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那曲市巴青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萬靖 謝偉 張宇 發布時間:2020-09-28 10:59:00來源: 西藏日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巴青縣聚焦貧困人口高質量脫貧,采取“五抓整推”工作思路,積極探索符合巴青實際的脫貧路徑,領導聚力、投入財力、借助外力、內(nei) 生動力、激發活力“五力齊發”,進一步提高了扶貧工作成效。

  5年來,巴青縣累計實現156個(ge) 貧困村整體(ti) 脫貧,2805戶、12924人實現穩定脫貧,全縣綜合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21.68%下降至目前的零。

  強化頂層設計,結合縣情製訂可行方案

  巴青縣采取縣、鄉(xiang) 、村幹部三級聯動、合力幫扶,先後選派559人次到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1898人次幹部駐村;確立三級書(shu) 記抓扶貧的工作格局,嚴(yan) 格執行縣級幹部包鄉(xiang) 、科級幹部包村、一般幹部包戶的工作機製,紮實推進扶貧各項工作。

  先後召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hui) 議26次,脫貧攻堅指揮部會(hui) 議75次,編製出台了一係列重要文件,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進行頂層設計,匯聚起向貧困發起總攻的磅礴力量。

  落實“321”結對幫扶工作機製,實現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全覆蓋。堅持思想教育幫扶為(wei) 主、物資幫扶為(wei) 輔的幫扶措施,幫助貧困戶轉變思想觀念,激發內(nei) 生動力,引導和教育貧困戶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2016年以來,累計幫扶資金及物資折合人民幣638萬(wan) 元。

  狠抓措施落實,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政策

  巴青縣堅持把產(chan) 業(ye) 發展作為(wei) 脫貧攻堅的核心支撐。2016至2019年,實施國家投資產(chan) 業(ye) 項目22個(ge) ,總投資2.4億(yi) 元,實現效益1742.22萬(wan) 元、受益群眾(zhong) 26225人。成立“一村一合”118個(ge) 和“多村一合”5個(ge) ,實現全縣156個(ge) 行政村(居)全覆蓋,截至目前,累計產(chan) 生效益841萬(wan) 元,帶動11086名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啟動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目前,全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項目604戶已全部完工並實現入住。針對9個(ge) 集中搬遷安置點348戶1217人,通過配套產(chan) 業(ye) 幫助348戶1217人受益,產(chan) 業(ye) 增收44.45萬(wan) 元;通過轉移就業(ye) 實現753人就業(ye) ,增收67萬(wan) 元,確保搬遷群眾(zhong)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通過實施生態補償(chang) ,定人定崗定責。2016年以來,全縣共安置生態崗位39666人次,兌(dui) 現資金10935.65萬(wan) 元,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吃上了“生態飯”。

  大力實施義(yi) 務教育保障工程。2016年以來,累計資助67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兌(dui) 現學生免費教育補助資金572.59萬(wan) 元,開展貧困家庭學生幫扶、殘疾適齡兒(er) 童“送教上門”等活動,實現了義(yi) 務教育階段“零輟學”、義(yi) 務教育入學率100%、貧困家庭子女義(yi) 務教育鞏固率100%。

  實施健康扶貧工程。通過參加新農(nong) 合,購買(mai) 醫療保險,開展健康體(ti) 檢,建立健康檔案,成立醫療救助扶貧基金,與(yu) 區內(nei) 外多家醫院簽訂協議,開通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結算,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效解決(jue)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ye) 政策。通過開展“春風行動”“送技能下鄉(xiang) ”培訓、專(zhuan) 項服務培訓、創業(ye) 培訓等一係列就業(ye) 促進活動和培訓,5年累計轉移就業(ye) 7662人,增收達7175萬(wan) 元。

  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巴青縣實現行政村通水泥路或砂石路,通達率達100%;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實施危房改造1616戶;實施安全飲水工程575處,安全飲水保障覆蓋率達100%;加大“十項提升工程”力度,實現村村有衛生室、文化室、通信網絡、安全飲水、生活用電、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落實援藏幫扶工作。製定了鞍山各縣區與(yu) 巴青縣10個(ge) 鄉(xiang) 鎮在產(chan) 業(ye) 幫扶、勞務協作、人才智力援藏、資金幫扶、黨(dang) 建幫扶等方麵的幫扶協作機製。2016年以來,累計實施援藏扶貧項目13個(ge) ,總投資17891萬(wan) 元。

  持續鞏固提升,建立防範返貧工作機製

  結合那曲市“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大督查、大總結”鞏固提升總體(ti) 工作要求,巴青縣結合實際情況,深入開展了“問民情、解民惑、化民憂、聚民心”活動,以實際行動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實施“智慧巴青”大數據基礎項目建設,努力提升巴青縣服務管理智能化水平,大力推動扶貧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和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技能培訓。針對初步排查出來存在致貧風險的邊緣戶,逐人逐戶逐條製定幫扶措施,幫助他們(men) 增加經濟收入、降低致貧風險。

  按照巴青縣與(yu) 鞍山市援藏協議,2019年12月掛牌成立了巴青縣醫療衛生集團,實行人人建立健康檔案,努力從(cong) 醫療硬件設施和服務管理上補齊短板;2020年,鞍山市選派7名醫技人員到巴青縣人民醫院、藏醫院開展醫療援藏工作;優(you) 化專(zhuan) 技人才配備,合理調配鄉(xiang) 鎮衛生院醫護人員,提升貧困戶家庭簽約醫生網格化服務管理水平,有效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現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