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畫幸福圖景 書寫民生答卷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men) 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深入群眾(zhong) 、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紮實推進共同富裕。”2月8日,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泉口鎮政府二樓會(hui) 議室裏,鎮村兩(liang) 級幹部坐得滿滿當當。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韓進龍說,“去年幾番疫情,村民幾乎沒有收入,現在大學生開學了,不少村民拿不出學生的生活費。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說得好,我們(men) 就要解決(jue) 村民的‘急難愁盼’問題。”
“雷延意的兩(liang) 個(ge) 孩子,一個(ge) 讀大學一個(ge) 讀高中,2022年他打工也沒掙到什麽(me) 錢,上大學的孩子考慮納入低保。”會(hui) 議結束,回村後的泉溝台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存仁,召集村“兩(liang) 委”的幹部逐戶核對排查。
“雷延意家的孩子建議納入低保,他家孩子上的是三本,學費一年就要兩(liang) 萬(wan) 多元,雷延意妻子常年生病花費也不少。”村裏主管民政的婦聯主席孔慶英說出自己的意見。
“劉芝茂的兩(liang) 個(ge) 孩子同時讀大學,家裏隻靠他一個(ge) 人在村裏行醫的微薄收入來支撐,負擔也不小。”最終王存仁他們(men) 梳理出四戶需要申請低保的大學生,將名單報至泉口鎮民政幹事張蘭(lan) 手中,等鎮上民政專(zhuan) 題會(hui) 上通過後,就可上報門源縣民政局等待下一步審核。
……
“如果縣民政部門的審核無異常,這些孩子到校後就能領到低保,可以安心讀書(shu) 了!”王存仁裝起筆記本,腳步輕快地走出黨(dang) 員活動室。他告訴記者,若在以前,申請低保、臨(lin) 時救助,可沒這麽(me) 快,至少要等一個(ge) 月。
以前,泉口鎮對民政救助政策的落實,通常提交鎮黨(dang) 委會(hui) 議研究,但群眾(zhong) 有時候申請救助的情況比較緊急,開鎮黨(dang) 委會(hui) 次數不多,一時根本沒法解決(jue) 所有問題。為(wei) 了改變這一局麵,泉口鎮從(cong) 去年開始,每個(ge) 月至少召開兩(liang) 次以上的民政專(zhuan) 題會(hui) ,各項民政政策短時間內(nei) 落實到位,群眾(zhong) 滿意度大幅提升。
去年以來,泉口鎮聚焦織密織牢社會(hui) 保障安全網,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ju) 措,著力建機製、促改革、優(you) 服務,讓民生溫暖觸手可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針對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韓進龍說,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他們(men) 要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指引,多做雪中送炭的重點民生工作,切實提升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dang) 委政府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讓我們(men) 一家過了個(ge) 暖心年!”泉溝台村村民譚明財告訴記者,去年他和妻子外出務工沒掙到錢,年前正犯愁時,遇到鎮上幹部來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順便還帶來了他家納入臨(lin) 時救助的好消息。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該幹什麽(me) ,黨(dang) 的二十大已經給出了邁步新征程的‘考卷’,而怎麽(me) 幹,人民的‘滿意度’就是履職的‘風向標’。”在泉口鎮集中學習(xi) 會(hui) 上,韓進龍要求鎮上的黨(dang) 員幹部,到一線去訪民情、聽民聲、惠民生。
下村入戶走訪,用腳步丈量民意,廣泛聽取群眾(zhong) 的意見和建議,是泉口鎮踐行“一線工作法”的具體(ti) 舉(ju) 措。每到一戶,鎮村幹部都認真聽取群眾(zhong) 的意見和建議,詳細詢問他們(men) 家庭收入、務工、生產(chan) 生活等情況,記錄走訪對象反映的主要問題,入戶結束後,村民反映的問題一件件落實到位。
“去年,我們(men) 在走訪中發現,18個(ge) 村50歲以上的村民想去打工掙錢,但因無法購買(mai) 工傷(shang) 保險等原因,常年在家沒有收入。”針對這事,韓進龍動員部分村民,養(yang) 殖西門塔爾肉牛,在家發展養(yang) 殖業(ye) 增加收入。
