,吸引眾多師生駐足觀看。 [詳細] -
魯毛才讓:讓特殊教育點亮孩子們的夢想
“普惠就是要立足教育公平,實現特殊教育均衡可持續發展,讓每一個特殊兒童都有學上、上好學,有夢想、能圓夢。”在一場黨的二十大精神線上宣講會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