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老有所依 西藏丁青縣孤寡老人講述晚年生活

江飛波 發布時間:2020-08-17 09:0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我們(men) 都是老年人,出於(yu) 健康考慮,服務中心推行少吃多餐原則,每天還有下午茶。”西藏昌都市丁青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服務中心67歲的卓瓊說,每天飯後,老人們(men) 或念經、轉經,或打牌、打台球等。她認為(wei) ,該服務中心的180多位老人老有所依,非常滿足和幸福。

   丁青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服務中心負責人格桑德慶介紹說,該中心先期投資5800餘(yu) 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建築麵積1.17萬(wan) 平方米,於(yu) 2015年投入使用,集頤養(yang) 、護理、康複、臨(lin) 終關(guan) 懷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

   卓瓊為(wei) 丁青縣當堆鄉(xiang) 人,其愛人已去世近十年,“原以為(wei) 往後的生活會(hui) 老無所依,但政府掛念著我們(men) ,我年滿60歲後,先是在鄉(xiang) 裏的養(yang) 老院住了段時間,隨後搬到了這裏,生活也有了依靠”。

   她說,服務中心的護理人員會(hui) 根據季節變化定期發放新的藏裝、貼身衣物和鞋子等,同時還會(hui) 幫忙照顧失能老人日常飲食起居以及醫療等各方麵。

   中新社記者近日前往采訪時在現場看到,該中心內(nei) 部建有陽光房,並配備了醫療保健室、特別護理室、熏蒸房、健身場所及台球桌等各類設施。老人們(men) 居住的臥室為(wei) 傳(chuan) 統藏式風格,配有冰箱、液晶電視、衣櫃、茶幾和獨立衛生間等。

   卓瓊身體(ti) 條件較好,她說,自己喜歡去附近的茶館坐一坐,喝杯甜茶或酥油茶。“前兩(liang) 年還去過拉薩,這一兩(liang) 年想請假再去一趟,轉一轉大昭寺、布達拉宮。”

   格桑德慶說,該供養(yang) 中心每位老人一年有1.2萬(wan) 餘(yu) 元供養(yang) 經費,另外每人每月還有150元運轉費,均由政府財政全額承擔。醫療方麵則有醫保統籌報銷、民政救助兜底。

   “各類保障齊全,本地的企業(ye) 家、愛心團隊等也不時捐款捐物,老人們(men) 在這裏沒有後顧之憂。”她說,針對身體(ti) 條件不好的老人,服務中心安排了醫務人員每天為(wei) 他們(men) 測量血壓、血糖等,並逐一登記。

   78歲的紮培老人也在該供養(yang) 中心養(yang) 老,“年邁後孑然一身,之前在村裏靠著各家各戶幫忙照顧,麻煩久了,我自己也過意不去。”他說,在供養(yang) 中心,護理人員的貼心和細心照料讓他們(men) 感覺就像家人一樣,大家相處得很融洽,他對現在的生活非常知足。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年拉山腳下的“安逸美麗之壩”——察雅縣吉塘鎮發展致富見聞

    出昌都城區,沿214國道一路向南,一小時後穿過年拉山隧道行至年拉山腳下,一個群山環抱、綠樹成蔭、充滿活力的風情小鎮便呈現在眼前。[詳細]
  • 小藍莓托起大產業

    W020200810634031064416.png
    八月的加查,碩果累累。眼下正值藍莓的采摘季節,走進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冷達鄉嘎瑪吉塘村藍莓基地,一株株藍莓樹上掛滿了果實,猶如一粒粒珍珠,分外誘人。 [詳細]
  • 勤勞就能致富

    W020200807385017083503.jpg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尼瑪深深地感受到黨和政府對自己的關懷與鼓勵,她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改善了家中困難的生活狀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