“大家可以養(yang) 殖西門塔爾肉牛,缺資金,到信用社貸款,申請專(zhuan) 門針對養(yang) 殖戶的‘金牛貸’,政府貼息!”泉口鎮村民幾乎人人有養(yang) 殖經驗,韓進龍鼓勵50歲以上的村民,抓住家門口的產(chan) 業(ye) 。他怕村民有負擔,又給大家夥(huo) 算了筆賬:“一頭成年肉牛,能賣1.7萬(wan) 元左右,犢牛能賣到近8000元左右,賣犢牛的錢就是利潤。”
“中灘村脫貧戶元奎,通過‘530’貸款和產(chan) 業(ye) 到戶資金,購買(mai) 5頭西門塔爾肉牛養(yang) 殖,每年賣出去犢牛三四頭,掙個(ge) 3萬(wan) 元左右,現在家裏還有十幾頭牛,養(yang) 殖肉牛見效快、收入穩定。”走村入戶動員時,韓進龍不忘舉(ju) 出一個(ge) 個(ge) 實例,打消了不少人的疑慮。
“我現在就去信用社谘詢!”泉溝台村61歲的陳武,幾年前兒(er) 子因意外去世,家裏就剩老兩(liang) 口和小孫子,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自家有地,養(yang) 幾頭牛,飼草料也不用額外花錢。”陳武打算去信用社試一試。
“鞏固拓展現有的產(chan) 業(ye) ,讓‘老樹’枝繁葉茂,又要找準市場,發展新的產(chan) 業(ye) ,讓‘新樹’發新芽。”韓進龍帶著記者,來到泉口鎮香菇種植基地。
基地內(nei) ,工人抬著一筐筐打包好的新鮮香菇,裝到廂式貨車上,載滿一噸鮮香菇的貨車,駛出基地,運往西寧青藏高原農(nong) 副產(chan) 品集散中心。
去年,泉口鎮立足資源優(you) 勢,緊跟門源縣“菌業(ye) 興(xing) 縣”戰略目標,精確定位,進一步做大做強青藏高原冷涼特色香菇產(chan) 業(ye) ,年內(nei) 實現產(chan) 業(ye) 園栽培香菇菌棒70餘(yu) 萬(wan) 棒,淨收入達140餘(yu) 萬(wan) 元。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隻有把特色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群眾(zhong) 致富才有盼頭、幸福才有奔頭。”韓進龍說,泉口鎮要緊緊地圍繞發展香菇產(chan) 業(ye) 這一核心,夯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硬核支撐,把香菇產(chan) 業(ye) 變成群眾(zhong) 致富的搖錢樹。
掀開溫室門簾,溫度適宜的大棚內(nei) ,堆放著不少菌棒,這些菌棒即將上架產(chan) 菇了。“去年,我們(men) 基地自己購進原料和設備,已經生產(chan) 85萬(wan) 株香菇菌棒,這些菌棒今年3月份就可出菇。”泉口鎮香菇種植基地負責人王玉龍興(xing) 奮地說。
另一處溫棚內(nei) ,香菇菌棒整齊擺放在鐵架,工人張翠雲(yun) 熟練地將一個(ge) 個(ge) 飽滿圓潤的香菇,從(cong) 菌棒上摘下來,放到地上的籮筐。家住旱台村的張翠雲(yun) ,從(cong) 特殊教育學校畢業(ye) 後,來到基地務工,每個(ge) 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
“當地村民來基地務工,每天能掙100多元。今年的香菇出菇期,預計能帶動200多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王玉龍說,還有村民租用種植基地溫棚,從(cong) 事草莓種植,每個(ge) 大棚能掙2萬(wan) 多元。
2022年,泉口鎮入選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鄉(xiang) 鎮,並成功申報注冊(ce) “門源香菇”商標,香菇產(chan) 業(ye) 逐步朝著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以香菇產(chan) 業(ye) ,推動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讓泉口鎮強起來、村莊美起來、村民富起來。
“2023年,泉口鎮將整合13個(ge) 村的發展村集體(ti) 資金約1700萬(wan) 元實施修建汽配城項目,該項目的建成有利於(yu)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有利於(yu) 解決(jue) 群眾(zhong) 務工難等問題,我們(men) 會(hui) 以實際行動書(shu) 寫(xie) 好新時代的民生答卷。”韓進龍信心十足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慈善總會七年間免費治愈2142名包蟲病患者
8日,記者從青海省慈善總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獲悉,青海省慈善總會第四屆理事會任期七年內投入1240萬元,聯合醫療專家組深入高寒地區,先後免費治愈包蟲病患者2142人。 [詳細] -
2023年青海預計新增就業6萬人以上
1月31日,記者從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2023年,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係,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詳細] -
青海:“開學季”邂逅“配鏡潮” 專家指“近視防控主戰場在家庭”
2月以來,青海省中小學校先後迎來“開學季”。與此同時,該省各大醫院眼科亦迎來“視力檢查潮”“配鏡潮”等。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